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4-04-15 13:10杨传华姚瑶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心梗心功能心脏

文/杨传华,姚瑶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中对于心梗的有效治疗手段,冠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确定导致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1]。但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较急、且病情凶险等特点,患者会伴有剧烈且持续性的胸骨后疼痛,患者可能因为生理上的痛苦以及担忧预后等因素,产生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重点关注[2]。在心梗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而心脏康复护理则是以患者为重点,帮助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及康复[3]。因此,本文将分析心脏康复护理运用在心梗介入治疗后对于患者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心梗介入治疗的120 例患者,时间范围在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间,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有60 例。详细数据见下表格1,两组的一般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一步比较。

纳入标准:(1)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心梗介入治疗;(2)意识清晰,无认知异常者。

排除标准:(1)并存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2)并存免疫系统疾病者;(3)既往有精神系统疾病史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进行心梗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开展常规教育、用药指导以及日常饮食护理干预等,并依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观察组实行心脏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其心理状态是对患者配合度造成直接影响的关键,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可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便于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及情绪异常,为患者开展对应心理疏导干预。可通过向患者普及心梗介入治疗的有关知识,让患者提高对治疗措施的认知度;并且通过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开展支持性心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心理防御,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心脏康复护理指导:①在完成介入治疗之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异常情况,并且对患者的面色、神志等进行观察。利用沙袋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处理,并叮嘱患者术侧肢制动12h,在手术后24h 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如四肢被动锻炼,锻炼时间控制为5min/次,每天锻炼4 次。并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大小便。②术后1~2d:引导患者开展肢体主动锻炼,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床上坐起以及自主进食、洗漱等动作。依据患者的肢体状况,对患者实施肢体被动锻炼干预,并且依据患者的运动耐受度,合理指导患者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③术后3d: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旁站立,并绕床走动,走动时间控制为5min~10min,期间注意观察着面色、呼吸等,叮嘱患者一旦感到任何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④术后4d:对于患者的运动指导,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开始的床旁活动可逐渐转移到走廊活动,并且逐渐增加上下楼梯锻炼。⑤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并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患者停止活动。(3)健康宣教: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除讲解心梗介入治疗的作用效果之外,还需要向患者讲解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并强调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机体睡眠充足,同时还要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坚持健康饮食,并且要坚持运动锻炼。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有利于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收缩能力(MCF)、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评定指标水平。

(2)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后评定比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SAS 评分大于50 分表示存在焦虑,而SDS 评分大于53 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提示心理状况越差[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5.0 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数据以例(n)、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对比用t 检验,计数数据以x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对

表1 数据结果显示,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例数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参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参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性别(n)平均年龄(岁)男女参照组(n=60)34(56.67)26(43.33)64.85±7.12观察组(n=60)32(53.33)28(46.67)63.98±6.85 t/x20.1350.1350.682 P 0.7140.7140.497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表2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功能指标(LVEF、MCF、CO)水平比对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水平较护理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更高,比对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心功能指标比对(±s)

表2 心功能指标比对(±s)

注:和同组护理前数据比对,*P<0.05。

组别LVEF(%)MCF(N/cm2)CO(L/min)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参照组(n=60) 41.08±5.1252.78±4.86*0.28±0.080.32±0.09*6.12±1.157.36±1.42*观察组(n=60) 40.79±5.2356.97±5.02*0.27±0.050.43±0.08*6.21±1.088.24±1.32*t 0.7514.6450.7527.0760.4423.516 P 0.4540.0000.4530.0000.6590.001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变化

见表3 所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相比护理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参照组,比对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表3 心理状态指标比对(±s)

表3 心理状态指标比对(±s)

注:和同组护理前数据比对,*P<0.05。

组别SAS 评分SDS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参照组(n=60)60.13±4.7550.37±3.26*61.38±4.6951.86±3.74*观察组(n=60)60.28±4.3642.34±3.12*61.48±4.8545.02±3.18*t 0.18013.7840.11510.793 P 0.8570.0000.9090.000

3 讨论

心梗介入治疗是针对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患者治疗后需要较长时间修养,容易导致患者的活动耐力降低,加上患者因担忧疗效及预后等,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4]。积极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意义。在护理干预期间,不仅要对患者开展生理方面的护理,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方面需求,积极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促进术后康复[5]。

心脏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可获得显著护理效果,由于心脏康复护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开展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6]。心脏康复护理通过将康复训练与临床路径相互结合运用,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开展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助于促进康复[7]。本文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心功能、心理状态指标较参照组更优,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针对心梗介入患者开展心脏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缓解患者心理状况,加速患者康复。分析原因,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因为病痛的折磨以及担忧治疗效果等,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配合度,影响最终疗效,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时,需要积极对患者实施对应护理,提高疗效,从而帮助患者维持良好心理状况,促进康复[8]。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通过对患者开展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9]。

综上所述,在心梗介入患者中实行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功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心梗心功能心脏
心梗猛于虎
心脏
关于心脏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心功能如何分级?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