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影响因素及胸腔镜手术切除情况分析

2024-04-15 13:10王健屹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分叶征肺段楔形

文/王健屹

在恶性肿瘤中,肺癌是造成此类病例死亡的常见病因,该病症发作时早期以孤立性肺结节(SPN)为主要表现,影像显示肺部存在孤立病灶,特征为类圆形或圆形、亚实性或实性、密度增高[1-2]。因早期症状并不显著,所以确诊率低,多数诊断是已进展至中晚期。有数据显示,肺癌发生后,早期与晚期病例切除术治疗存活率差异显著,其中早期具有更长的生存期[3-4]。所以及早对SPN 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和诊断,对于提高存活率和改善预后尤为重要。以往通过检查痰脱落细胞和影像学技术可促使SPN 达到较高检出率,但其中假阳性病例大量存在,所以缺乏较好的特异性,极易导致诊治过度[5-6]。作为一种微创术式,胸腔镜手术(TS)可发挥治疗和诊断的双重作用,易于患者接受[7]。因此本文则探究了良恶性SPN 的影响因素及TS 切除情况,现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所选SPN 病例共40 例,受试者均实施TS切除,受试时间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内,按病理结果中良恶性予以分组,病理显示良性25 例(62.5%),恶性15 例(37.5%),其中良性设为甲组,恶性设为乙组。伦理要求:已通过;参与要求:自愿。

1.2 手术方法

80例SPN均实施TS切除术,行双腔气管内插管,取仰卧位,单肺通气,将观察孔(切口长度1.2cm)作于第7 肋间腋中线,将胸腔镜置入;将主操作孔(切口长度2.0cm)作于术侧腋前线第4/5 肋间;将长1.5cm的切口作于肩胛下线和腋后线间第7/8 肋间。若术前无病理结果,则切除术以楔形为主,将病理组织快速冰冻送检,并对良恶性病灶予以确认,然后实施淋巴结清扫或肺叶切除;若术中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则采取楔形、肺段、肺叶等切除术式,注意对相应部位淋巴结予以清扫。

1.3 评估项目

对照两组基础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并总结TS中不同切除术的相关指标。

1.4 数据分析

分析目标为1.3 中项目,所用工具为最新的22.0版本,程序名称为SPSS,展开分析工作时,计数类采取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分别为x2值、[n(%)],其中计量类采取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分别为t 值、(±s),影响因素以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为主展开分析,对照评估过程中,统计值P<0.05,则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本组40 例SPN 中,良性25 例(62.5%),恶性15 例(37.5%)。

2.2 单因素分析

对照两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癌胚抗原水平、结节直径、年龄等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s,n(%)]

表1 单因素分析[±s,n(%)]

因素乙组(n=15)甲组(n=25)t/x2 值P 值年龄(岁)59.5±12.646.3±10.24.856<0.05性别男8(53.33)15(60.0)1.023>0.05女7(46.67)10(40.0)结节直径(cm)18.5±5.612.3±4.2<0.05糖类抗原(U/mL)15.6±5.214.9±4.80.235>0.05癌胚抗原(ng/mL)4.4±1.72.1±1.16.032<0.05吸烟史有9(60.0)11(44.0)1.425>0.05无6(40.0)14(56.0)呼吸系统疾病史有8(453.3)17(68.0)2.124>0.05无7(46.7)8(32.0)恶性肿瘤史有2(13.3)3(12.0)0.235>0.05无13(86.7)22(88.0)左肺上叶3(20.0)5(20.0)左肺下叶4(26.67)13(52.0)右肺上叶4(26.7)4(16.0)右肺下叶4(26.67)3(12.0)胸膜凹陷征有9(60.0)4(16.0)15.263<0.05无6(40.0)21(84.0)空泡征有5(33.33)2(8.0)11.425<0.05无10(66.67)23(92.0)血管集束征有6(40.0)1(4.0)22.326<0.05无9(60.0)24(96.0)毛刺征有12(80.0)13(52.0)15.326<0.05无3(20.0)12(48)分叶征有12(80.0)11(44.0)<0.05无3(20.0)14(56.0)钙化有2(13.33)10(40.0)10.235<0.05病变部位0.124>0.05无13(86.67)15(60.0)

2.3 多因素分析

良恶性SPN 主要以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结节直径、年龄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2.4 手术情况

40 例SPN 者以TS 行肺叶切除24 例(60.0%)、肺段切除3 例(7.5%)、楔形切除13 例(32.5%),其中肺叶及肺段切除者出血量及留置引流管、住院、手术等时长较楔形切除者数据更大(P<0.05)。见表3。

表3 比较TS 中不同切除术式相关指标(±s)

表3 比较TS 中不同切除术式相关指标(±s)

手术方式出血量(mL)手术时长(min)肺叶切除153.930.6147.8±27.9肺段切除112.6±26.7137.6±25.5楔形切除90.8±21.5*121.7±21.2*

续表3

表3 比较TS 中不同切除术式相关指标(±s)

注:与其他两种切除相比,*P<0.05。

留置引流管(d)住院时长(d)5.3±0.99.5±2.9 4.8±0.77.6±2.2 4.3±0.7*6.1±1.8*

3 讨论

由于影像学技术如MRI、 CT 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这些年临床对SPN 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但在实施病理检查前,多数患者结节的良恶性无法鉴别[8]。对于良恶性,临床在缺乏病理诊断结果时,主要依据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疾病史、临床症状等综合评估,然后用于选择治疗方式和鉴别诊断良恶性[9]。本文中,经单因素及多因素显示:良恶性SPN主要以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结节直径、年龄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肺癌发生的过程中,其高危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为高龄,且SPN 的恶性风险与年龄大小成正比。同时结节的恶性风险与SPN 直径也存在明显相关性,且恶性率随直径增大而不断提高。在周围型肺癌中,肺结节的毛刺征、分叶征等均属于重要征象[10]。另外SPN 若存在胸膜凹陷症和血管集束征,则其恶性的概率也相对较高。文中显示SPN 者以TS 切除时,其中肺叶及肺段切除者出血量及留置引流管、住院、手术等时长较楔形切除者数据更大(P<0.05)。对于SPN 而言,实施TS 切除可发挥治疗和诊断的双重作用,此种术式的优势在于恢复快、操作微创,不仅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还可缩短术后康复用时,从而加速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经调查良恶性SPN 主要以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结节直径、年龄为独立影响因素。患者行TS 可获得良好诊治结局,其中楔形切除较其他切除术式而言创伤更小,且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分叶征肺段楔形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征象与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