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4-15 13:10孙常凤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麦角马来酸继发性

文/孙常凤

产后出血,作为妇产科领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引发广泛关注和深切关切的问题。它指的是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大出血的现象,可能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妇产科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产后出血主要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1]。原发性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的24h 内,通常是由于子宫未能充分收缩,造成产褥膜腔的血管无法有效封闭而导致的。而继发性产后出血则发生在产后24h 到产后6 周之间,常常与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子宫收缩不足、感染等因素有关[2]。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产后出血,其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寻求更有效的药物干预策略,如马来酸麦角新碱,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3]。马来酸麦角新碱作为一种草本提取物,具有收缩子宫血管和促使子宫收缩的作用,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本次研究探究选择马来酸麦角新碱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 月至2023 年5 月,院中收入的60 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选择随机对照实验,将60 例产妇随机排列,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单组设置30 例患者。对照组内产妇年龄区间值为21~41 岁,平均年龄(29.4±4.8)岁;观察组内产妇年龄区间值为20~40 岁,平均年龄(30.1±4.6)岁。

纳入标准: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程和分娩过程中未使用激素类药物;产妇及家属已充分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心血管、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的产妇;曾经对马来酸麦角新碱过敏者;具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已有产后出血的先兆或病史的产妇;孕期并发症较严重,需要特殊治疗或监护的产妇;曾经接受过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的产妇。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晓,签署有关协议,对比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单纯应用缩宫素作为治疗药物,在产妇第三产程结束后,由医务人员为患者注射缩宫素,用药剂量为5~15U,给予患者肌肉注射处理。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进行处理,阴道分娩患者肌内注射0.2mg,而剖宫产患者则接受宫体注射0.2mg,患者每日用药1~2 次,根据患者个体状况进行调整,连续用药两天。

1.3 评价标准

在完成处理后,研究人员常规记录两组患者产后出血以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产妇产后出血不同时间点出血量,分析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患者入院前及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和本次试验结果等。采用SPSS 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 值小于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对比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对比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状况对比

2.2 两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状况对比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少,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领域一个严重且常见的临床问题,是产妇在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出血现象[4]。它是产妇健康和生命面临的重要威胁,常常需要迅速干预和治疗。产后出血主要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两者的发病时间、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5]。

原发性产后出血指的是在分娩后的前24h 内出现的大出血现象。这种类型的产后出血通常与子宫的未能充分收缩或收缩不良有关。主要的病因包括子宫收缩功能不足、胎盘残留、子宫肌瘤、滞留的胎盘组织等[6]。此类情况常导致产妇大量失血,可能引起贫血、休克等严重后果。

原发性产后出血需要紧急处理,通常包括荷尔蒙药物、机械方法、手术干预等。继发性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h 到产后6 周之间。这种类型的产后出血多与产褥期的恶露排出障碍有关,常常由子宫内膜组织未充分脱落或感染导致。它可能伴随有发热、盆腔疼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脓肿等并发症[7]。

继发性产后出血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包括清宫、抗生素治疗等。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改善产妇的健康状况和降低医疗风险至关重要。常规的产后出血预防方法包括荷尔蒙药物的应用、机械方法、手术干预等。然而,荷尔蒙药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机械方法和手术干预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和延长恢复期。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干预策略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马来酸麦角新碱作为一种草本提取物,近年来引起了妇产科医生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8]。其被认为具有收缩子宫血管和促使子宫收缩的作用,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探究马来酸麦角新碱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常规的产后出血预防方法主要包括荷尔蒙药物(如缩宫素)的应用、机械方法和手术干预等。尽管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荷尔蒙药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机械方法和手术干预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和延长恢复期。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干预策略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马来酸麦角新碱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干预措施。

马来酸麦角新碱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其具有收缩子宫血管和促使子宫收缩的作用,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选择马来酸麦角新碱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与仅应用常规缩宫素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麦角新碱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一发现为改善产妇术后护理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

马来酸麦角新碱被认为具有刺激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够增强子宫的收缩能力。这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非常重要,因为子宫的充分收缩有助于关闭孕膜腔和子宫血管,减少出血风险。马来酸麦角新碱被认为可能通过影响凝血机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凝块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血风险。这对于保证产后伤口的血管完整性和预防出血至关重要。马来酸麦角新碱可能具有抗炎和抗感染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感染和炎症,从而减少继发性产后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马来酸麦角新碱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价值,其通过促进子宫收缩、收缩子宫血管、促进血凝块形成等作用,有望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麦角马来酸继发性
麦角硫因治疗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