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15 10:07蒋晨蕾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师

蒋晨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科融合的理念,设置一些综合性的话题,组织学生搜索信息,通过阅读、交流、写作等活动,激活学生的心理体验,提升他们的读写综合能力。

一、浸染融合,丰富心理体验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学科融合的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课程设计的包容性,用浸染式的激发方法,将各个学科串联起来,激活学生的内心感受。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跨学科知识,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教学效率。

《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几篇课文都是说明文,涵盖了很多科学知识,这些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在学科融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将语文和科学融合在一起教学,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将《流浪地球》中的片段和高科技发展的新闻结合起来,播放给学生。学生会在影视剧的感染下,对科学产生好奇心,想要探索科学知识。随后他们会在新闻的引导下了解到相关的前沿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学发展的现状。教师要在学生好奇心特别强的时候,布置学习任务。比如任务一:自主搜索网络信息,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任务二:对比分析课文,总结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任务三:结合搜索的信息撰写说明文,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多媒体创造的情境很有感召力,它能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他们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激发情感,进而对跨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设计问题,思索生命的意义

巧妙地设计问题,构建问题情境,也是生成浸染式课堂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就跨学科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这样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结合生物与科学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

在教授《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时候,教师要创设情境,可先设计一些和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营造一种沉浸式的课堂氛围。比如“你知道恐龙为什么灭绝吗?”这个问题虽然和恐龙密切相关,但是和本文的主旨毫无关系。本文主要讲的是生物进化的问题,而不是恐龙为何灭绝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提一些贴合文章主旨的问题,如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觉得下面哪个动物,最有可能是恐龙的后代?要说出原因。”相比较来说这样的问题更有意义。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如可以提问:“文章认为,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这给你什么启迪呢?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我们要如何进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呢?请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不仅要和关联学科有关,而且要和所学的课文主旨有关。此外还要注意问题的深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要让他们在深入探讨中逐步完成任务。

3.参与实践,深化价值观念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也是构筑沉浸式课堂的好方法。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的主题和学生的学情,安排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让他们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逐步深化价值观念。

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任务一,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周恩来生活的年代和中国的社会面貌,以及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哪些贡献。这能让他们学会用知人论事的方法去分析课文,提升解读水平。任务二,分小组采访,调查一下当代人的学习状态和择业标准,进而了解一般人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然后再和同伴交流讨论,说说当代的青少年要如何树立远大的目标。讨论之后,写成议论文,并用例子和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了解到不一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在讨论和分析中学会明辨是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要素融合,生成学科能力

1.雕琢细节,刻画人物特征

基于学科融合理念,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单元的要素,并找到它们和其他学科要素之间的关联点,然后设计主题学习活动,这样能构筑高效的学科融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细节时,可以根据“刻画人物特征”的要求,融合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构筑起融合课堂。

在写作“形形色色的人”时,教师可以结合美术学科,先给学生看一些素描作品,讓学生通过细节刻画去确定人物的性格和职业。如有学生根据“肌肉饱满、拿着篮球、满脸笑容”这几点,猜测这是一个运动员,且性格比较爽朗。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通过外貌和动作的细节展现人物特点。如有学生写道:“他有着健硕的身体,胳膊和我的大腿一样粗。胳肢窝下夹着篮球,大踏步地向前走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写好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画作和作文之间的差异,如在画作中很难展现语言和心理,在作文中则可以加入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如要写运动员,可以加入心理描写:“这点小伤,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突出表现人物的坚强。

美术和写作都需要刻画人物,但呈现的形式不同。在融合课堂上,学生能从写生中得到启迪,从而提升自己刻画人物形象的水平。

2.安排详略,表达主题

在设计文章详略方面,教师同样可以基于学科融合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排框架,要选择哪些素材,以及文章留白处要如何设计等。学生可以将绘画中的留白概念运用到写作中,进而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在写作“故事新编”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宝葫芦的故事》,并根据文章内容续写自己得到宝葫芦后发生的事情。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想到的内容,如有学生画了自己拿着宝葫芦,变出了很多救灾物品,帮助灾民。通过绘画,他们认识到“成功救灾”是故事的高潮,在写作中要当作重点,其他内容则可以略写。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找出画上的主要人物,思考哪些地方可以适当留白,这样他们就懂得了在作文中要详略得当,适当留白。

结合绘画学习写作,能将抽象的知识用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理解该如何优化文章内容。

3.描摹景物,流露真情实感

在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绘画、摄影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从色彩搭配、结构设计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才能写出情感真挚的文章。

在写“××即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上展示不同的风景画,让学生说说这些画的色彩基调是什么,给人什么感觉。学生发现,有的画运用了咖啡色、灰色等黯淡的色调,给人阴沉的感觉;有的画则运用了桃红、嫩绿等鲜艳的色彩,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这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写作的时候,要如何用语言表现情感。学生可以先试着用色彩词,如“灰蒙蒙的天空”可以表达阴郁的心情,而“艳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则能表达内心的激动。此后,再让学生思考,说说在文学创作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将情感和景物描写融合在一起。如有学生提出可以描写一些美好的景物,这样能反映出内心的愉悦之情。

融入艺术类学科,学生学会了将景物描写与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文章。

三、网络融合,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1.互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独特之处,也能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网络和写作融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在线交流,帮助他们拓展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互动交流,探讨对作品的看法,碰撞思维火花。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能体现信息时代的独特优势,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将网络融入写作教学中,组织学生在线交流,并探索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互动、分享自己对作品的见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在阅读《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缩写故事”活动,并将各自的作品上传到网上,和同伴分享,讓学生之间相互点评,找出其中的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要注意学生的留言,从中挖掘出一些有讨论价值的信息,然后组织学生辩论。如有一名学生认为:“这篇缩写内容过于简单,就好像故事梗概。”文章作者指出:“缩写不就是内容梗概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在辩论中,学生逐渐认识到了两者的异同点,如二者都用简略的方式总结概括原文的内容,但是梗概是对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而缩写更侧重于保持原有的语义和信息量。在交流讨论后,他们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缩写”,再次创作的时候,就能把握住重点。

教师可以发起网络投票、组织学生在线上聊天、召开网络会议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整合资源,拓宽认知视野

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基于学科融合的理念,学生可以探索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在整理和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合适的内容融入写作中,以丰富文章内容,为文章增光添彩。

如要写好“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文,学生必须在历史、民俗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上网搜索和文化遗产有关的信息。在上网搜索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写作思路,了解到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搜索信息。如可以从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主要特点等方面入手。绘制导图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思路,自主上网搜索,并整理归纳。如有一名学生写的是“苏州园林”,他搜索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的信息,并整理归纳它们的特点,然后再将整理出的内容写到文章中。在文中,他写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且在文中举例说明,这就使得文章可读性更强。

搜索网络资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主动搜索和收集写作资料,学生可以在写作前做好充分准备,从而提高写作质量和效率。

3.立体反馈,科学指导升格

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构建一个立体的反馈系统,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并通过不断修改来提升作品的质量。教师还可以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多维一体的课堂评价体系,让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找出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并进一步修改作品。

在完成“那次玩得真高兴”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作品上传至微信群,供同学和家长品评,同时上传至其他网站,以便查看网友的评价。在收集到意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将评语分类。按照情感倾向,可分为“表扬”和“批评”两类;按照针对性,则可以从“结构”“内容”“修辞”“语言”等方面进行总结。对于具体的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将网友的评语摘录下来,并整理总结。如有学生发现,大多数网友指出:“这篇文章像流水账,缺少实质内容,感受不到作者的情感,只是简单地列出了玩耍的项目。”该学生意识到“缺少详略”是其本次作文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于是他针对这一点重点进行了修改,详细讲述了坐过山车的过程,突出了“快乐”这一主题。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在完成作文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建议,并进行修改和调整,提升文章的质量。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教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最美教师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