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困境及其对策

2024-04-15 09:47王基家张舒惠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时政思政课热点

王基家,张舒惠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如今备受重视,不仅强调课程知识的传递与讲解,更关注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而要把高中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讲有趣以培育高中生的政治素养,离不开时政热点的融入。“时政热点一般指近一年内发生的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对人类当前或今后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1]时政热点关注于近期事件、聚焦于民生百态、放眼于国内国际,是支撑课堂内容的重要材料,也是从小课堂看大世界的重要窗口。过去,传统媒体时空上的局限性让时政热点在课堂的传播和讲授较为滞后和单一。随着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手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也为高中思政课运用时政热点带来了新变化、新挑战。

一、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

对时政热点的分析与讲解,是高中思政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中思政课程除了学习内容在量上有所增多外,内容的深度也有所加深,需要学生进行观察、辨析、思考、实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时政热点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补充内容,是教材中观点的具体说明和现实论据,具有即时性、典型性、政治性和价值导向性的特点。时政热点的运用能够体现课程特点,反映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

(一)时政热点的运用体现课程特点 中学任何学科课程都有其特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政治课也是如此。高中思政课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其中最主要讲授四本必修教材,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但高中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高中思政课的灵魂。而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因此,高中思政课的教材内容也不是教条,而是教授学生们与时俱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时政热点是近期发生、具有典型性且被广泛关注的真实事件,在课堂上运用时政热点就要用理论去分析实际,用实际去论证理论,充分体现学科特点。高中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政治课授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掌握最近的国家动态和政策,要及时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课程所传授的知识要依靠时政热点进行补充和修改。高中思政课还具有价值导向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阶段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好奇心强,但对信息的选择、判断、质疑等能力还相对欠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庞杂的网络大环境下,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所以,高中思政课要能够巧妙地利用时政热点,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敢于对错误的思想进行辩驳与矫正,传递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时政热点的运用反映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学校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3]课程标准可以说是教材编写、课堂讲授以及教学评价的“说明书”和“指示牌”,为教学内容、原则、目标等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和要求。最新的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政课要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并且强调,高中思政课要将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此,把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堂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灵活地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密切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三)时政热点的运用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高中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旨在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只靠知识点的灌输,其形成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真听、真懂、真信、真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学科内容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4]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单纯通过试卷考出来的,而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践中、在解决问题中形成与显现。时政热点在课堂上的运用,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能够很好的检测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水平。

二、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优势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借助移动通信、互联网以及卫星作为传播媒介,在用户电视、电脑、移动设备等终端上进行信息传播,且能实现用户其他信息交互需求的媒介总称。”[5]新媒体的互动性、实时性、共享性可以助力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激发,教学形式和资源得以整合共享,让高中思政课更具有吸引力。

(一)时政热点的运用互动性更强 在如今,随着网络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或间接、主动甚至被动地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和社会民生新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而是在这之前就可能有相关信息的知识储备。因此,在高中思政课中,不是教师单向的传递时政热点话题,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教师在使用时政热点进行讲授时可以与学生互动和讨论,在交流、讨论中引发思考、进行升华,从而达到课堂最佳效果。

(二)时政热点的运用主体更多元 得益于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具有实时性和共享性,使得时政热点能够更快速和更便捷地让高中思政课教师运用于课堂。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在课堂上的运用不只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实时收集时政热点信息,成为时政热点运用的主体。相比于初中生对知识感性的理解,高中生更需要对政治知识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教师可以把时政热点讲授和分析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充当引导人和把关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新媒体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资料,在课堂上汇报。通过学生的讲授与表现,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相长,既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活力,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三)时政热点的运用形式更丰富 在以往的高中思政课上运用时政热点时,一般是以教师的话语表达为主,通过简洁的语言来讲述时政热点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之后加以评述,较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在新媒体的赋能下,时政热点的运用将不只是教师单人的语言表达,一方面,教室多媒体设备为时政热点的多样化融入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各大网络平台上针对时政热点制作的精美、各具风格的短视频、动画不计其数,教师可将其借鉴于高中思政课堂上。如果条件支持,教师甚至还可以在课堂上连线时政热点的主人公,让学生直接与其沟通交流,加深学生的印象,方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三、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困境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与更新信息的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更具有个性化。利用新媒体技术,时政热点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于高中思政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新媒体的一些特质也为时政热点的运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海量内容和传播速度快的背面是信息选择恐慌,在交互性与虚拟性的背面是主导性的丧失,在资源信息共享性的背面是创新性的下降。在课堂教学中,新媒体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

(一)时政热点运用的选择困境 时政热点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不能“喧宾夺主”。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辨析知识、运用知识。时政热点的运用是为理解、运用知识服务,因此,时政热点不能堆砌在高中思政课上,而是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需求与实际进行合理和精心的选择。在新媒体的赋能下,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及时地进行传播并且进行交流互动,时政热点的传播之快、更新之快、覆盖面之广令人惊奇。海量的信息加大了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选择的难度,使得时政热点的选择陷入了量上的困境。同时,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庞大信息和新闻的冲击下,时政热点的质量选择受到挑战。各大网络平台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言论、情绪不仅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教师,面对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资源,考验着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时政热点运用的说服力困境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6]高中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为什么能、为什么好的道理。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也是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但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时政热点的说服力被消减。新媒体消极影响体现在威胁思政课教师知识主导地位,“进入思政课前,学生已经从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知识,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再被动接受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灌输,具备更高自主学习能力。”[7]在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课下,他们能够更主动、自觉地从各大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获取时政热点信息,且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人隐藏在屏幕之后,个人情感、观点的表达可能更为直白和激进,网络上一些错误、消极的言论和价值倾向可能会“抢占先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观点造成消极影响,从而使教师对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塑造与引领的难度加大。

(三)时政热点运用的创新性困境 时政热点要有效运用于课堂,直接“拿来”是不行的,其要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相结合,并进行加工和改善,使之符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新媒体时代,信息和资源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及时共享,教师通过网络搜索,大量的富有创意性的形式可以借鉴,使教师更为方便快捷地在课堂上运用时政热点,但也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创造。在上课时,直接套用网络上已有的模式和内容,没有加工和创新,或者对时政热点的运用停留于表面,直接让学生走马观花地观看视频,没有深入地进行讲解,从“一言堂”转变为“他言堂”,反而不利于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四、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有效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对策

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新媒体与人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面对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的困境,要迎难而上,抓好内容、抓好主体、抓好环境,使时政热点更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堂。

(一)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的运用要抓好内容 在这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下,时政热点运用于高中思政课必须抓好时政热点的内容。时政热点的内容是重点,它传递基本知识和反映价值取向,并最终由学生接收和内化,需要严格把关。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课前筛选时政热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时政热点的目的。每一节课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时政热点的运用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而不能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或追求娱乐。二是匹配性原则,一方面,时政热点的选择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与课堂知识点相衔接。时政热点是手段,是用来引出知识点或用来论证知识点,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时政热点与教学方法相匹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关时政热点的议题活动,使学生在议中思、在思中行,充分发挥时政热点的作用和优势。三是科学性原则,在信息混杂的背景之下,教师要从专业、正规的平台和渠道获取信息,保证时政热点实事求是。四是启发性原则,时政热点的选择应能够启发学生,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最佳育人效果。比如在讲解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时,可以列举近期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从该事件的国际国内反应以及后果来分析联系的相关特质,引发学生的深思。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政热点时也应注意内容上的正确引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反面热点信息进行批判和纠正,对正面热点信息进行赞扬鼓励,传播正能量。

(二)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的运用要抓好主体 时政热点的运用需要抓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主体是时政热点在课堂上运用的关键,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与结果。一方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解决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的运用困境,要抓好教师这个关键主体。教师要自觉提高理论素养,用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来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提高自己在媒体时代对信息的辨别力、批判力与免疫力。用厚实丰富的理论功底来掌握思政课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把高中思政课中的内容与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能够对时政热点进行深入分析,肃清网络上错误思想和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教师要主动提升媒介素养,主动地认识媒介、分析媒介以及使用媒介,以提高在面对各种信息时的理解、选择和评估能力。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创新,将媒体技术、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而不是照搬照套,被新媒体淹没。另一方面,时政热点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还要依靠学生。学生的学习、吸收,最后内化于行、外化于行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时政热点运用得是否合理与有效,要看学生的反应和接受度。学生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系统性,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了解时政热点并且进行深刻、仔细的思维加工,分析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媒介素养,提升辨别真伪、优劣信息的能力,避免被新媒体所反噬。

(三)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的运用要把好环境关 环境是支撑,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人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于行动。但环境对人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有利的,也会起到消极、负面的影响。要使新媒体时代下时政热点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必须重视环境、抓好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线下环境,针对一些重要的时政热点信息,学校和教师应实时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与回应,给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对校园信息的管理力度,避免错误的信息和观点在校园的传播,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线上环境,网络是新媒体时代的关键词,在这个时代下,人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在自由和共享的网络下,对时政热点话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评论和观点,对人们特别是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规范,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将更为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新媒体的优势也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但同时其不足也会带来一些难题,要正确地看待新媒体的利与弊,合理利用、吸纳长处、弥补弊端,让时政热点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下锦上添花地运用于高中思政课堂。

猜你喜欢
时政思政课热点
热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热点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政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