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茜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舞蹈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定标识,是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形式,在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流传至今。人类既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舞蹈作为一种具有祭祀、娱乐等特殊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使其成为人类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号称“艺术之母”。[1]在传统社会中,舞蹈在空间中利用肌体进行展示,以表达情感、张扬个性、传播文化,与受众进行深刻思想交流和互动。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借助科技力量,舞蹈传统的观赏方式被打破,媒介技术的革新实现舞蹈由“口传身教”向“虚拟化”的转变,实现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深刻变化,科技与舞蹈的深度融合,产生新的视觉传播方式,推动舞蹈艺术由严肃高雅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娱乐化,对传统舞蹈艺术在创作方式、认知构建、传播路径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刻应用,自媒体成为一种新兴且极为广泛的传媒方式,诸如抖音、快手、微视等信息媒介,已然成为网民的“宠儿”,形成一个强大的自媒体传播矩阵,在自媒体时空场域下,舞蹈艺术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突破原有圈层的壁垒,受众更广、传播力更强、趣味性更浓,舞蹈艺术与自媒体的深度融合,更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引发受众的审美共情,带来更为广泛的艺术认同。[2]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特点,分析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为我国舞蹈艺术传播发展添砖加瓦。
舞蹈传播类属于舞蹈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将舞蹈学与传播学进行结合性研究。为有效了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现状,笔者对1993-2023 年关于该领域在CNKI 数据库发表的210 篇论文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发现:2013 年以前,该领域的发文量极少,仅有数篇文献,研究面较窄,视角较为单一,仅从电视媒介层面探讨舞蹈传播发展。进入2013 年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媒介为代表,全面渗透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领域,发文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18 年,发文量出现井喷状态并达到了最高值。
以2013 年为时间节点,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201 篇文献进行关键词频次筛选,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在图谱中,电视舞蹈是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不难发现,电视媒介与舞蹈艺术的结合是这一时期舞蹈艺术传播的主体方式。该时期的研究热词是:电视传播、电视舞蹈节目、电视媒介。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探讨电视媒介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传播方式,譬如:舞林大会、舞蹈记录片、以舞蹈为主题的电视剧、舞蹈电影等等。二是探讨电视舞蹈节目类型以及传播效果,以研究如何通过创新的节目类型来提高舞蹈艺术的传播效果。如杨越明探讨了电影形态中的舞蹈类型,并分析不同舞蹈类型片的传播效果,推动了舞蹈研究学的发展[3]。
2013 年之后,随着微信、抖音、微视、快手等自媒体的涌现,网络新技术新媒介赋能舞蹈艺术传播发展获得更加广泛的空间,舞蹈艺术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网络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这些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多元化等特点,使得舞蹈艺术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以自媒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内容、路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总体呈现出学科介入少、成果总量少、伴生研究多而专题研究少等特点,为本文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支持的自媒体平台是面向全民大众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平台,以抖音为例,全国用户量在8-8.8 亿之间,自媒体平台的优势在于万物互联,接地气、生活化、全民性,只需通过手机,便可拍摄短视频、开展网络直播,分享生活点滴,人人皆可成为“网红”。[4]对于舞蹈艺术传播发展而言,在任何时空场景,都可以进行舞蹈艺术的录制和直播,艺术与科技的跨界交融,突破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时空梗阻,舞蹈艺术传播不仅有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信息平台,还包括社区、广场等场所,舞蹈艺术传播空间的拓展,推动舞蹈艺术走向平民化、全民性,一大批舞蹈艺术的“草根”“高手”以个性化的舞姿、独创的技巧走红网络,掀起舞蹈艺术的全民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舞蹈、学习舞蹈、推广舞蹈,赋予舞蹈艺术新的生命。
自媒体平台的受众如此广泛,在于其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技术门槛,只要打开自媒体APP,无论老少,皆可获取信息资源。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 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 亿。自媒体平台为什么能拥有如此多的用户?与其便捷的操作方式不无关系,使“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变成现实。譬如:通过抖音APP 中的“剪影”“美颜”“滤镜”等功能,便可实现高质量的短视频创作和快速的传播。正是基于自媒体的便捷性,让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变得便捷、高效、广泛,舞蹈创作者只需通过短视频录制和直播便可在开放的网络空间进行传播,还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自媒体时代舞蹈传播影响力更大,受众更普遍。[5]此外,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便捷性还体现于视频资源获取方面,网民只需要在自媒体平台文字或语音输入舞蹈曲目或关键词,即可获得海量资源,同一曲目的不同版面即刻呈现,与传播舞蹈艺术资源获取存在较大区别。可见,自媒体时代的交互性、开放性和便捷性为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带来新契机。
传统舞蹈艺术具有专业性、严肃性的特点,自媒体时代的舞蹈艺术开始转向娱乐性,业余性,身处万物互联时空的现代人,开始用一种娱乐化的舞蹈形式来表达情感、张扬个性、排解压力、解放天性、抚慰心灵,在自媒体平台,娱乐化的舞蹈艺术以海量的形式存在,舞蹈艺术创作传播者发布的舞蹈视频,不仅收获极高的点赞量、评论量,还以娱乐化的方式宣传了舞蹈艺术,让更多人接受舞蹈艺术、学习舞蹈艺术。[6]例如:舞蹈“网红”智博,将其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以短视频方式发布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不仅娱人娱情,引导受众学习,还激发受众讨论舞蹈,形成对舞蹈艺术的全新认知。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娱乐性还体现于舞蹈艺术创作者的自娱自乐,众多舞蹈艺术爱好者以视频方式分享原创舞蹈,以表露心迹,传播情感,展示才艺,受到大量网民热捧,形成一股强大的自媒体平台的“舞蹈风潮”。
传统舞蹈艺术以口传身教的形式传播,包括舞台演艺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民间传播形式,一般以舞台、剧场为空间,传播空间过窄,观众人数受限,是一种以语言表达和身体示范为主的人际传播,其缺陷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缺乏交互,无疑,舞蹈艺术传播发展需要交互、讨论、切磋,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高质量发展。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凸显交互性,舞蹈艺术交流突破传统圈层的限制,在人人皆可互动参与的自媒体平台下,传播者与用户之间不仅可以海量用户在线实时视频交流,还可以视频连线,进行跨区域在线舞蹈艺术交流,构建畅通便捷的以舞蹈为纽带的学习交流通道,推动舞蹈艺术的传播学习,舞艺切磋,互动交流不限于与业务舞者,也包括专业舞者。同时,在自媒体加持下,舞蹈艺术交互突破行业界限,舞蹈家协会、院团院校、群众艺术团体、新文艺群体、舞蹈演员、舞蹈网红等可以依托自媒体同台表演,凸显连带效应,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生动局面。
舞蹈艺术被尊称为“艺术之母”,与舞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舞蹈源于生活,在先民们劳作、征战、祭祀、求偶、庆祝、强身等活动中,舞蹈艺术具有特定的内涵和价值,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夯实了基础。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现实价值慢慢消退,导致舞蹈艺术的传播发展受到限制。例如:在古代社会,祭祀是一项极端重要的社会活动,祭祀舞蹈是祭祀的核心内容,人们通过祭祀舞蹈祈求风调雨顺、政通人和,为舞蹈艺术注入“超人”的梦幻色彩,彰显维系群体的生存意识和对美好的向往。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祭祀的价值不复存在,祭祀舞蹈亦慢慢消逝在历史尘埃之中,事实上,与祭祀舞蹈艺术遭遇相同,很多民族民间舞蹈逐渐成为一种“欣赏艺术品”,引发社会各界的担忧。时下,一些自媒体将舞蹈艺术上传至抖音、火山小视频、微视等平台,但相当部分的舞蹈艺术作品未能承载其现实价值,甚至部分作品还带有猎奇、博眼球等功利主义色彩。因此,如何善用自媒体来实现舞蹈艺术放松心情、表达情感等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舞蹈艺术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具有独立品格和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门类。闻一多先生曾指出:“舞蹈是人的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艺术之所以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源于其情感表达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使其在民间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舞蹈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不同的民族,舞蹈艺术风格各异,这与民族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高度相关。在古代,在劳作、征战、求偶、嫁娶、生育、节日等各类生活场景中,舞蹈艺术无处不在,彰显舞蹈艺术的知名度。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导致舞蹈艺术看似“在场”但已失去其传统生存的空间,在抖音、微视等平台上能够看到很多中华舞蹈艺术作品,但从现实上拉开,人们在空间上和意识上已慢慢疏离传统舞蹈艺术,加之电影、流行音乐等现代工业文化在资本裹挟下快速传播,即使是现代舞蹈艺术也呈现“失语”的状态,知名度日渐式微。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与人高度相关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以自身形体动作为媒质的、有目的的行为,在舞蹈表演中,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身体感官,才能表达情感、张扬个性、表露心迹,也就是说,舞蹈艺术是一种感官共通的艺术表达方式,是一种“生命律动”,蕴藏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和独特文化,而非单纯的动作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舞蹈艺术亦伴随左右,流传至今,这与人们对舞蹈艺术的创新探索、发展传承不无关系,艺术性、严肃性、生活性是舞蹈艺术的鲜明属性。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关于舞蹈艺术的创新探索在慢慢消沉,从自媒体平台舞蹈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的内容居多,甚至不乏一些哗众取宠、粗制滥造、缺乏内涵的内容,大多数的舞蹈作品也是为众人一笑,流量变现,缺失舞蹈艺术本身的严肃性、艺术性和本真性,令舞蹈艺术走向快餐化,丧失舞蹈艺术的美感与深度。更有甚者,一些网红为博眼球,受商业利益驱使,甚至在舞蹈视频中插入低俗的内容,蓄意挑逗,引起用户对舞蹈艺术的误解和反感。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娱乐化、平民化、商业化趋向,导致舞蹈艺术创新探索的本质特征流失,刻意模仿,忽视创新,受众亦慢慢失去判断“美”的能力,不利于舞蹈艺术的传播发展。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中国舞蹈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蹈艺术以崭新的形式传播发展,在多元传播途径和多样传播平台的助力下,走进百姓生活、走向现代社会,不再是阳春白雪,和高者寡的状态,凸显舞蹈艺术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对于传播发展舞蹈艺术的工作者而言,应抓住时代机遇,挖掘自媒体的优势,构建“自媒体+舞蹈艺术”的强大时空场域,以展现舞蹈艺术的时代价值。
自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覆盖面广、受众多、使用便捷,当越来越多的专业舞者、业余舞者、舞蹈爱好者等自觉运用自媒体传播舞蹈艺术时,就能引发更多的受众认知、认同、学习舞蹈艺术,进而提升舞蹈艺术的知名度和传播度。[7]对此,基于自媒体时空场域下的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必须突破圈层限制,激发更多人善用自媒体学习、传播舞蹈艺术。一是帮助老年群体掌握自媒体技术。老年群体是我国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重要群体,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只有少数老者掌握,假使不能有效传播,就面临失传的危险,令人惋惜,而帮助老年人掌握自媒体运用技术后,就可以将舞蹈艺术这一“动的诗篇、活的绘画”进行广泛传播,让舞蹈艺术得以留存、流传,同时,老年人学习舞蹈艺术,亦可锻炼身体、涵养精神、丰富生活。二是利用自媒体拓宽舞蹈艺术传播发展路径。自媒体快速发展,让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信息传播源。要突破舞蹈艺术传统的圈层限制,应善于打造自媒体传统矩阵,增加舞蹈艺术的流量和影响力,地方政府、文化机构、舞蹈艺术爱好者等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实现舞蹈艺术内容更新的多平台展现,让更多的“粉丝”了解舞蹈艺术、爱上舞蹈艺术,主动传播舞蹈艺术。
中国舞蹈艺术尤其是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出现传播发展问题的原因不可谓不多,然其本身现实价值的消退是舞蹈艺术日渐式微的主因,在传统舞蹈艺术社会功能消退的情形下,应立足现代化视角来考量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推动舞蹈艺术走向娱乐化、商业化,让舞蹈艺术变得更有商业价值,必将有效推动舞蹈艺术的传播发展。一是舞蹈艺术植入商业元素。以商业化方式推广舞蹈艺术,增强舞蹈艺术的商业性,将有效推动舞蹈艺术发展。二是舞蹈艺术引入各类活动。2023 年,贵州的“村BA”、村超“火出圈”,贵州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在比赛间隙的表演并通过线上直播也爆红网络,让更多人学习贵州舞蹈艺术。故而,在地方各类活动中,应突出舞蹈艺术的商业价值,引入舞蹈艺术表演,并通过线上直播、视频制作、抖音拍摄等方式上传至网络,增加点击率和点赞量,不仅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商业变现,更能提高舞蹈艺术的传播效果。三是舞蹈艺术渗透地方文化。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舞蹈艺术是文化的见证,是动的诗篇、活的绘画。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应将舞蹈艺术与地方文化发展相融合,挖掘舞蹈艺术的文化价值,使舞蹈艺术成为地方文化标识。同时,在地方各类文化活动中,利用自媒体平台,打造舞蹈艺术文化传播矩阵,让更多人知晓舞蹈的舞种、背景、文化、风俗等,从文化视角感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舞蹈源于生活,人民群众是舞蹈艺术最大的传播群体,在新时代,舞蹈艺术的“根”依然在人民群众中,中国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根”,撬动人民群众认识、学习舞蹈艺术,就能为舞蹈艺术传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8]因此,需要从“根”出发,激发人民群众表演舞蹈、创作舞蹈的热情与动力。一是地方政府应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舞蹈艺术创作大赛,让舞蹈艺术爱好者、草根、网红等将自己编排的舞蹈尽情展现,线上传播,形成群众比舞的生动局面。二是强化比赛与自媒体的深度融合。无论是早期的海选抑或是最后的决赛,都应发挥自媒体的传播效能,借助抖音、微信、快手、今日头条等自媒体线上直播,上传比赛视频,拓宽受众群体,提高传播效率。三是借助不同自媒体宣传比赛。在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创新应聚焦如何打造有效的自媒体传播矩阵,应借助不同的自媒体平台在不同时段发布舞蹈比赛的视频、资讯、新闻等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兴趣群体,增强受众黏性,以带来最大的传播效果。
总之,中华舞蹈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艺术之母”。在现代化的裹挟之下,舞蹈文化出现现实价值逐渐消退、知名度日渐式微、创新探索慢慢消沉等问题。自媒体平台凭借便捷化、大众化、交互性的特点,使舞蹈艺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用户关注,并自觉地利用自媒体平台学习舞蹈,推动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由传统“口传身教”转向全民性、娱乐性、便捷性和交互性,为舞蹈艺术传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此,必须要用好自媒体平台,探索自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发展的有效路径,使舞蹈艺术在信息技术加持下熠熠生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传播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