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思
(厦门医学院 口腔医学系,福建 厦门 361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创造性解答。本文尝试从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正义观三个方面来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启示意义。
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是指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与“自然”之间以平等的方式实现协调发展的理想社会愿景。所以,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就要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思想。
首先,践行绿色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践行绿色发展观,首要解决的是发展理念的问题。长期以来,西方一直秉承着“支配大自然”的观念,“认为大自然的存在就是要服务人类并成为人类的奴仆”[3],这种将自然奴役化、客体化的思维实质上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物质变换,看似人奴役自然,实际上也是人在奴役自己,因为人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要将环境转化为一系列的商品”[3],即将自然纳入商品经济的循环之中,并将生态危机视为市场失灵。换句话说,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环境危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有将自然资本化,只要将自然界及其各组成部分本质上看成 “自然资本”“扩大资本领域,把自然也作为理性的商品交换的一部分”[3],生态危机也就随之迎刃而解。这种将自然简化为商品的“荒诞”行径,实质上将资本主义所建构的商品—市场机制由社会领域扩大到了生物圈,“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4]。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观念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化为纯粹的个体占有关系,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反而将自然从人类社会异化出去,造成了自然与人、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由此看来,践行绿色发展观,需要摒弃西方“自然资本化”的错误发展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其次,践行绿色发展观,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1],“发展绿色低碳产业”[1],实现高质量发展。传统工业化的过程往往意味着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及原材料的投入,而其中有很多原材料和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例如各类铁、铜等矿物资源以及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又内在要求不断加快资本循环,节省劳动力的投入,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资本循环的过程不断加快,劳动力的投入不断减少,甚至无人工厂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快速消耗更多的优质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并且向环境倾倒更多的废料”[3]。一方面,人类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资源消耗殆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这些能源的过程中也在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废料的处理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以碳耗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对矿物燃料的需求也迅速增长”[3],即使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能耗,却会导致总能耗需求的增加,即出现“杰文斯悖论”。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了大量的消费品,在这些消费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会向环境倾泻废料,甚至是有毒物质,从而污染了人类的居住环境。简而言之,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是反生态的,在推进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摒弃西方传统的发展方式,“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1],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建构,最终的目的是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的向往,这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的必然要求。
首先,倡导生态民生观,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的深刻论断上。传统意义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指人们的生计问题,似乎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就解决了民生问题。其实不然,生态环境也属于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为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5]。从本源上看,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并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这是维持人生命机体新陈代谢的必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来源于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从意识上看,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5],人在意识领域也依靠自然界这个载体。简言之,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人依靠自然界而存活。由此可见,美好的生态环境并不“是人均寿命长的富裕国家追求的奢侈品”[3],而应该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要。换而言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就是在改善民生。正如乔万纳·里科韦里指出的那样:“对自然的剥夺也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夺;环境恶化也是人类关系的恶化。”[6]这就是说生态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在消解社会不公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解决民生问题。因此,“民生建设优先考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效益,这是社会主义民生观在生态领域的新内容和新体现。”[7]
其次,倡导生态民生观,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恩格斯曾描述工人阶级居住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8]。这样的居住环境让工人阶级基本的生存需要也不能得到保障,甚至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将会引起工人阶级的生存灾难。然而,“以生产为本” 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只想着如何剥削工人阶级,却从不会考虑工人阶级生存所必需的生态权益。可以说,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框架内,寄希望于“经营企业是为了服务人民,帮助解决问题,利用工人的才智提高人民的生活,并从赋予我们生命的自然中学习”[9],显然是不现实的。要言之,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以生产为中心”这种发展思想,不断加快资本循环的速度,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高额利润,而不是为了人民的真正需要,才造成了全球性的生产灾难。这就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固有的矛盾,即“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10],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只能选择一个。其实不然,实际上“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1]。简言之,经济与生态二者是可以兼得的,问题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11]。所以,应该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由过去“求温饱”到现在“盼生态” 的需求转变,“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生产甚至环境为本,应该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重要性”[3],将改善环境问题纳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置随后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灾难于不顾”[3],而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仅要合规律性之真,积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还要合目的性之善,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更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之美。遵从生态正义的原则,平等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牢牢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首先,坚守生态正义观,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上。众所周知,“人类是生存和居住在某种特定的生态系统或者几个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之中的”[12],这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圈,各个国家和人民同住在 “地球村”里,某一个地区的生态问题都会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就目前而言,人类“还未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地球是一个整体,并且我们的存在和物质基础都源于地球”[13],因此,“人类必须重新学习在地球上居住,这是关键所在”[10]。必须明确的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地球本应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态保护领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因为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仅是保护本国的生态安全,更是在守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从历史上看,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在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凭借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从世界各地掠夺生产原材料,向地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有毒物质,是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应在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生态合作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承担更多义务。然而,这些国家在完成本国现代化以后,拒不承担历史责任,并通过转嫁生态危机的方式,“向贫穷的国家倾倒未经处理的有毒废料”[10],这种生态帝国主义的行径大大加深了当前生态危机的程度。要而言之,要坚持习近平所要求的“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努力“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14]。
其次,坚守生态正义观,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坚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时间这个维度来说,还存在着代际生态正义的问题。前文已经论述了传统国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依靠大量化石能源和矿物资源的投入,而这些化石能源和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这些资源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已经被消耗殆尽,例如铁矿石,“地球上已探明的全部铁矿石在21 世纪中叶就可能被用光”[15]。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也即将达到产量峰值,随后石油产量将会呈终极性下降趋势,其他资源亦是如此,人类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面临着工业的“断水、断粮”。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历史沉淀而产生的,它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仅仅归当代人所拥有,而是“人类世世代代对于它都有共同使用权和开发权”[16]。所以,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不能剥夺后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共享权利,要给人类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保障后代人的生态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说:“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该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17]我们也要给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给子孙后代,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超越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中心主义抑或人类中心主义的纷争,以绿色发展为出发点,以生态惠民为落脚点,以生态正义为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本质要求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启示。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启示我们深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传统西方观念的理解,要么将人看成主体,将自然客体化,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由此而形成“人类中心主义”;要么将自然看成主体,将人客体化,认为人类应该服从自然,倡导人类回到丛林中去,由此而形成“自然中心主义”。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天然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终将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习近平总书记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张。这就超越了传统西方“主客二分”来看待自然的观点,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生命体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互为主体,即“主体—主体”的关系。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发展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高度来谋划发展,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的发展目标,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启示我们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如何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传统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对外殖民扩张,从世界各地掠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资源,甚至是劳动力,这就大大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现代化模式与西方国家的自然观是密切相关。西方往往崇尚“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客体化,认为自然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人类发展需要,屏蔽了自然的本源性,必然走向生态危机。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需要超越这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观,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原则性界说,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特征之一,更是本质要求。也就是说,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对外搞生态殖民主义,而且还要破解资本逻辑下的生态危机,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启示我们深入解读“美好生活”的内涵。何为美好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满足了吃穿住行等基本需要就实现了美好生活。其实不然,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丰富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其内涵也会进一步拓展,并最终趋向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从现阶段来看,美好生活包括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等诸多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目标也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试想如果人的居住环境很差,赖以生存的家园被破坏,那人类也就失去了对地球的依附感,从肉体和精神上都失去了依托,这样的生活肯定是不美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这里面也蕴含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这层深意。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1],培育全体人民的家园情怀,这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启示我们深入解读“能源革命”的内涵。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场能源危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通性。一方面,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引起人类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生存担忧;另一方面,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被无节制地开采和使用,导致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从而引起人类因资源不足而产生的生存担忧。因此,在能源领域开展一场革命就势在必行。首先,需要明确能源革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1],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利用”[1],开发新能源,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同时要加快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反对过度消费和奢靡浪费,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明确能源革命也是一场“道德革命”,旨在破除人们头脑里“人类中心主义”和“控制自然”等错误思想,倡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此外,我们还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1],确保我国能源的绝对安全。总之,“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14],我们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时,应坚持节约适度和可持续的原则,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社会。
第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启示我们深入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处一个家园”[2],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唯一的“栖息地”,全人类的命运是休戚与共的。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全人类的生存危机,事关“地球村”每一位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世界各国人民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因此,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传统的冷战思维和国家间的零和博弈,放下意识形态的差异,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坚持国际间的生态正义原则,打造绿色生态的“一带一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推进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14],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14],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