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要点探析

2024-04-14 13:51姚莹莹
河北农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茬口杂草养分

□文/姚莹莹

栽培高产小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成为全球农业界的共同关注点。为此,许多专家和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实地调查和科学研究,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相关研究表明,要实现小麦高产,关键在于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注意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并进行合理的密植和定向播种,以提高种植密度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农民们可以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环境,选择适应性强且具有较好抗病虫害性的小麦品种,以减轻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品种对比

(二)土壤管理

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如农家肥、腐熟堆肥等,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入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满足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合理分配施肥时间和剂量。同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养分需求,利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如喷施、滴灌等,将肥料精准送到植物根系周围的作物根系吸收区,减少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水分需求,合理进行灌溉。如,在生长初期和孕穗期灌溉量适当增加,在成熟期逐渐减少灌溉量,以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病害发生。覆盖稻草或秸秆等有机物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改善土壤保水能力。排水系统要保持畅通,排除积水,防止小麦根系窒息。

(三)种植技术

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春季播种的小麦以地温达到适宜生长的阈值为准,秋季播种的小麦以确保进入足够的生长期为准[2]。具体为春播小麦,在地温稳定在5~10℃时播种,而秋播小麦,在保证种子在地里能形成丰富根系之前播种。

2.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通常以每亩种植的小麦数量来确定播种密度。播种密度的合理选择既要满足充分的群体竞争,又不至于造成过密,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3.排水和灌溉措施。确保良好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避免小麦被水浸泡根系和发生病害。灌溉管理要根据小麦的水分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行。在干旱期间,确保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水分平衡,避免生长期逆境。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定期巡视和监测:定期走访小麦田地,观察小麦植株和叶片是否存在异常症状,如病斑、枯黄等。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针对不同病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土壤消毒、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病部剪除等。

2.害虫防治。安装防虫网来限制或阻挡昆虫入侵小麦田地。防虫网可选择根据目标虫害种类和活动习性进行合理选择,如防蚜虫、螟虫等常见害虫。注意引入天敌或友好昆虫,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对目标虫害进行生物控制。

二、小麦田间管理要点

(一)茬口轮作

1.茬口选择。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选择与小麦相对适应的前茬作物,特别是与小麦病虫害不同的作物,可以减少发生病虫害的风险。避免与同科、同属的农作物连作,因为它们通常对相同的病虫害有相对较高的易感性。

2.茬口间隔。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轮作间隔,有助于麦田土壤的休整和恢复,提高土壤质量。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养分吸收需求不同,适当的茬口间隔时间能够让土壤中的养分得到补充,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二)杂草防治

1.机械除草。使用农具如锄头、耙子等进行机械除草,将杂草拔除或翻覆,保持小麦畦面的清洁。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麦苗期和生长初期,可以阻止杂草与小麦竞争水分、养分和空间资源。在进行机械除草时,要注意不要伤及小麦的根部或茎部,避免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状态,选择合适的化学除草剂。不同的除草剂对不同类型的杂草有不同的杀伤效果,选用适合目标杂草的除草剂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在使用化学除草剂之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遵循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误伤小麦(见表2)。

表2 化学药剂的使用

(三)病虫害监测

1.病虫害监测方法。定期走访小麦田地,仔细观察小麦植株和叶片的变化,注意是否出现病斑、凋萎、黄叶等病害症状,以及虫害的叶片啃食、卵或幼虫的存在[3]。巡查时要对整个田地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包括叶片、茎部、根系等。

2.防治措施调整。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或生物控制措施,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指南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施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高产栽培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在田间管理中,茬口轮作、杂草防治和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操作,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茬口杂草养分
拔杂草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养分
茬口的熊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