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人文金陵”的传播路径及价值

2024-04-14 03:48孙境心闵若怡张可钱苏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南京文学

孙境心 闵若怡 张可 钱苏妍

摘 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天下文枢”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评为“世界文学之都”。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盛行,依托于历史文化的“人文金陵”面临着传统传播方式被淘汰与更替的严峻形势。完善传播路径需深入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机遇与优势,从南京历史文化脉络、国内外研究方向等角度出发寻找适合“人文金陵”的传播路径,探究构建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价值,为南京历史文化发展助力赋能。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历史;文学;南京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话南京 重构记忆:基于新传播格局的‘人文金陵影像赋能”(202310327050Z)研究成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南京通过对本土历史古迹、传统金陵文化与经典文学作品的探索与挖掘,致力于“带着世界看金陵”。以智能媒体为传播媒介,尝试构建传播新路径,探索新传播格局下宣传南京古迹、科普南京文学与文化的目的与价值。

一、“人文金陵”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一)南京历史文化背景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金陵”的范围包括金陵历史文化古迹与景观、传统金陵文化思想以及依托于金陵形成的文学作品。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先后在这里建都,其建城史2 500多年,建都史近500年,曾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天下文枢”之称,在历史、文化资源上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南京在历史长河中接受了来自五湖四海多元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从古至今,在一次次移民浪潮的影响下,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海派文化与内陆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不断在南京汇集,摩擦碰撞,最终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海纳百川、丰富多彩的南京文化,也造就了南京文学兼容并包、南北交汇、雅俗共赏、新旧碰撞的特点。

(二)南京现代人文发展特色

2019年10月,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学之都”,成为中国迄今唯一获得此头衔的城市。荣获这一文化名片充分表明南京与文学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南京是阅读之城,全市文学社团和协会组织超1 000家,各类阅读组织达400多家。“南京文学客厅”先锋书店,被CNN赞为“中国最美书店”,被BBC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同时南京也是创作之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名家名作,如高晓声、苏童、毕飞宇等,近现代的鲁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张恨水、张爱玲等文坛巨匠与南京这座城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拥有《钟山》《青春》《雨花》等一系列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期刊。丰富的文学资源、蓬勃发展并日趋完善的文学事业与产业、丰富多彩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活动是南京现代人文发展的鲜明特色。

(三)国内外对南京文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南京文学的研究具有切入口多样,多与南京文化发展的现实目标相连接的特点,而非单一直白地探讨南京文学本身的特点与发展。国内对“南京文化”这一主题的研究大多以南京现存古遗迹、历史典籍、文学作品、与南京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等元素为切入口,探索多样的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对金陵文化的持久影响,以及现存历史遗址作为文化意象在南京文学中的文化神韵等。南京市被评为“世界文学之都”这件事,对南京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研究如何用好文化名片,发挥南京城市独有的品牌与文化价值,促进南京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四)自媒体涌入南京文旅

南京历史古迹与文化景观是“人文金陵”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重要版块,也是金陵历史传承的有形见证。在如今的智媒时代,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快餐式的低质量内容也冲撞着社会的文化体系。由此,优秀传统文化、杰出当代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显得更为重要。自媒体依靠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深度蓬勃发展,以新传播平台为媒介,对金陵的历史和相关文学进行教习讲解,达到宣传科普南京城市、推动金陵历史与文化走向世界的效果。

二、新传播格局下“人文金陵”传播路径

(一)注重短视频特性的民间文化多元式传播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正呈现多个明显趋势,包括新传播技术不断更迭,直播和短视频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超级App生态等。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传播时代,传播内容的门槛与过程趋向简单化、自由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微博、小红书等社交软件成为分享生活的新平台与新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不仅成为宣传传统金陵文化及南京历史古迹的重要阵地,还是展现“人文金陵”的主要窗口。南京文旅可根据自身独特价值,分析各大自媒体平台运营方式与风格差异,采用多元化手段激活“人文金陵”的生命力,培养适合本土文化特色与大众喜好的自媒体账号,持续更新形成用户黏性,建立稳定目标受众群体。金陵文化作为富有地域色彩、江南风情与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一,应利用好自身历史、地理等优势,从金陵历史文化景观、历史典故、金陵诗词名篇、金陵本土非遗文化等方面进行宣传,凭借短视频方式在网络平台打造优质的南京文化专属IP,形成南京民间文化的个性化特色,积极推动南京云锦、金陵折扇、秦淮八绝、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本土品牌建设,进行品牌与影视、绘画、音乐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实现二次曝光,并借助直播与短视频进行云导游、云科普等活动,依靠优质内容实现南京城市线上旅行与文化宣传,推动南京文化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

(二)注重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娱乐交互式传播

传播渠道的拓展为文化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性和个性化体验,从而形成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新传播格局。据统计,经历近30年的发展,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这意味着新媒体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规模。在新媒体时代下,艺术创作中娱乐属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娱乐属性作为文艺作品除思想内核以外的附加价值,是吸引受众、获得稳定流量的关键。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文金陵”的文化内涵与互联网娱乐性应兼顾互容,在保持金陵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大众喜好取向来丰富视频内容,挖掘金陵诗词、金陵近现代文学领域的内容,拓展视频形式。例如:借助短视频媒介推广金陵文化,承办金陵古诗词大赛等文化类节目,设立金陵诗词名篇的朗诵环节与挑战环节;开办实地体验金陵文化的真人秀类综艺节目,让金陵传统文化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开发线上剧本杀等游戏形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交互式体验与沉浸式体验,让金陵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设立金陵名人风华独家电视栏目,激活古今诗人名家在金陵留下的经典作品。要抓住社会热点与大众价值取向,将金陵古色古香的风韵与现代国风音乐、水墨画等国潮艺术形式相结合,把握大众对身临其境类“沉浸式视频”的喜好,吸引向往南京文化、喜爱优美词句的粉丝,向更多的人展现金陵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三)注重价值导向的文字赋能式传播

“万物皆媒”的发展态势下,创作中心和逻辑点最为关键的是要回归到“人文”上。金陵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资源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富饶的土壤,无论是金陵文化遗址、博物馆、历史文化景点、红色革命建筑、现代书店等地,还是古代金陵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以及近现代的鲁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张恨水、张爱玲等文坛巨匠,都证实着文化一直都是传播中最核心的部分。

金陵历史古迹文化遗址与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人文金陵”的价值内涵,在传播过程中应坚定人文价值导向,挖掘优秀文学著作中的南京形象,注入具有趣味性的巧妙解读,打破传统文字枯燥的印象,推进文字赋能传播。古代李白、杜牧等人留下的金陵诗词名篇,近现代鲁迅、朱自清等文学家留下丰富的散文、小说、诗歌,史学家留下的典籍记载等,都是金陵宝贵的文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与南京有关的文学作品,挖掘近现代文化的文学典籍与文人故事,通过短视频讲述南京历史名人故事与红色革命故事,实现新媒体与传统文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向大众普及与南京有关的文学和文化知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与精神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四)融合创新发展的数字化文创传播

新媒体时代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形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新的传播平台拓展了消费市场和文化产品群体。南京无数的文学作品和数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创数字化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古琴、南京云锦、金陵剪纸等技艺更是金陵文化的代表,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依托,融入新鲜的创意元素,让“人文金陵”活起来。

数字化与金陵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文化传播重要的创新路径。在文创开发与创新上,积极和南京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学校等进行合作,在数字赋能的语境下进行新媒体艺术与设计。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的南京云锦等珍贵的非遗技艺以数字化形式呈现,打造便于收藏的金陵剪纸、金陵刻经等非遗文化的数字藏品,让观众通过交互体验、视觉感官等形式感受金陵传统文化,拓展金陵文化传播途径,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可持续开发,助力新技术推动文创数字化传播。

三、新媒体时代下“人文金陵”传播意义及价值

(一)构建“人文金陵”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意义

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南京特色历史文化,拍摄历史文化胜地与革命纪念馆,让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得到更充分的关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杰出当代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抓牢本土文化鲜明特征,促进南京城市“内外兼修”,肩负起南京“天下文枢”的文化传播重任,提升文化自信,让“人文金陵”走向世界。应对目前的“快餐式文化”等文化传播问题,加强自身文化传播建设,从而带动各地区文明的弘扬与传播。

新传播格局带来媒介传播交流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利用新媒体优势与数字化平台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采用创新性拍摄手法与宣传方式展现文学魅力,通过实地拍摄取景获取真实影像,重构“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记忆,以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方式宣传南京人文胜迹,利用社会、科技和地域的自然优势传播文化,探寻金陵魅力。同时,依据新媒体理论与数字化传播,选用独特的切入视角,让金陵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格,更好地展现南京各历史遗址的新面貌,带动新媒体优化转型,为南京历史文化旅游助力赋能。

(二)“人文金陵”的凝聚功能与科普价值

作为全国迄今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拥有古代诗人留下的无数诗文名篇,鲁迅、朱自清、巴金等名人的文学往事,600多家民间读书会以及“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先锋书店。南京文学气息浓厚,拥有大量中国古典名著、近现代小说散文集等文学作品,记录着“天下文枢”的古今往事,对中华文化圈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依托于金陵文化形成凝聚的价值观,在这种环境下展开南京文化科普,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历史发展脉络,丰富人们对于南京古代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认识。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渠道进一步发掘金陵的文学作品魅力,把握文学与历史的纽带,焕发传统文学新活力,促进文学传播正能量与正确价值观,让南京“世界文化之都”的名片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三)“人文金陵”的文化传承价值

坚持保护与传承南京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南京明确提出的城市建设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直是中国当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南京历史文脉赓续绵延,目前拥有251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新媒体平台等路径推动,南京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发挥新媒体职能,关注南京云锦、古琴以及多项非遗项目与传统文化的社会发展现状,加大南京历史文化景观古迹保护力度,进而形成文化传承的民间动力与良性环境。另外,推动当代青年承担起弘扬文化自信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发掘南京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为南京历史文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南京这颗人文荟萃的璀璨明珠走向世界舞台,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延续下去。

综上所述,让“人文金陵”活起来,是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融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把握好文化传播方向,从金陵历史古迹、文学作品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动“人文金陵”更深层、更持久地发展,吸引更多人来了解、认识金陵文化,让南京文化走向世界,绽放更灿烂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考薇.“世界文学之都”视野下的“诗性南京”:以南京城墙文化意象为例[J].唯实,2023(9):88-93.

[2]安晓悦.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品牌塑造与传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9):123-125.

[3]蔡易伦.新媒体时代故宫文创的传播及优化路径[J].文化产业,2023(5):112-114.

[4]張文文,朱婉清.新媒体环境下歙县地戏传播价值及路径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3(4):85-88.

作者简介:

孙境心,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闵若怡,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学。

张可,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钱苏妍,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ACCA。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南京文学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南京·九间堂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