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兰芳 曹雨亭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历史中形成了历久弥新、日益丰富的精神谱系。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奋斗历史的精神结晶、党的百年历程的经典标志、党的成功胜利的强大动力,是百年党史更深刻、生动、直观的彰显。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源于深厚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厚植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培养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所形成的精神谱系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厚基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指引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团结向上、精忠报国,用血肉之躯和行动践行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荣誉。历史上,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受入侵、战乱、洪涝等灾难,但中国的文化传承始终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进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觉醒,也在觉醒历程中促成了民族精神的升华,当中国共产党应时代之需应运而生的时候,这种伟大民族精神也就深深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世代传承弘扬下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滋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挥伟大创造精神,产生了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创造了影响人类文明历程的“四大发明”,创作了流传千古的伟大文艺作品,建筑了气势磅礴的伟大工程;中国人民发挥伟大奋斗精神,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祖国的辽阔海疆,开垦了广袤良田,战胜无数自然灾害,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中国人民发挥伟大团结精神,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团结一致,谱写了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民族壮丽篇章;中国人民发挥伟大梦想精神,从“小康”“大同”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等贵贱均贫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心怀梦想、不懈奋斗的情怀和追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得以充分呈现。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呈现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所彰显的报国情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承载的责任观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体现的献身精神,都厚植了中华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根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让理想之光照亮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职责,要始终做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承担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动力,新时代的“长征路”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于面对前进道路中的风险和挑战;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前提,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不负人民则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伟大建党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当代展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观念的文化支撑。
“民惟邦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深深滋养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以民为本。《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儒家学说集中体现了“民为邦本”思想,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历代开明君主的座右铭,并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荀子则主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是对人自身价值、尊严、命运等命题的人文关怀,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認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并严格遵循群众路线,自觉将“不负人民”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在实践中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贯穿每个历史时期,但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不同,中国共产党人所承担历史任务不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造福史也就呈现不同的精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也深深滋养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形成了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来看,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要求人们顺应自然,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达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张载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将“人与自然”关系拓展成“人与人”关系。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求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在处理民族之间、城邦之间关系时,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如《周易·乾·彖传》中提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以“和谐”为主的伦理道德觀、审美价值观和宇宙世界观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构成也起到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形成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塞罕坝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规范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伦理教化和道德规范约束,形成以“仁爱”为核心的包括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构建了从内在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个人道德修养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帝王之道的较为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批判继承并进行转化升级,塑造了共产党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就是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史中,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完成历史使命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先进品质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秩序,“君子”人格的修养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主线,既有对“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君子”人格的推崇,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践行路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要求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为“崇德型”文化。既然有了“君子”人格的要求,相应有了君子与小人的“义利之辨”,既有与“君子”人格相对立的“小人喻于利”“小人长戚戚”等“小人”人格,又有“见利思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缔造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重义气、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品格。这种民族品格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烙印。党的百年历史中,有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青春、智慧乃至生命。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时刻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毕生追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挺膺担当、奋楫笃行。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滋养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易经》对“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做了明确表述,“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孔子将这种精神进一步推进,要求做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乃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不同时期的斗争环境、斗争任务和斗争目标,秉承“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始终坚守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敢于牺牲,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