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其中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其中一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为从生态方面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方向指引。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维度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截至 2023 年7 月,通过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综合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中文发现系统数据库等对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后发现,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和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与历史演进、内涵阐释与理论特质、实践路径与价值意蕴等方面。
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理论和实践根基,都必须经过理论上的多年积淀以及现实中的实践探索而形成。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民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我国国际话语体系的不断增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应运而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资源主要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现代化思想,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学明、王雨辰、卢风和郇庆治等学者系统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深刻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从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等多个视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罗荣渠、钱乘旦、何传启和虞和平等学者对现代化理论的深入阐释则为现代化领域的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理论以及现代化理论都有一定的基础性研究,但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现代化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逻辑契合问题尚存在进一步的探讨空间。
学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逻辑的研究,大致分为历史演进逻辑、思想演进逻辑和现实演进逻辑。首先,从历史演进逻辑上看,学界普遍采用“三阶段说”作为基本框架。多位学者,如黄承梁①、李曦辉等②,将其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此外,叶海涛等③、俞海等④学者在“三阶段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阶段说”“五阶段说”,还有学者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将其演进过程的关键节点细化至具体年份。⑤其次,从思想演进逻辑上看,学界对其研究大致可分为横向层面和纵向两个层面。在纵向研究中,学界主要从其理论生成角度进行论述。如郑继江从理论基础、文化背景和实践导向三个角度明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逻辑理论的生成历程。⑥在横向研究中,学者通过梳理其逻辑特点进行论证分析。陆小成⑦、尹艳秀等⑧学者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旨归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最后,从现实演进逻辑上看,一方面,学者通过对现实的敏锐洞察,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出场的现实必然性。邬晓燕从其法治化的奠基、发展观的变革、实践的深入和各领域的协同发展四个方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理论出场的必然逻辑。⑨另一方面,学者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演进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理论的研究。王青等围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和谐共生四个层面解读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维度。⑩综上所述,学界不论从纵向维度、横向维度,还是从微观要素层面、宏观领域层面,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性研究。
在理论内涵上,学界从生命共同体、现代化等不同内容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一方面,部分学者侧重于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涵。沈广明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命共同体,应尊重自然界一切物种的存在价值。⑪方世南主张,应当从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等维度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⑫韩晶等指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生命系统,应加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伦理意识。⑬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侧重于现代化的生态内涵。王雪源、王增福从概念界定入手,从组织领导上、价值理念上、发展过程上、构成领域上以及系统性动力上五个层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要内涵进行解读。⑭方世南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概念本质上是由绿色发展推动的绿色现代化,由此呈现出以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和生态健康安全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特征。⑮叶琪、李建平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方式为主要手段、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重要内容,具有传承性、超越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特征。⑯总之,学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内涵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即使在同一视角下,各学者也存在不同的思考,进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新兴的理论话语相对缺乏理论上的深厚积淀,学界对其理论内涵尚未形成完善的结构框架。
在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研究上,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理论价值上的超越性、价值追求上的人民性以及思维方式上的系统性。首先,在理论价值上,解保军从经济原则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了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越性。⑰张云飞等从共时性上比较了中西方道路和模式上差异性,从历时性上进行了古今对比,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苏联式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及生态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性。⑱其次,在价值追求上,学界一致认为,人民至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追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需求。张苏强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受益主体是人民群众。⑲最后,在思维方式上,王茹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文明的原子化思维,坚持用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思维方式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联动治理。⑳此外,还有学者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其它四个特征进行关联分析,以得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总体特征。㉑
学者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言具有助推作用。李湖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并推动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㉒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起到促进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目标任务能够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并且能够通过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反过来倒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此外,两者建设理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绿色现代化发展道路。赵建军认为,正是由于我国不同于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才造就了我国的现代化理论内在地将生态建设纳入其体系中,他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㉓综上所述,尽管学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但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不够深入,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生态安全和稳定得到了切实保障、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郭路等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刚性规范不断完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丽环境的需求。㉔郇庆治肯定了我国在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生态文明战略构建、美丽中国目标确立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生态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㉕这些成就为我国提高国际话语权,推动全球生态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理论发展和现实推进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理论上,学界普遍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出重大贡献,揭示了新时代的新内涵。在实践上,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利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㉖,有助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㉗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新方向,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韩秋红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对于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现代化道路上昭示了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中国贡献。㉘
既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那么当前我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定存在诸多矛盾与挑战。对此,学界也有敏锐的洞察力。叶琪、李建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生态问题、城乡生态治理不平衡、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以及绿色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㉙乐先莲则从自然资源、社会正义和主体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态问题,指出我国存在资源需求无限性与环境容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物质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衡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与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不高之间的矛盾。㉚此外,王茹还提出,我国生态治理还存在生态系统性与治理碎片化之间的矛盾。㉛由此可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重道远,需要党对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层谋划和系统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绿色化和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更好地推进实践的落地。对于如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学界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出发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俞海等从政治战略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坚持的五项原则。㉜乐先莲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可为。㉝胡春立等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明确了绿色技术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㉞向蔓菁等从经济层面出发,论证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当坚持以保障和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核心。㉟还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改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㊱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以上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建设路径上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但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展开,大部分只是站在宏观角度笼统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建设方向以及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对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建设性措施。因此,应当继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路的思考和研究,提出的实践路径既要避免过于空泛,又要防止过于具体化和技术化的碎片式措施。
学术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涌现出许多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参照。但总体上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尚处于构建阶段,学术成果当中尚存在研究相对不足、研究体系混乱、研究同质化等问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国内学术界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展开了探讨,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产生历程、内涵要义、基本特征、实践向度和价值意蕴等方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新兴理论话语被提出,难免因为缺乏深厚的理论积淀而存在研究不足等问题。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将生态理论与现代化理论进行理论构建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此外,现有研究还存在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历程的阶段划分有待深化、对内涵特质的界定亟须细化、对价值意蕴和实践经验的论述相似度较高、整体性研究和比较研究不足等问题,使得对该主题的学理性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概括来说,相关研究多从党中央的政策、报告解读中进行阐释,而对其背后的底层逻辑缺乏研究意识,问题反思意识须待加强,研究同质化的倾向明显,需要从不同学科和视角出发,深入挖掘相关理论研究。
其一,在理论渊源方面探源不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可大致分为生态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注意现代化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形成了丰富完善的理论成果。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完整独立的理论话语,在如何处理好生态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关系上,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挖掘上有待进一步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如何处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上也需进一步的研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对构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何凝练提取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潮的有益成分与世情、党情、国情相结合,使得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应用更加契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因此,学术界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进行渊源探究时,不仅要拓宽理论渊源研究的深度,也要拓宽理论渊源研究的广度。此不足也体现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演进历程上,相关研究缺乏更为明确细致的条理阐释,对探究其演进历程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扩展。
其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现代化之间内在联系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学理阐释。既有研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总体特征、现实成就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相对缺乏。要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好理论构建,既要围绕其基本概念做好学理性阐释,更要对其关键问题和要素做好理论解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互联、互动关系作出明确回答。“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一部分。因此,如何突出人与自然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角色、作用,如何站在全球视野下认识、构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类似地,学者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成就贡献研究中成果颇丰,但一方面对其贡献研究只是在宏观意义上表明其对相关理论的丰富以及加强了对现实意义的指导,缺乏细致的研究与表述,创新点与新颖性不足,研究同质化倾向明显。另一方面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临的理论突破以及现实困境研究相对不足,缺乏问题意识及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
其三,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路径方面,路径梳理与罗列现象较为明显。既有研究对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集中于理论探讨层面,侧重于对党的相关文件“做注释”,对党的相关政策做解读,从宏观视角下论述其实现路径,缺乏实证层面的研究。实际上,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国家政策文件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指导方针,但复杂的现实问题却需要实实在在的论证和分析。为了实现“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着力解决“拦路虎”“硬骨头”等问题,学术研究也应当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做好问题分析与方法论证。同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在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路径时,应当紧紧围绕解决民生之所需的议题展开。总而言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但更需要生动的实践作为检验标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涵盖范围广、涉及层面深、跨度时间长,需要系统谋划和科学把控,实践路径必然要着眼于现实层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进行深层次思考,避免空谈、泛谈。
上述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疏漏之处,表明我们需要加大力气完善不足,尽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框架。针对未来一定时期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首先,强化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深入研读探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文献,深入挖掘经典文本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回答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之必然、逻辑之必然、历史之必然,对经典文本作出时代性解读。应当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掌握原始资料和第一手资料,加强对近代史、党史等历史资料的研究,更深入剖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机理与现实演进。其次,强化实证调查研究。现有研究多数停留在对党中央的政策与报告的解读上,缺少从现实层面探究其逻辑必然性,并且既有研究多从国家建设宏观角度考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证缺乏现实数据与真实案例支撑。应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化实证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等。最后,强化比较研究法。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基于自身国情,与西方现代化存在差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而进行的生态补救措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应当加强对中西方现代化不同的比较研究。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时,也应当将比较研究法贯穿其中。如对相关文献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对调查研究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用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等等。
其二,在研究内容上,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针对既有研究中存在的观点、逻辑、表述同质化倾向明显、研究零散而不系统、观点表达浅显而不深刻的现状,学界应当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等方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开学理性阐释。如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渊源的探析上,扩展研究深度、提高理论层次,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进而挖掘其作为理论根基的内在关联性与逻辑必然性。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研究上,要拓宽视野,系统剖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传统现代化相比较而言的理论内涵和特征之所在。
其三,在研究路径上,坚持问题导向。以敏锐的视角观察现实世界,是学术研究的必经环节。在既有研究中,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成果乏善可陈,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学术研究的使命和旨归,束之高楼的理论只能是空谈。学术研究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我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隐藏矛盾与问题,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不确定性因素急剧上升。在此形势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便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因此,学术界应当强化问题意识,以敏锐视角与锐利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将现实必然性与理论必然性相结合进行论证。在路径研究上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思考相应对策,细化、创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