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魁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6210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不仅是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系列大国工程的背后,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22 年8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当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高校如何推动有组织科研,集聚有限力量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对于立足地方的具有行业特色、应用特色等各类特色的大学或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依托区域行业发展,总体上规模不大,但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为推动地方高教事业、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提供了强力支撑。但是,相较于“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建设高校队伍中的地方特色高校,在设定发展目标、获取发展资源、选择发展路径等方面,均存在短板,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学科布局普遍存在求全求大求新,再加上同质化的科研建设模式,更弱化了原有的行业特色,偏离了学科建设的初衷。
本文基于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意义,围绕地方特色高校在学科领域布局、科研组织模式、科研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如何根据自身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特色,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准确实施发展举措、强化独特优势,推动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从19 世纪开始,国外大学打破了传统只传授知识的局限,逐渐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1876 年,在美国成立的霍普金斯大学是当时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进入到20 世纪前半叶,美国加州大学负责运营管理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为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的研制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实验及机械支持,是美国最杰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其前身是“加州大学辐射实验室”,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推动着全球各地多个领域的技术革新。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的经济和工业的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二战后创建有组织研究单位的先驱,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围绕实质性研究主题,有组织地建立了130 多个跨学科研究单位[1]。同处于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在创立的前几十年中一直默默无闻,在同时期的美国人眼中属于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高校。但校方从50 年代起就积极对接美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与政府、企业联姻,在校园内创办工业园区,并将校园的土地出租给高科技公司使用,鼓励教授到企业当顾问、建立高新电子技术实验室、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微电子科研水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硅谷”,同时也改变了斯坦福大学的格局,演绎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后发赶超的神话[2]。近年来,美国一些高校面向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存在的最棘手问题,设立大科研计划,吸引教师组建强大团队关注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并开展相关研究。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针对环境问题,于2004 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于2013 年发起了“可持续洛杉矶大挑战”。截至2021 年,全美国已有近20 所大学正陆续发起各种类型的重大挑战计划。
在20 世纪的欧洲高校,也逐渐发展了规范的有组织科研评价体系。具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评价体系的英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并逐渐建立了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了英国科研卓越框架,其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科研评价提升英国的科研质量和实力。英国通过对科研体制进行多次改革,使科研管理结构逐步优化,不仅减少了人员投入,还提高了科研效率[3]。英国考文垂大学坐落在英格兰中部的汽车工业重镇城市,作为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其科研战略十分清晰,研究主题非常明确:全校共设有五大研究主题,分别是创造性文化、可持续发展与适应、安全保障、健康与幸福、智能产品与工艺。每个研究主题又设有4 ~5 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所有研究中心开展的研究工作必须与学校设定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其中,考文垂大学工程、环境和计算机学院的专业创新能力,得到了阿联酋航空、捷豹路虎、劳斯莱斯及伯明翰国际机场等公司的青睐。
同处欧洲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作为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重视基础研究,面向国家战略及市场应用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基础,构建了鲜明的有组织科研范式。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健康与医药、材料与制造、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建立了有组织科研的重点研究领域,并且为科研人员提供顶尖的研究条件,支持科研人员制定长期研究计划,鼓励将基础研究方向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深入探究科学前沿问题,同时推动校内多个学科之间开展深度交叉合作[4]。基于此,该校产出了众多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尤其是在图形静态识别、机器实验室、蒸汽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的科学原理研究做出大量贡献。
我国高校也在几十年前就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有组织科研,尽管起步较晚,范围较小,但几十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早在1978 年,国防科技大学接到了国家下发的研制代号为“银河”的超高速巨型计算机的重任,经过六年的努力,克服了理论、技术和工艺上的一系列困难,成功研制出了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使我国成为了当时第一个能独立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此后,该校持续参与巨型计算机的研发,并相继开发出第二到第五代“银河”系列计算机。通过参与国家级有组织科研项目,国防科技大学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极大提升了该校的科研水平。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49 年以来,为了推动国家全面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我国高校的科研组织模式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及国际环境不断演变。在建国初期,我国高校按照行业需求,以“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建设为导向,将一些综合性高校拆分成若干个行业性院校,并划分到相应的主管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在1986 年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支持我国源头创新,成为我国全面支持高校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在世纪之交,我国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陆续实施了985 工程和211 工程,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1 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大幅增长,为了更好地建设教育强国、增强创新活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我国加快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为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升科技资助的效率,科技资助体系进行了整体性重塑,实施了由科技部统一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强调在科技研发中注重“大组织、大联合”。这些计划和变革,都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组织模式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2023 年8 月1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的习近平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地方特色高校作为我国科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特色科学研究、发挥学科特色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地方特色高校可以利用的资源及能够获得的支持有限,在传统的科研工作中,大多是以自由探索型研究为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科研力量分散和资源浪费,不利于解决行业发展面对的关键问题。因此,地方特色高校贯彻落实有组织科研,是明确高校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创新目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行业报国的有效措施与必由之路。
作为地方特色高校,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保持特色学科在行业领域中的优势地位,是地方特色高校长远发展的立校之本。在地方特色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需要从高校定位、科研队伍、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认真分析其自身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寻找适合高校自身的有组织科研实现路径。
地方特色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当地行政和区域行业的支持,地方特色高校的科研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有利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将特色科研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建立“校企政”的多方协同互动,打破高校自身的科研创新平台局限。按照统筹谋划、资源集聚的思路,梳理校内最具特色的几个学科领域,打破现有学科体系,深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5]。地方特色高校需要聚焦自己的特色优势,形成和聚集特色学科领域的资源集群、组建不同功用的部门集群,以服务于特色行业的科研创新活动需求。基于高校内现有的国家级、省部级或地市级重点实验室,重组校内各学院的专业学科方向,搭建适应特色行业需求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增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充分共享科研平台和创新研究成果等资源,并积极为这些平台申请经费支持,保持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为高水平地方特色高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聚焦特色行业领域内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充分调动全校的人、物、财等资源,深入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建成特色学科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为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目标。此外,围绕地区科技创新关键环节或地方产业特色、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协同省市区与特色行业企业多级发展战略需求,新设立一批技术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扩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服务特色行业产业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研人才队伍是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的核心力量,如何建设好科研人才队伍是高校,尤其是地方特色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当前,地方高校中开展科研工作主要以高层次人才、教授引领的团队为主,以“导师带学生”的课题组为管理模式、以临时性科研项目为科研驱动力,科研团队几乎各自为战,团队管理机制不健全且缺乏稳定性,团队与团队之间尚未构建牢固的协同创新合作。地方特色高校为了发挥特色优势,要有组织地设定学校特色研究方向,打破原有团队科研模式,积极引导和支持特色学科团队的融合与协同,组建若干聚焦特色学科专业的大科研团队,解决小团队科研力量薄弱、经费少、难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等问题。同时,摒弃唯帽子、谈资论辈的人才选用观念,注重吸纳有追求、有创新能力的年轻科研人员加入到有组织科研团队体系中并承担重任。此外,对于科研人才数量不足的地方特色高校,更要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引育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从国内外引进在专业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特色专业队伍的培育,促进一批年轻科研人员的快速成长。与此同时,要在高校内部形成一套在不同部门和院系之间人才借调、双重身份参与、成果互认的具体程序,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办法,要面向实际需要灵活调动和调整科研人员,促进现有的科研人员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有组织科研项目中。
地方高校为了聚焦特色行业需求,在开展有组织科研过程中面临的任务实施困难度、实践管理成熟度、组织协调复杂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殊性。以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核心,重点推进特色学科相关的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落地。在任务分工、指标考核、成果评价等方面,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坚持质量导向,既要包容失败,使科研人员潜心科学研究,也要激励创新,推动特色科研取得更大成效。高校要从制度上划分各部门在有组织科研活动中的职责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既要约定相关部门、研究平台及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职责,也要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在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及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中,赋予研究人员更多的科研技术自主权和经费使用权。科研成果质量考评方面,组织具有相应特色学科背景和研究经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组建由校内和校外专家联合的有组织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基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与特色学科的相关性,从项目与成果的类型、难度、创新性、前沿性、行业价值、社会效益等角度,明确特色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论证审议与考核流程,形成具体可实施的特色学科科研成果评价方案。科研成果离不开科研人才的付出,在科研成果评价的同时,实行更灵活的考核奖励方式,激励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地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需打破科研人员身份固化、等级分化、资源不均等限制,实施以特色学科创新能力和科研贡献为导向,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需要把握特色学科的科技创新逻辑规律,结合实际发展规律,为“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科研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为科研人员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提供弹性的政策保障。
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国家教育政策引导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作为地方行业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地方特色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开展科研的形式以临时性项目需求为导向,以独立小团队开展自由探索为主,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发挥出自身特色学科优势。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优化学科布局,做强优势特色学科。地方特色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模式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总体上,地方特色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结合自身特色学科背景,找准高校在推进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调动校内外资源,搭建有组织科研的协同创新平台。
(2)围绕特色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攻关,通过引育结合,建设有组织科研人才队伍,组建跨学科研究创新团队。
(3)完善校内支持有组织科研的政策,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调动校内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实施有组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