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是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晋剧传统剧目丰富,唱腔婉转,扮相俊美,领奏乐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有别于其他地方戏曲而独树一帜。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所有传统艺术相似,晋剧的生存空间也逐渐被挤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晋剧艺术,让这朵民族音乐之花在新时代更璀璨地绽放,是晋剧艺术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和努力奋斗的目标。以文化创新的视角,从题材、唱腔、伴奏、传播方式、表演形式、舞美等方面,对晋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供同仁参考雅正。
[关 键 词] 晋剧;创新;传承;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总体上是相互对应、彼此支撑的。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有益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潜在价值,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强国的必经之路。
晋剧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对晋剧的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中部地区各市级以上行政区域都设立了艺术学校、文工团、晋剧院、艺术研究院等机构和团体,对晋剧艺术的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晋剧的传承问题上,创新一直是不变的话题。对晋剧的保护、传承、创新不仅是各晋剧院的責任和使命,还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需求。①
戏曲是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它涵盖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广泛、包罗万象,集传统文化精髓之大成。如果说保护是基础、传承是目的,那么创新才是发展。只有三者齐头并进,才能让这种文化瑰宝生生不息、流传后世。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而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才是新事物。因此,晋剧想要向前发展,创新是必然的、刻不容缓的。作为综合艺术形式,晋剧的创新也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涵盖其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
一、题材创新
题材是戏曲创作的初心,决定了戏曲的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由于朝代更迭和民族融合,在戏曲剧种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同一题材由不同剧种进行演绎,当其主题精神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时,该剧目便有机会成为传统保留剧目;反之,则会随着历史的沉浮而化作过眼烟云。因此,要想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和现实意义的剧目,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晋剧作为梆子戏的代表,千百年来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孕育出了众多优秀的剧目。它们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历史故事,保留下来的都是主题精神充满正能量、历史与现实完美结合的经典剧目,如《打金枝》《辕门斩子》《芦花》等。传统剧目虽经典,但是如果踏步不前,则必然会引起审美疲倦,进而导致观众流失。因此,在晋剧传承中,创新题材、更新剧目十分迫切。
在晋剧题材创新之路上,晋剧艺术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中前进。晋剧题材创新主要体现在现代剧上。所谓现代剧,是指以现代生活为内容,以现代任务和事件为题材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切的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为内容的戏曲。②现代戏所涵盖的内容包括革命(红色)、历史、人物、廉政等方面,以人们的生活、工作、爱情等为故事脚本进行创作,反映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柳林县晋剧青年团改编自晋中晋剧团的剧目《三上桃峰》,拉开了晋剧现代戏创新的序幕。此后,山西各地甚至河北等地的晋剧团以当代现实故事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现代戏剧本,如《龙江颂》(1974)、《海港》(1990)、《情满山乡》(1992)、《大红灯笼》(2010)、《续范亭》(2015)、《托起太阳的人》(2016)、《阳光下的红丝带》(2020)、《圪梁梁上》(2021)《我们村的年轻人》(2021)、 《黄河》(2022)、《眷恋的土地》(2022)等。这些现代戏剧本很多都是以当时的先进人物事迹为题材,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发挥了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无论何种题材,必须在坚守戏曲本体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表现手段,既不能曲高和寡,也不能曲意逢迎。坚持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唤起民众内心对真善美的共鸣,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二、唱腔创新
晋剧作为山西四大梆子剧之首,其唱腔兼具昆曲的清丽委婉、圆润流畅和梆子腔的慷慨激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明末清初,山西梆子戏演员大多为男性,定调为“F”;20世纪初由于女演员的加入,原有调性并不适合女性演唱,故将调高提升到“G”;1949年后随着女演员人数逐渐增加,又将“G”调调高到“#G”调。尤其是20世纪中叶,经由大师丁果仙、牛桂英的改革之后,晋剧唱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之后又有晋剧大师程玉英的“嗨嗨腔”,将人声的婉转悠扬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些创新并未真正解决男女同台演唱且使用同一调式导致的音域过高或过低的难题。直到20世纪末,这一难点在当代戏曲作曲家手上才得以彻底解决。
省晋剧院一级作曲刘和仁和刘和跃老师就在晋剧唱腔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他们独创了“移步换景”式唱腔写法,将旋律的节奏和节拍根据情境变化进行调整;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旋宫转调和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同主音异调式理论相结合,使唱腔根据角色需要进行变化而不拘泥于传统板式、曲牌和调式的限制,这种革新让各个角色的男女演员都能用最舒适的音域进行演唱,且在尽量保留传统曲牌和唱腔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变奏、节奏紧缩、扩张等旋律发展手法,使唱腔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使戏曲伴奏的多声化更易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行音乐为大趋势的文化背景之下,晋剧唱腔如何能“坚持本我,创造新我”,需要新时代晋剧作曲家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
三、伴奏创新
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晋剧对伴奏的要求是很高的。与其他戏曲相同,传统晋剧的伴奏除了打击乐器,其他有音高的乐器基本都采用是大齐奏方式,这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横向音乐思维是高度一致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戏曲的伴奏也必须与时俱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京剧革命样板戏的戏曲伴奏多声化改革,是当时音乐工作者进行的大胆尝试。作为山西戏曲文化的标志,晋剧的伴奏改革也显得尤为迫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晋剧相关作曲人才缺乏,伴奏多声化改革并未获得较多成果。虽有革命样板戏的探索,但多数流于形式,在多声配置上并未获得较为丰硕的实践成果。直到20世纪末,依托山西大学为中坚力量的高校作曲人才资源,晋剧伴奏才真正进入多声化改革的春天。
在现代晋剧多声化配置中,基本遵循“中西合璧”的原则。其多声化配器手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和声、曲式、复调、乐队编制、声部配置等。在乐队编制中,注重突出体现晋剧地方特色的乐器,如晋胡、二股弦;为突出中国戏曲特色,在编配中将民族乐器作为前景;为烘托宏大的场景和气氛,则重用弦乐组以达到交响性目的;为表现活泼可爱的人物,则会使用电声乐队配置。编制根据场景的需要,中西结合,灵活运用。
在晋剧的交响化伴奏配置中,西方的和声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如:在低音声部采用大量半音进行,与旋律声部形成对应,以求得丰富的色彩变化;在和弦解决上突破常规,不遵从调性和声原则,而是根据戏曲唱腔的变化就近选择解决和弦;为求得新颖的听觉效果,采用多调性、赋格、复调等手法发展晋剧音乐主题旋律的动机,既具备交响音乐宏大的效果,也保留了浓厚的地方戏曲文化特色。
四、传播方式创新
在现代媒体没有成型之前,人们只能亲自去剧场观看表演。由于地域限制,戏曲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但正是因為这些原因,各个剧种才得以相对完整和独立地保存下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戏曲要想更好地服务大众、提高自身影响力、促进创新发展,传媒推广不容忽视。
晋剧的传播方式经历了从纸媒体到广电媒体再到新媒体的变革。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设备、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①相较于传统媒体,它具有实时传播、高效互动、舆论监督等优势,在晋剧的传播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戏曲的受众面越来越窄。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听戏?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不足、参与不够。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普通人依然很难在移动设备终端刷到有关晋剧的视频。这说明我们并没有抓住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因此,从业者和管理部门应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对演出信息和演出实况进行推广传播。未来,我们还可以借助5G网络实现VR云剧场,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获得身临其境观看演出的效果,这对于晋剧的传播方式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五、表演形式创新
传统戏曲遵循以“戏台”为核心、以“唱念做打”为一体的表演形式②,这种形式将演员与观众隔开,在空间上没有任何交流。只能依靠演员扎实的表演和演唱功夫,通过虚拟场景和程式化的动作与表情调动观众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表演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正因为如此,晋剧的表演形式也在逐步创新中。其创新主要表现在舞蹈、演唱方式两个方面。如:晋中市晋剧团2015年推出的新编历史剧《王家大院》,大胆采用了群舞的形式来表现王家生意兴隆的场景;2023年推出的廉政题材剧《裕川茶庄》中,为表现不同的茶山场景,不仅运用了群舞的形式,而且加入了人声合唱,这些都是对传统表演方式的重大革新。类似的改革在近代许多新编戏中均有尝试。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各地文创产品精彩纷呈。如山西平遥的情境实景剧《又见平遥》,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很高的社会美誉度。这种新颖的演出形式,将观众融入表演全过程,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晋剧表演是否也能借鉴这种表演模式,值得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思考研究。
六、舞美创新
舞美是人物和景物造型的统称,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背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艺术形式。传统晋剧舞美形式较为单一,以固定背景和演员程式化造型为主。近年来,随着声光电和媒体技术在舞台造型上的运用,晋剧的舞美艺术也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首先,从舞台背景来说,摒弃了传统的固定背景模式,辅助现代媒体技术让背景随剧情场景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让演员和观众都能身临其境,以获得更好的演出效果和观演体验。其次,在舞台灯光的运用上,强调氛围感和实景感,运用灯光的追光技术、明暗对比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及其心理变化,使人们更好地产生共情效应。再次,道具的运用逼真传神,既达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又保留了传统戏曲表演中“以虚带实,虚实相生”的美学精神。最后,服装和化妆造型也较之以前的浓墨重彩显得更为精巧华美,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予以区分,更易于让观众理解和接受。
七、结束语
山西是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晋剧作为地区传统文化的代表,当之无愧应成为宣传山西文化的窗口。如何打造好山西这张文化名片,使晋剧在创新视域下更好地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晋剧艺术管理者和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吕静.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与观众的审美互动[J].中国戏剧,2022(11):51-52.
[2]张悦心,高雅欣.守正创新:刘和仁、刘和跃晋剧多声化音乐创作的四维观[J].艺术品鉴,2023(15):21-24,137.
[3]田宇.论晋剧伴奏乐器的现状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9(19):18-19.
[4]窦小玲.晋剧的传承与保护[J].戏剧之家,2018(1):36.
作者简介:
周沐春(1981—),女,汉族,湖北京山人,硕士,山西省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民族音乐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注释:
①白向杰、祁爱斌:《建设晋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坚实基地》,《艺术评论》2014年第1期,第108-109页。
②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简明文学知识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注释:
①候洁:《聚焦新媒体时代,品晋剧之美》,《文化产业》2023年第21期,第37-39页。
②苏娜:《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分析》,《参花》2018年第17期,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