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化工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化学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随着化工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展过程安全管理研究,对于提升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
过程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PSM)在化工实验室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PSM 是一种全面的安全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实验室中的危险过程,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在化工实验室中应用PSM,有助于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的安全,同时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PSM 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优势,包括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强实验室的声誉和形象,以及增强公众对实验室的信任度。
化工实验室化学品储存与管理是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品事故的发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措施。首先,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存。其次,应提供适当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同时,化学品应储存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标明相关警示标识。还要建立严格的化学品出入库登记制度,记录化学品的名称、数量、用途、领用人等信息,并由专人负责审核和监管。对于废弃的化学品或产生的废液、废固体等,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储存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吸烟、明火等行为,并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最后,定期组织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化学品管理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实验室安全的良好氛围。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2]。
例如,上海某公司化工实验室对于化学品的存储与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根据GA 1511—2018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的规定:小剂量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可存放在房间专用储存柜内。根据《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版)》(应急管理部等2020 年第3号)和GA 1002—2012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对于公司项目中的一些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如叠氮化钠、甲基磺酰氯等剧毒危险化学品。按照文件要求应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此外,危化品储存数量参考T/CCSAS 005—2019《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执行。
上海某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化学品管理与存储,有效提高了化学品储存安全性,避免了特别管控类危险化学品的混放,并严格控制危化品储存数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化工实验室中,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室的安全,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操作指南。指南着重强调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和指南,可以降低意外事故的风险,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效率。
化工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应包括:
(1)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前,必须检查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是否完好,确保所需的化学品和试剂已准备好并妥善存放。同时,还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等。
(2)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必须确保所有的设备和仪器都已正确安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等。
(3)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包括对化学品废弃物进行分类、封装和标记,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紧急处理:在实验室里如发生意外事故或化学品泄漏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停止实验,通知相关人员,使用安全设备和器材进行应急处理。
在化工实验室中,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操作是重中之重。只要按照指南中的规范和安全操作进行,相信实验室的安全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化工实验室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平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仅会危害到实验室的环境安全,还可能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废弃物的合理处理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过程安全管理在化工实验室中的应用废弃物的处理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过程安全管理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对废弃物进行管理时,首先,将废弃物按照其特性和危险等级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废弃物,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废弃物得到彻底处理。同时还要将废弃物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内,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并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储存和管理。最后,定期清理和检查储存区域和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化工实验室安全设施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易制毒、易爆炸和剧毒危险化学品是实验室中最具危险性的物质之一,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其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使用这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设施,如防毒面具、安全柜、通风系统等,以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除了对易制毒、易爆炸和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外,实验室还需要重点监管和特别管控其他危险品。例如,高压气体、易燃液体和固体、腐蚀性物质等,都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它们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总之,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严格执行,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如某化工公司对化工实验室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措施,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建立单位内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对易爆炸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储存单位应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负责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保卫工作;对剧毒化学品的安全措施,根据GA 1002—2012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由专人负责管理、按照剧毒化学品性能分类,分区存放、贮存、领取、发放情况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1 年。存放场所的建筑结构、配电设施、通风设施应符合要求[3]。
过程安全管理是一种涵盖了企业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化工厂等生产场所中执行各种安全措施和程序,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过程安全评估(process safety assessment)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管理工业过程安全性。它的目的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事故的风险,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过程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员安全、保护环境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
2.2.1 确定应急响应团队
企业应指定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并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
2.2.2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企业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以便制定有效的预案和演练方案。
2.2.3 制定应急预案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准备、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经过实验室相关人员审查确认应急预案内容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2.2.4 开展应急演练
实验室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2.5 完善记录和总结
企业需要完善应急事件的记录和总结,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应急响应水平和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预案和演练的具体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企业和场所进行个性化设计,逐步完善自身的应急管理体系。
当涉及化工实验室的操作时,过程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化工实验室中,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员安全意识培训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共同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安全操作规程是制定和实施的标准化程序,旨在规范实验室操作并减少潜在的危险。这些规程通常由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制定,以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涵盖了各种方面,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材料的储存和处理、废物管理、应急措施等。通过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验室操作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其次,操作员安全意识培训是提高实验室操作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政策、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通过培训,操作员能够了解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培训还可以帮助操作员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主动识别和解决实验室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员安全意识培训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化工实验室中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员能够在实验室操作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危险。同时,通过不断加强操作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可以提高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总之,过程安全管理在化工实验室中的应用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过程。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员安全意识培训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只有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和不断增强操作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并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过程安全管理是针对工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化工实验室中,过程安全管理的应用包括危险品的储存和管理、安全装置和设备的配备、废弃物管理以及事故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工实验室的过程安全管理也将会出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等趋势。可以使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和控制实验室内的各种参数,从而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预测潜在的危险和事故,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识别和预测潜在的危险和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它们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