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网盛
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监测站 江苏 泰州 2145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加。为了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保证采样的准确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人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工作技术的创新,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也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有效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相关人员在水质采样、土壤采样、大气采样的工作中,要关注细节问题,合理保存样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为了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仪器、人员的有效管理,详细登记采样结果,提高数据及信息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现场监测及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分析的全过程[1]。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决定了样品质量数据信息的准确程度。就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而言,大多数采样工作场所都是在监测现场,将样品运输到实验室内,由固定场所进行样品分析,并获取数据。那么,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就决定了后续一系列工作质量。为了确保阶段性数据的准确性与精密性,在现场监测和采样过程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结合不同的样品,尽量减少误差。相关人员要根据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确保样品的可靠性。而监测站本身要认真检查每一个工作细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避免因个人或某一环节的失误,对后续工序产生影响。
内部因素是指环境监测现场内部影响采样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其中包括采样方法、人员的专业水平、频率与点位等。在具体工作中,采样频率会影响样品的精准度。相关人员要结合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避免由于频率过高或过低,影响样品质量,导致监测结果失准。若想确保采样样品的精确性,相关人员要根据现场环境的污染情况合理选择采样方法,秉承适度原则,保证频率在合理范围内。若自然环境与采样时间不变,采样的点位变化也会影响结果。相关人员首先要明确采样工作的重要性,根据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频率与点位,避免采样现场存在不可控因素,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够。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具体采样过程中还要考虑采样现场的因素,即使所采取的样品处于同一个位置,时间不同所产生的监测结果也会有所变化[2]。为了避免采样现场对样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时要坚持原则,按照具体的规定执行采样工作,根据环境的实际特点,合理选取采样位置,制定恰当的采样频率。比如: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即使采样的时间相同,选取采样点的不同,也会导致数据的不同。为了避免内部因素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在监测采样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学习相关材料。明确监测采样应当达成的目标,以及对样品的质量要求,结合具体的规定,制定恰当的采样方案,避免因内部因素影响采样工作,导致样品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序,采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所有的工作环节。众所周知,大多数现场采样工作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样品质量。自然环境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易受人为控制,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根据采样工作内容制定恰当的计划,合理选择时间,避免因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样品的准确程度。例如:天气因素,天气具有多变性,下雨、刮风都会改变空气中污染物的成分及含量。在进行大气监测采样工作时,要正确认识天气变化,并结合天气预报,提前制定采样工作计划。若实际采样时天气较为恶劣,要重新设定采样时间。
在水质监测时,水资源周边的环境变化也会为采样工作带来影响和阻碍,尤其靠近河岸的采样点,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数据的误差较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了解不同天气变化对采样点产生的影响,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采样工作带来的干扰,并在采样计划中将这一干扰降至最小。除此之外,样品的保存容器也会影响样品质量。一切环境监测项目都需要利用采集容器,例如:水体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容器本身的材质就会影响样品的采集。在具体工作时,相关人员要结合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科学地选择采集容器。例如:在大气环境监测中,要选择密封性和保鲜性较强的容器。在土壤监测工作中,要保证容器的高封闭性,避免因为容器因素,降低样品的保鲜程度。
土壤样本采集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土质的不同与土壤的不均匀,这会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监测与土壤中肥力监测。在具体采样工作中,要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开展多地区样本的采集,也要选择相对稳定的材质容器,使样本自然风干。土壤的监测与样本采集,可以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在土壤样品采样过程中,经常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误差,这也意味着现场采样的工作难度有所增加。在采样之前,相关部门要派遣专业的人员,调查采样现场的土壤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形、肥力以及类型,将土壤划分为多个区域,保证各区域内土壤的一致性,才可以开展采样工作。当然,所选择的样品器具也要做到科学可靠,避免器具与土壤发生反应。在开展工作时,要保证采样点的可靠性,确保所采取的样本能够反映出区域整体的情况。完成样品采集后,要保证样品自然风干后,再开展检测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度。
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意味着环境监测与采样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态属性,也为大气样本的采集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了确保采样环节的准确性,保证环境监测可以获得稳定的参数信息[3]。相关人员要注重环境监测过程的抗干扰性能,优化监测质量,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大气样品的采集工作中,不同浓度的样品所采用的采集及分析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体系的水平有所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一些监测仪器与监测方式仍然有些距离。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开展大气样品采集工作中,要求相关人员要重点关注吸收液的采集与保存。吸收液稳定性较低,在采集时,许多因素都可能破坏其稳定性。因此,在采集后,要立即采取密封措施,使吸收液处于低温环境中,避免温度因素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具体工作时,若大气浓度较高,可选择真空瓶、注射器等开展样品采集工作。但是在使用这些器具时,必须要检验其气密性,避免因设备或容器因素影响样品的浓度。当然,大气的样品采集若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出现监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完成样品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检测与分析工作,保证数据及信息的精准度。
环境监测的内容有许多,包括水质采样、土壤采样、大气采样等。水质采样的结果决定了当地居民的饮水情况,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采样工作中要先分析所在地区,并确定科学的采样方式,以水体或污水浓度与执行标准等条件作为依据。恰当的水质采样及分析方法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度,属于相同类型的监测因子,其样品来源可能有所不同,所使用的分析方式也存在区别[4]。在具体采样时,要考虑所选择采样方式的抗干扰能力。相关人员首先要知道样品的性质,充分考虑样品性质后,才可确定采样方法。
以化工产业为例,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高氯废水,若废水直接排放,必然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此,在采样时,要先将所采样的区域进行标注,应用氯气校正法提高采样方式与分析方式的有效性,并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除此之外,在水质采样时,要更多关注环境因素。水体中的污染物会受到气温、雨雪天气的干扰,因此,在地表水采样时要考虑采样点是否临近河岸,也要了解一天中不同时间、一年中不同季节河水的涨落情况,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样品的质量。相关人员首先要充分调查采样环境,确定采样时间。完成采样工作后,在样品保存时要制定合理的保存及运输计划。水资源的监测与采样工作有较高的难度和复杂性,样品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化学作用、微生物等内容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时要采取冷藏、冷冻或添加剂的方式。由于地表水与污水样品的成分存在区别,需要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水样状况,采用不同的保存方式,避免因样品遭到破坏,导致结果产生变化。
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这项工作中,采样仪器与设备的质量决定了采样结果的准确程度。管理人员要结合不同的样本采集工作,选择不同的仪器与设备,还要提升对设备的检修力度,避免因设备因素影响采样结果与监测结果。首先,要派遣专业的人员,根据所采集样品的特性选择合理的,科学地采样仪器与设备。其次,也要制定完善地设备养护工作计划,要求专业检修人员按照计划按时、按需地开展检修工作,降低仪器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分析流程的良好实施。采样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量程、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准确度、基准的选取,对测量结果的精准性有着至关的影响[5]。相关部门要建立恰当的仪器设备管理团队,对每台仪器与设备建立完整的档案,并定期移送至质量部门检定校准。
若仪器或设备在使用时出现问题,要记录问题情况,分析问题原因,并检查与之相关的其他设备是否也会出现同一情况。在仪器或设备投入使用时,要建立健全的出、入库记录,严格控制其运行情况。若有的设备出现损坏、改装,都要有严格的记录。在设备的使用时,也要有专业的人员予以操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仪器或设备的损坏。
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人员而言,采样仪器是“器”,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器”。采样人员本身要有极高的专业水平,能够排除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样品产生的影响。就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而言,既要有专业的采样人员,又要有现场质量监督员。相关部门要配备恰当的人员系统,保证采样人员的专业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场监督员要专职负责检修现场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也要监督采样人员的相关工序是否按照标准进行,要严格落实责任制[6]。某项样品的采集、运输,要有专门的团队进行,若样品的检测结果不够理想,要认真评定每项工序是否合理合规。若有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就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
就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而言,其所涉及的人员较多,工序较为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实施阳光透明的政策,杜绝暗箱操作,并加强监测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在采样工作时,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指定的步骤操作,使用后的容器也要及时清洗,保持干燥。而每一名参与采样及监测工作的人员,都要熟悉采样技术规范,具备较高的环境监测专业知识,以人员的力量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对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为了真正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身为环境监测人员要秉承绿色节能,低碳发展等理念开展工作,在现场采样时必须要杜绝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采样结果产生的影响,将质量控制贯彻落实于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中。采样记录是采样及检测结果最直观的体现。相关人员要将结果以统一的文件格式予以记录,如实登记环境监测及采样现场发生的情况,不允许涂改。还要做到记录的妥善保存,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信息依据。相关部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恰当的管理体系,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监测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就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而言,样品的采集与检测是所有工作环节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采样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合理认识会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从根本上规避这些因素。在土壤采样、大气采样及水质采样工作中,要明确细节问题,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完善的样品采集体系,保证样品的准确程度。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加强对仪器、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对于采样记录,也要谨慎详细地将数据信息记录在特定的表格内,保证采样结果与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