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辉 王长江 陈林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大运河贯通中国南北,穿越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天津和北京等七个省市,贯穿了中国的文化、经济和交通。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价值不仅在中国境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1]。
然而,在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管理问题,如建筑质量、工程安全、施工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质量和形象,还威胁着游客的安全和健康。因此,研究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对于保障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建设质量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文化遗产。论文1中提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最终在唐朝达到鼎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运河之一。大运河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是指大运河流域地区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包括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这些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工艺和文化传承。例如,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中的个园和二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北京南锣鼓巷则是中国传统胡同文化的代表;杭州的南宋御街和河坊街则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建筑和商业文化等等。
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工艺、文化和历史,更有助于推动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深入挖掘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提高其在文化旅游中的地位,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由于建筑群中的建筑大多是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难度较大。建筑群中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冲击,部分历史建筑已被毁坏或改建,严重影响了建筑群的完整性和保护效果。由于建筑群地理分布范围较广,涉及多个地区、多个管理单位的合作,协调难度较大,建筑群内部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2]。另外,部分景区或文化遗产地的管理存在着“卖门票”、“忽悠游客”的现象,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开发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景区存在商业化程度过高的问题,使得文化遗产成为了一种商品,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传承。此外,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建设的商业设施过多,使得建筑群的原始风貌受到了破坏。
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策略。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文化、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在文化方面,要加强对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保护和传承,发掘文化内涵,挖掘历史价值,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在经济方面,要注重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在环境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的环保制度,保持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实现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我国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建筑、材料、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该建筑群的保护、修缮与管理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质量管理方面,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管理现状存在以下问题[3]。首先,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导致建筑群中不同建筑、不同施工单位间的管理标准不一致,难以保证整个建筑群的质量一致性。其次,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问题,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使用劣质材料,这些材料无法保证建筑的安全和持久性。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设备,施工单位的管理效率低下,工期难以控制,给施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外,人员管理也是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质量管理面临的难题,一些施工单位缺乏资质,管理不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最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影响,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存在许多问题,如建筑老化、损坏、破坏、盗窃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群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针对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整个建筑群的质量和安全。该体系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文件以及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内容。
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该方针应明确质量目标、责任和权力、质量管理要求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手册是必要的,手册应该包含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制定程序文件来规范各种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以确保工作的标准化和有效性。第四,建立记录文件,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记录,以便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最后,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
针对大运河特色文化建筑群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首先,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对材料进行验收、储存、保管和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持久性。其次,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包括人员的培训、技能考核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缩短工期。最后,注重与文化和历史保护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保证在建筑群保护和修缮过程中,不会破坏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组建材料及半成品管理机构,由项目物资负责人负责材料管理。在管理机构建立的基础上,应建立材料收料、使用、验收等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规定,确保所有材料的使用符合要求,并在管理上保证材料的完整性、质量和数量。
应建立材料供应情况台账,及时预测市场环境,对项目所需材料的市场情况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对应措施。合理的采购计划可以减少库存量、降低材料费用,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所有材料均应放置在制定地点,并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避免发生损坏、失效等浪费。同时,材料进场应做好验收工作,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所有材料必须悬挂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检验状态。对进场后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标明“禁止使用”标识牌且在规定期限内加以处理。
本工程在劳动力投入方面,首先对施工阶段与施工内容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各阶段的主要施工内容与所需要劳动力工种,将劳动力需求分解到每个月,并列出详细的工种与数量,制定劳动力组织计划,以确保在每个时段都有满足要求数量与工种的劳动力资源。
在劳动力选择方面,本工程选用了专业单位和长期合作的成建制劳务单位进行现场施工,这些单位具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以及相应的资质和施工经验。同时,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劳务管理人员进行现场24小时全天候监督管理,确保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及劳务人员的数量保证。
本工程对劳动力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三类: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种、熟练技术工种和非技术工种。这些工种涵盖了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证书,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本工程还要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首先要确保劳动力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必要的劳保设施和培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其次要加强对劳动力的考核和激励,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鼓励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适应施工工作的需求和变化。
首先,需要在现场设置专门的大型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该机构需要全面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选用、管理与维护,确保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合理安排各类机械设备在各个施工队和各个施工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搭配,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合理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生产的连续性,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保证机械安全使用。
其次,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根据“专业、专人、专机”的“三专”原则,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对机械实施全天候跟班维护作业,确保其始终处在最佳性能状态。各种机械配件和易损件配备充足,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证施工生产的连续性,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设备进场验收时需要严格按照企业有关管理程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性能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及时采取维修或清退更换处理。对测量器具等精密仪器,按国家或企业相关规定定期送检。
在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上,项目部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规划了质量控制方案,并将其纳入总体项目计划中。在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时,项目部围绕着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全面控制施工质量,从而达到保证项目质量和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项目部加强了质量标准制定,建立了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完善了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确保了质量控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项目部坚持样板先行,建立封样室、标养室,实行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5]。
在过程监督方面,项目部采取了多种手段,确保质量控制有效实施。项目部注重监督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并通过检查和审核反馈质量问题,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项目部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各类质量问题。
在不良品处理方面,项目部建立了规范的处理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置,严格控制质量,确保项目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对于发生不良品问题的工序,项目部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改善。
在样板引路方面,项目部加强了样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各分包对样板段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组织业主、设计、监理等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作为样板工程引领施工。为确保样板工程的惟一性和权威性,其他部分均应以验收合格后的样板为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该工序的所有部分均达到样板的要求。通过样板引路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后期返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创新和实施质量过程检查与监督等方面。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效率和成果。
在今后的工程项目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不断创新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施工工艺和管理水平,确保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