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4-04-11 03:15戴宏杰
关键词:韧性产业链供应链

戴宏杰

1.上海新晃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1

2.上海新晃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1

1 引言

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危机。建筑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积极探索提高盈利能力,平衡短期经营效益和长期的环境、社会效益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随后,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出了2023 年强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监测预警、着力提升区域供应链韧性等新的工作方向。这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产业链是指一种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组成的经济系统,如图1所示。供应链是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包括物质、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供应链是产业链的基础。“韧性”是一个科学概念,表达了某个个体或系统在受到冲击或扰动时通过自身的抵御而抗拒断裂并能够恢复的能力。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张伟等(2023)[1]认为,产业链的韧性是指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的应对慢性压力或急性冲击时的“稳链”“补链”和“强链”能力,包括了保持自身稳定、防止产业链断裂的抵抗力、尽快调整并恢复到原有均衡状态的恢复力和重构内部组织和功能实现产业链升级的转型力。宋华(2023)[2]认为供应链韧性有宏微观之分,微观的供应链韧性是立足于企业或组织的视角,强调供应链运营和高效与稳定,而宏观的供应链韧性则是站在产业乃至国家层面,关注的是产业体系的稳定安全、高质量发展与抗风险能力。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建筑产业链供应链是指与建筑行业有供需关系的行业组成的一个逻辑的、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多功能链。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是指其在面对内外部冲击和风险时,能够迅速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高韧性的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弹性、多样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等特征,能够在面对外部冲击和风险时迅速调整和适应,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运营效率,提高行业能源利用率,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从而保持正常运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找准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断链”痛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提高行业效率、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图1 建筑产业链结构

2 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平衡、创新与可持续消费生产模式、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和风险的适应性、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性灵活性、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我国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却存在适应性较差、创新性灵活性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如图2所示,使得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面临挑战。

图2 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适应性较差

我国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对市场环境变化和风险的适应性较差。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普遍较长,市场参与者众多,材料和设备种类繁杂,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大,且我国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不成熟,各环节的实时信息流通受阻等问题,我国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决策效率不高,这使得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对市场中出现的转变或黑天鹅事件反应慢,难以做出及时的应对与策略上的跟进,从而导致“断链”问题的发生,拖延工程进度,适应性下降;另一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尚没有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体系。总体来说,行业平均规模偏大,其中大而全、中而全的企业偏多,造成国内建筑市场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经营能力趋同,体现不出各自的目标市场和优势劣势,导致建筑市场竞争无序,融资、生产等活动效率低下。

(2)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创新性灵活性较低

我国的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对需求波动、价格波动的响应不灵活,与合作伙伴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并因此导致生产运营计划制定不合理、原材料半成品堆积、供应不足等问题,不仅会增加仓储物流成本,还无法根据突发事件灵活调整供应量和安排生产计划。建筑产业链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库存计划不合理,其生产消费模式创新也会受到限制,降低了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其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提出了挑战。

(3)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建筑工程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20年)的相关披露,中国建筑行业运行总能耗约为10亿吨标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3]。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公布的数据,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超半数,如图3所示,其中运行阶段碳排放占比21.9%[4]。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问题会导致成本提高、社会形象受损等问题,不仅对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阻碍,甚至会影响主体的生存,对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提出了挑战。

图3 中国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比重

3 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策略

建筑产业链供应链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其韧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落实ESG战略等措施是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关键,如图4所示。

图4 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策略

(1)搭建新型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体系

扩大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搭建新型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体系,是建筑行业迅速转型的突破口[5]。因此,立足于涵盖科研、设计、生产、物流、装饰装修、运维等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新型建筑全生命周期,优化建筑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全要素资源的配置,提高全过程的生产效率与灵活性,是提升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推动建筑产业链全面数字化转型

当下,由于资源分布、地理位置和人口等因素,我国建筑产业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经济循环的逻辑,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地区会吸引周边的优质资源靠拢,从而扩大数字化转型的“鸿沟”,使建筑产业链的发展出现失衡,给建筑产业链发展带来“断链”的风险。因此,要提升建筑产业链韧性,应根据各区域的建筑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现状,合理规划安排,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进行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建筑产业链的全面数字化。全面的数字化不仅有助于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高效实时的信息共享机制,还有利于其生产消费模式的创新,提高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效率与创新性。

(3)推动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也称工业化建筑,是将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6],具有施工性好、生产效率高、施工方便等重要优势。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设计阶段可以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3D 打印等现代技术,采取模块化设计,按需制造并可拼装的预制构件,以及可定制化的预制构件等设计方法,追求简单、快捷、高效、智慧的建筑产品。另外,在仓储物流阶段,通过精准的订单管理、生产计划和运营管理,控制构件的库存量,并且降低存储成本[7],选择信誉高的物流公司,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减少物流风险。在最终的装配阶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提高现场布局管理效率,也需要通过采用BIM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建筑生产模式,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降低“断链”风险。

(4)落实ESG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些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途径[8]。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为整合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责任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传递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发展观,高度契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诉求[9]。因此,建筑相关产业应落实ESG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使用回收利用材料、绿色低碳材料和节能工艺,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考虑社会责任,确保劳工权益、安全和福利,规范的ESG信息披露报告,监控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状态,及时调整其发展战略,提高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对外界冲击的抵抗力,避免“断链”情况的发生。

4 结论

在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构建和稳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根据现有文献定义了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定义。其次,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总结了影响我国的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问题,主要是面临适应性较差、创新性灵活性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而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分别从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落实ESG理念三方面的提升策略。从建筑设计到施工、维护和拆除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借助数字化转型的赋能,采用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使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和智能系统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同时推动建筑企业在各个业务层面践行ESG理念,全方位提升建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韧性产业链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