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追根溯源,厘清参保“多面人”

2024-04-11 07:29柳烨
中国社会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账户养老保险安徽省

■文/柳烨

2022 年5 月20 日,安徽省正式对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标志着安徽省的社保经办工作进入全国统筹业务管控模式。每个人有一条基本信息、一个账户信息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安徽省持续深挖“同一身份证号码存在多条人员基本信息”,即参保“多面人”的产生原因,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治理路径。2023 年11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在重庆市召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业务管控工作座谈会,安徽省就“同一身份证号码存在多条人员基本信息治理”进行的探索实践,为其他地区推进数据治理提供了借鉴。

把脉问诊,找准一人有多条信息的原因

安徽省认识到“治理同一身份证号码存在多条人员基本信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始于2021 年省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后,系统中记录的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与统计报表人数相差较大。2021 年7 月,安徽省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断缴费人员数据分别与机关保系统、城乡居保系统、全国养老保险协同平台进行比对,获取了大量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复信息。通过对重复信息进行分析,造成“一人多信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 个方面(见图)。

跨统筹区人员信息未归并。2021 年安徽省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以前,各市自建系统、数据自行管理,在各市间数据未联通的情况下,流动就业人员在不同地方有多个养老保险基础信息和账户信息。例如合肥市在省集中系统上线前无法跨市比对重复参保情况,因购房政策等影响,部分省内人员便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合肥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以获得购房资格,在购房后往往不再缴费,造成省内重复参保现象增多。经分析,市内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29%;省内市外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50%;省外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21%。

跨险种基础信息不统一。社会保险核心二版系统上线前,部分地市存在分险种经办业务的情况,导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间基础信息不统一。当前,安徽省仍有100 多家企业在省本级参加养老保险,在地市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历史数据不统一。以标识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复信息为例,安徽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67%;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5%;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28%。

跨参保状态信息未清理。因省内人员就业流动,历史上存在多个账户信息和参保信息,有的是暂停状态,有的是正在参保状态。在重复信息中,中断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41%;退休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2%;正常参保重复数据占全部重复数据的57%。

对症下药,开展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合并

“一人多信息”重复数据分类示意图

合并多条基本信息,可以通过确定一条正确的基本信息,调用原子业务编号BD014,业务操作更新基础信息表(AC01),同时新增当事人参保基础资料变更事件(AE06)、当事人参保基础资料变更明细(AE07)、当事人被合并记录表(AE32)就可以实现。但现实工作中,仅合并基本信息并不能达到真正盘清参保人数、缩小统计报表与生产库数据差异的目的。所以,安徽省以挤干水分为目标,明确开展多条人员基本信息合并时同步开展账户信息合并,为提升数据质量和开展“数据找人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统一多重账户合并规则。以最大限度保障参保人权益为原则,安徽省级社保部门出台了涵盖跨统筹区、跨参保状态、跨险种合并账户的30 条规则并下发各市,为各地开展多重账户合并打下坚实基础。这30 条账户合并规则的指导性意义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一是明确了账户归集地。多个中断缴费账户的归集地为最后一次参保地;有中断缴费、正常参保的多重账户归集地为正常参保地;有中断缴费、有欠费的多重账户归集地为欠费地;有中断缴费、有欠费、有正常缴费的多重账户归集地视欠费是否可以清缴为判断依据,能缴清账户的归集地为正常参保地,不能缴清的欠费账户可以暂不合并。二是明确了重复缴费的退费规则。多个账户中有重复缴费的,退费时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段的,退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全额,保留单位缴费时间段的账户;多个账户均为单位职工身份参保的,个人自主选择清退重复部分,个人不选择的建议清退缴费基数低的个人账户。重复缴费达到退休年龄时不得以“缴费不满15 年”办理退费。三是明确了跨险种账户合并规则。一方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重复参保缴费的,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暂停缴费,将其转移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断账户有欠费数据的,先补缴再转移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编期间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欠费的重复时段,由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作为无效数据直接清理,然后转移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编期间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复缴费,由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直接退重复缴费期间个人账户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清退全额),再转移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含成建制单位)。另一方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参保缴费的,鼓励群众优先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告知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可以转移归并,系统自动校验。

开发完善系统功能。在省集中系统平台开发了市内合并人员基础信息、市内撤销合并人员基础信息、跨地市合并人员基础信息、跨地市撤销合并人员基础信息、跨地市批量合并人员基础信息等5 个功能;为同步做好账户合并工作,开发了省内账户归并、省内账户批量归并2 个功能,其中单个省内账户归并可合并基础信息。为查找同一参保人多地重复账户具体参保情况,便于开展数据清理,开发上线了“全国社保协同平台库查询”和“全省社保异地查询”功能。在集中清理阶段,还开发了账户合并网办功能,参保人可在网上实时核验重复账户信息,核对银行卡号完成线上退费申报,随时随地办理账户合并。

强基固本,加强源头管控和余量清理

2023 年,为更好地清存量、控增量,安徽省还同步开展数据治理,进行源头管控。

严格实行入口数据校检。严把数据入口关,加强新参保基础信息的业务管控,主动梳理参保基础信息和账户合并触发系统风控规则的高频事项,其中对“机关保正常参保”“省内存在企业保正常参保”等两个高风险事项管控升级为发现即中断;在人员基础信息维护、增员、减员、退休时,系统将比对重复参保基础信息、参保账户情况,在网办、窗口等服务端口均给出提示,提醒群众合并基础信息和账户信息后再办理相关业务;在省本级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地市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参保人员,系统里已有基础信息的,不用二次录入,需要修改的,系统同步更新。

持续开展“清数”行动。2023 年,安徽省制定了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全险种开展“清数”(数据治理)行动,全量清理,正本清源。在“清数”行动落实上,将多个基础信息和账户信息的清理作为“数据找人计划”二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各地省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多重账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多重账户合并率达到90%以上,多个基础信息合并率达到100%。同时,将其作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市级政府考核项目,力求尽快完成清理工作。目前,安徽省48 项核心指标数据治理、在职公共类问题数据集中治理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其中核心数据指标质量合格率已达99.6%。

对安徽省来说,一人有多条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的清理,也为开展“数据找人计划”提供了工作思路,成为在社保扩面工作中找到“离线人、多面人、隐形人、新生人、掉队人”的重要一环。数据治理永远在路上,安徽省将继续开拓创新,深挖数据治理,为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账户养老保险安徽省
成长相册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