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鸿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全新主张,清晰界定每篇课文在教学时所承担的核心学习任务指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统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结构”编排体系,更加有利于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当下,以学习任务方式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新样态。
不过,语文教学知易行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行动中,教师在学习任务设计上还存在着数量偏多、视域过窄、难度较低以及给予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主性、自由度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探索优质的学习任务设计,优化教学行为,提升学习品质,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意义重大。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笔者以为,优质学习任务设计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结果多元,要追求不确定
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文学作品的含蓄性,再加上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决定了语文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正如黄梵先生说的:“其实作品的每种真实,都可以找到一个主题与之对应,读者能从作品中看出什么主题,看出多少主题,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教师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的结果是丰富多样的,绝不能搞唯一的标准答案,严格意义上,语文学习应该摒弃“标准答案”一说,应表述为“参考答案”。正如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的:“基本问题是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来回答的,这才是关键所在,其目的是激发思考和探究,激励揭示更多的问题,包括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不只是给出标准答案。”这本书里提及的“基本问题”,不是通常所说的普通问题,而是重要问题,即一节课教学的核心学习任务。教师要思考这样一点:优质学习任务设计的目的,最重要的指向不是结果,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过程,要引發学生深入思考,并开展探究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知,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核心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地做到:
1.学习结果指向尽力避免单一
(1)少设计指向简单判断的学习任务。那种让学生仅仅用“对”或“不对”来做出回答,类似于判断题性质的学习任务,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绝对不能设计这种二元对立的任务。如果有判断题,也要让学生深入展开,思考并借助相关的详实理据,加以佐证、阐述。
(2)少设计有着单一固定答案的客观性质
的学习任务,比如,类似于“泼水节是___族的节日”。这样的学习任务把学生的思维扣得紧紧的,丝毫没有主观上张扬自我个性、自由做出回应的空间。
(3)少设计仅囿于课文内容的学习任务。从一篇课文学习的重点来说,内容(写了什么)不是,形式(怎么写的)才是。如果过于关注内容的学习,会陷入“内容分析式”的泥淖。再说,课文内容是事实的存在,由不得学生做任何个性化的自由理解。
2.充分提供学习结果的不确定
设计一个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围绕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可能会有几种解答的可能性。请记住,是几种,而不是一种,这是非常值得一线教师思考和注意的。语文学习的魅力和趣味,有时候正是在于“不确定”之美。当然,这些“不确定”的解答,必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是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说什么都可以。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存在的可能性了。
不妨举个例子,笔者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学习“救助车夫”这一件事时,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品味课文,感受人物品质。围绕“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处文字,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伯父为_____而叹,这是________的“叹”。交流学习成果时,学生的答案极为多元:①伯父为黄包车夫的不幸遭遇而叹,这是同情的“叹”。②伯父为像黄包车夫这样可怜的劳苦大众而叹,这是同情的“叹”。③伯父为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而叹,这是痛苦的“叹”。④伯父为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叹,这是愤怒的“叹”。⑤伯父为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而叹,这是悲愤的“叹”。⑥伯父为自己只能帮助一个车夫,而且只能帮助他一时,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叹,这是无奈的“叹”。⑦伯父为“我”的年少、不懂事以及在这样一个混乱社会的未来而叹,这是担忧的“叹”。尽管学生未能触及另一个重要答案——伯父为那些匆忙路过的,冷漠、自私、无情、丑陋的人们而叹,这是悲哀的“叹”。但这么多的答案已经足以体现这个学习任务设计的精彩,它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展示了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学习的成果。说句实话,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帝国主义”这一指向,倒是笔者之前所没有预设到的。但是学生想到了,让人窃喜,而这都是学习任务设计指向不确定答案的结果。
二、内涵丰富,要体现多层次
优质学习任务的设计还要考虑其内涵的丰富性,换一种说法,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而应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想完成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分步推进,分层落实。《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一个重要观点:“任何想要在实例中快速结束或得到一个完全解决了的结论的问题,都不是基本问题,因为它们缺乏持续的探究和论证。”
对于上述言论,笔者这样理解,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时,必须念好“三字诀”。即至少要分三步来解决、落实学习任务,而不是一步到位。而且这三个步骤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体现一定的梯度,相互关联,螺旋上升。
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极具内涵,需要细细品读。“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沉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这里面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预设这一学习任务的结果时,教师至少要作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步,让学生联系句子语境理解。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因为他已经想到了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用琴声来作答。所以他说要为盲姑娘再弹一首曲子。
第二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是表示一种默认,你都猜到了,我就不回答了。
第三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贫穷、不幸的盲姑娘如此善良、如此体贴哥哥的难处,说自己想听贝多芬弹琴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本来就让贝多芬感动。而现在,盲姑娘光凭琴声就能够判断出自己的身份,足以说明她有着多么深厚、精湛的音乐天赋。另一方面,她是多么了解自己,闻声识人,竟然是自己的知音。贝多芬一时激动万分。贝多芬不是不想回答,而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再联系下文,还可以发现,贝多芬其实当即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喜遇知音的无比激动,那夜的月色,那晚的经历,滋生了他音乐的灵感,他顾不上回答盲姑娘的话,可能是因为他已完全不可自拔地、忘我地陷入了音乐的创作氛围中。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如同在学习者面前摆设了三级台阶,引导他们一级一级拾级而上,最终完成这一个经由疑惑抵达理解并沉浸其中的学习过程。
再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引导学生分析“五壮士奋勇杀敌”这一部分,作者对他们进行了精彩的“点”的描写。围绕“作者如何对五壮士进行‘点的描写”这一学习任务,可以分三步展开深入品析。第一步,发现“有顺序”地写。作者是按照“班长、副班长、老战士、小战士”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不能变换,一变换,这个顺序就乱了。第二步,发现“抓特点”来写。课文分别抓住班长的沉着、副班长的愤怒、老战士宋学义的老练以及两位小战士紧张又专注的特点来写,目标非常清晰。第三步,在再次回读课文这一片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这样一个语言表达现象:写班长、副班长、老战士这三个人,都是一人一句展开。最后两位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合起来一句写,这是一种写作的规律,前面几句都按同一结构、节律来写,最后一句要有变化。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好比一个系统的“工程”,完成、落实它需要一步一步展开,一层一层深入。而学习也就在这样的逐渐推进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提升了品质。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对学生而言,有着“曲径通幽,佳境不断”之感。这样如同登山一般的学习,让学生充满期待。
三、拥有广度,要指向大面积
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和路径,从哪里学?怎么去学?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接触课文,读懂课文,最终深入课文内核。因此,优质学习任务设计从实际操作上必然要考虑这样三个维度:
1.考慮学习者参与面的广度
从学生的参与面上看,优质学习任务设计必然指向全体,而非仅针对少数优秀学生。在难度系数上,让全体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都能够参与进来,投入到完成任务的行动中来。而不是仅仅让少数尖子生才有能力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多数学生看到这个学习任务望而却步。一句话,一个优质学习任务设计必然有着必要的普适性,能够带动大多数的学生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2.指向学习材料使用的广度
从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容指向上看,优质的学习任务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指向大面积的课文语段,甚至整篇课文,要有整体意识。而非仅关注课文的某一处字、词、句、段,当以全篇为佳。当然也不反对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只抓一处,深挖细掘,品得个中深刻滋味。
这样的学习任务等同于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以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笔者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了围绕梁晓声先生描写母亲工作艰辛的场景和细节为核心,让学生经历“寻找—分析—感受”三个学习环节。而这三个学习环节的展开,都指向于全文,学生大面积地从课文中寻找,等找到最后,再大面积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体会,作者对母亲工作艰辛的场景、细节描写的背后,渗透着他内心的愧疚、心疼、后悔、自责、矛盾、纠结和痛苦等情感,而这些情感又折射出他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无限怀念。整篇课文的教学,因为有了指向全文的核心学习任务设计,显得简约、大气。正是在这个核心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一次次地自主走进课文,沉入课文,既发现了作者文字的深刻,又体会到文字背后母亲的深情。
3.关注学习视界的广度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和新的学习材料、信息发生联系,重新建构意义的过程。布鲁纳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好的问题将激发已学知识、生活体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意义关联。”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不仅要看到课文,即学生面对的新的学习材料、信息,还要看到学生已经具有的相应经验,掌握、积累的相关信息、材料,并提供对话、联系的机会、平台。既要关注课文有字之书,也要看到学生个人本身就是一本无字之书。既要跳出课文,链接生活,又要立足课文,关注作者,又要联系和课文同题、同类的文章,对接作者相关的文字、作品。学习的视界愈宽广,学习的体验愈丰富,学习的成果就愈丰厚。
四、难度适中,要具有挑战性
学习的乐趣之一,在于常学常新,不断去蔽,不断获取新知,不断突破学习者原有的学习认知。从这一点上看,学习任务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余文森教授认为,“挑战性”一直是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当然,其中的难度要适中,过低,学生不用费力或稍加用力就能解决,吸引不了他们。过高,学生要么望而生畏,要么费了好大力气,依然一无所获,会失去信心。其中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从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来看,个人以为,多数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教得过浅了。明明学生一望而知,教师却不加理会,依然按自己的设想实施教学。久而久之,终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淡化甚至失却。
优质学习任务设计必须在“难度适宜”上下功夫,教师要在认真读懂文本,充分了解学情,依托单元要素等前提下,巧妙设计学习任务,既能挖掘作者、文本的精彩秘妙所在,体现作品的学习价值,又能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学习体验,这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革变的重要方向。
比如,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作为小说文体,教师教学时关注环境、情节和人物三要素,当然正确。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多数时候,一些教师对这一课中最为深刻的一个段落没有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学习。课文描写邻居西蒙不幸死去的第7自然段中有一个细节,确实需要深入
分析:“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
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可怜的寡妇西蒙死了,还留下两个不幸的孤儿。毫无疑问,她死得有多么的不舍、不甘,内心有无尽的悲愁、哀怨。而列夫·托尔斯泰却这样描写她死后的神情: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
的宁静。这是极度反常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用意和目的是什么?这是教学这一课必须设计的学习任务。
可以设想,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他们不可能轻松解答,而是要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展开思考,还要不断和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对接,最后还要和作者,和课文,和学习伙伴(老师、同学)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一步一步得出“西蒙脸上显出死的宁静”的原因:①西蒙知道自己死后,邻居桑娜一家定然会收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并悉心照顾。②西蒙知道自己死后,孩子醒来会找妈妈,她怕吓着孩子,要让孩子觉得妈妈还在睡觉一样。③西蒙虽然是穷人,但要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即使死,也要保持生命的尊严……
因为有了这个学习任务的设计,才让学生有了对西蒙这个看似不重要实则极为重要的角色的关注,也使得这篇课文发挥出了更大的学习价值。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深刻的,它不断挑战和磨砺学生的思维水平。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习正是让学生感到愉悦的,是他们所希望经历的。
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任务设计的品质高低自然决定了学习品质的高低。个人以为,一个优质的学习任务设计当从“结果的不确定”“内涵的丰富性”“任务指向的广度”以及“必要的思维挑战深度”这四个维度去考虑、把握。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不同语境、不同学情等情况,灵活设计,扎实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