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海军
讲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我告诉学生“辞”是一种表示行文美好的文体。一个学生提问:“我记得您说过‘辛在古代是一种类似钺的刑具,用来黥面或者割鼻,怎么右边是‘辛的‘辞字会与行文美好的文体产生关系呢?”
这是个很爱思考的学生,于是我开始给他讲解“辞”的字形演变。
“辞”的左边原本是“乱”的本字,表示用手整理乱成一团的丝线,后来逐渐演化为“舌”字。从“辞”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右边的“辛”基本没有变化——当然,秦以前“辛”字也有作“司”字的,表明“辞”确实与手拿刑具之人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辞”字左右两部分合起来,表示司法之人用刑具把乱糟糟的事情分清楚。
许慎《说文解字》说“辞,讼也”,表示“辞”是打官司的话语。为什么又与话语有关呢?宋代学者郭忠恕在《佩觿》解释:“‘辞‘乱从舌,其芜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既久,今亦不废。”郭忠恕的观点很重要,说明这两个字都与口舌有关,所以“辞”的本义更可能是“政令之辞”,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言语、文辞”的义项。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未尝稍降辞色”等都是“言语”的意思,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文约,其辞微”的“辞”则是“文辞”的意思。
政令之辞属于官方话语,往往比較简洁且用词文雅,所以“辞”引申出文体之义,包括行文美好的古体诗、介于诗歌散文之间的辞赋体,比如《楚辞》《秋风辞》《归去来兮辞》等,进而引申出“美好的语言”之义,比如“修辞”“辞藻”等。
“辞”的本义与审断纷乱有关,所以有“审讯”的义项,比如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就是说匈奴单于让卫律召苏武接受审讯。审断的原因就是双方计较、讲究道理,由此引申出“计较、讲究”的义项,比如《鸿门宴》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打官司有时要编理由、找借口,所以引申出“借口、理由”,比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打官司有时还要把过错推给他人,所以又引申出“推辞、辞却”的义项,比如《鸿门宴》中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有时,审断纷乱的目的是让人放弃打官司,由此引申出“撵走、离开”的义项,比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以及我们常见的“辞退”“辞职”等词语,都是这个义项。离开的时候需要礼貌告知,于是又引申出“告辞、辞别”的义项,比如《木兰诗》中的“旦辞爷娘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都是这个义项。
“辞”这个字的演变的确比较复杂,有些模糊的地方只能依靠猜测,我也只好对学生说:“以上只是‘一家之辞,难免‘含糊其辞,不妥之处‘难辞其咎。”
(源自《中国教师报》,丁强荐稿)
责编:曾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