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网络浪潮的法国第一大独立书店

2024-04-11 01:00史烨婷
阅读时代 2024年3期
关键词:莫拉波尔多店员

史烨婷

法国不缺书店:大型连锁书店、气质独特的独立小书店、专业人士开办的专业书店、如乐园般的儿童书店,更不用说充满人文情怀的莎士比亚书店、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你想要逛什么样的,都能找到。在林林总总的书店中,波尔多的这家莫拉可算是我的心头好。

1896年,阿尔贝·莫拉先生在法国波尔多创立莫拉书店。历经家族三代人的苦心经营,目前,莫拉书店已成为法国第一大独立书店,在波尔多市中心坐拥2500平方米大小的店铺。书店经营的书门类齐全,书店音乐部更是一大特色,兼卖光盘和黑胶唱片。2001年,莫拉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书的网上查询、订购功能,还启用了脸书账号和油管视频账号,向公众展示店内的各类文化活动。

记得我第一次因朋友邀约,去波尔多观光小住。在市中心游览时,便被莫拉书店蓝色的门面和沿街的一整排大型橱窗吸引。每个橱窗都依据不同主题布置,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后来机缘巧合,我到波尔多求学、生活,莫拉书店便成为我在波尔多生活的一部分。

那时,我几乎每周都要去莫拉书店。有时是去购买“正经书”,更多的时候就只是去逛逛。一开始,我常常迷失在书山书海中,寻不得才去求助店员。几次下来,我吃惊于店员的专业——他们个个是行家,不但能迅速找到我要的书,还能跟我聊两句作家逸事。后来,但凡寻书目标明确而时间紧迫,我都会选择“抓”一位店员,直奔主题,不消几分钟便圆满完成任务。求学的岁月里,我时常光顾的是店内的文学、社科部门。工作以后,我为同事带过教材,为学生买过习题,此后还为女儿选过儿童书,可谓“考验”过各个部门的店员。在店里,我时常能看到法国老先生、老太太拿着手写的书单去请店员找书,店员们会耐心地先在系统里查,边查边和顾客聊天。出现不同版本时,还会给出推荐,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度,完全没有着急打发客人的样子。

工作后,我借培训之机回过波尔多,又去莫拉选书,逛到童书部,一位店员正在上架一些新书。我过去询问要找的书,她一听便抱着一堆书帮我抽出我正在寻找的那本。递给我时,她还顺道推荐了同一作者的另一本新书,语气里是满满的欣赏:“这本也好看,一定得给我女儿也备一本!”和店员们简单的交流,总能让人在获得足够信息量的同时,深感他们是真正热爱自己职业的人,工作着、快乐着。

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似乎更能体会到莫拉的好。我清晰地记得最爱的推荐书柜台,总是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当季推荐书。每一种书旁边或者第一本样书上,常常错落立着一些形状各异的小卡片,卡片上是几句简短的手写推荐语,有时还画了小爱心,一看便知出自店员之手。他们在阅读后写下一些体会,个性、中肯、有温度。卖书、买书、读书的人,就这样被推荐语串联了起来,让人感到读书并不是完全孤独的事,交流和分享同样能为阅读添上别样的色彩。

店员们的倾情推荐一直是莫拉书店的传统,而拓展了网络世界的莫拉如今以全新的方式和渠道发扬着这一传统。莫拉的脸书账号中专门有一个叫作“心动之书”的标签。没有了卡片的空间限制,网上可以呈现的书籍推荐语便更加活泼、具体。每条“心动之书”推文最后,还会放上该书的莫拉网店购买链接以及推荐店员与书的创意合影。这个栏目的推送足够频繁,门类也广,从文学作品到惊悚小说,从哲学社科到经管生活,各领域轮番登场,关注账号的读者能在这里获得一手的新鲜书讯。

回想在波尔多生活的日子里,每天傍晚,从学校回家,下电车途经莫拉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店里温暖的灯光,既热闹又安静。顾客们阅读、选书、排队付款,出门时,手里抱着莫拉独特的纸袋——它被设计成盛放食物用的棕色油纸袋,上面印有蓝色的“莫拉书店”字样,多像一包被提回家做晚餐的食材!抱在手里都觉香甜,这可不就是阅读的味道?

莫拉的特别之处,在于既有大型连锁书店的规模和服务,又有独立书店的氛围和个性。更重要的是人,那些懂书、爱书的人,那些可爱的人。即使在今天,网购平台挤占着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莫拉书店依旧昂然向前,尝试着以开放的心态和更加现代的方式陪伴它的读者,不断传递爱书、读书、聊书、懂书的理念。这些年,它踩着时代的节奏推出自己的网购平台,并全面出击各大社交平台,把线下的活动与线上的活动有机结合。

在波尔多上学时,我曾参加过莫拉组织的读者见面会,见面会规模不大,由作者讲解、作品节选朗读、交流、签名合照等环节组成。能与作者当面沟通真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有了网络平台,莫拉就把读者见面会制作成视频放在油管上,供感兴趣的读者观看。渐渐地,更多作者访谈类视频出现在这个账号上,地点和形式也漸渐不拘起来。比如,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传记的作者,就是在家或办公室这样相对私密的空间里独自对着镜头向读者分享。

莫拉书店120周年店庆时,店员们还在社交网络账号上发布了一系列与书的“合照”,吸引了数万名粉丝的围观和模仿。有趣的合照让人忍俊不禁。这样淘气、任性,又充满着天马行空想象的书店,哪里去找?

这些年来,我不止一次听身边的朋友说:“莫拉真是太棒了!”说这话的有法国人、中国人、叙利亚人、捷克人……我想,他们一定和我一样,把这份美好的记忆带进了未来的生活,带到了世界各地。因为一家书店,一座城市拥有了温暖的人文气质,长长久久地被记得。本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因此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记忆。这才是一张真正拿得出手,并会被别人一路珍藏的城市名片吧。

(源自“上观新闻”,标题有改动,内容有删节)

责编:潘茜

猜你喜欢
莫拉波尔多店员
品鉴一款法国波尔多弗龙萨克的酒
店员之间抢单怎么办?
当个店员不容易
波尔多及优质波尔多法定产区葡萄酒在中国备受青睐
品味波尔多酒庄
波尔多二班学习记录
很快就会冷的,请趁热吃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一瓶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