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阅读支架,发展学生思维

2024-04-11 02:22顾心娃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可视化思维能力

顾心娃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思维能力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掌握,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没有真正从学情出发确定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为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搭建阅读支架,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媒介,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搭建進阶式问题链支架

问题链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支架。进阶式问题链支架是指问题链之间具有层级性、阶梯性等特点。教师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要能够依据课文特点设计层层深入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把学生引向阅读深处的问题链。怎样才能设计出层层深入的进阶式问题链呢?教师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迁移运用”等方面进行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和单元语文要素特点设计如下问题链:(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你为什么这么说?你是从哪句话感受到的?(3)作者是怎样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出来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如果让你把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描写一下,你会借鉴课文中的哪些方法?请用简单的提纲把你要写的内容列出来。

在这个问题链中,问题一指向“是什么”,问题二指向“为什么”,问题三指向“怎么做”,问题四指向“迁移运用”,其中后一个问题是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进阶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进阶式问题链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一直处于浅层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链的引导下逐步走向深刻,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搭建思维可视化支架

思维可视化的支架形式有许多,思维导图支架、表格支架、流程图支架等都是思维可视化支架常用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可以通过言行表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提供思维可视化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新知,形成网状的思维结构等,避免学生的思维受阻,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课后练习让学生先填写表格,再复述故事,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可视化支架的表现形式。学生借助教材提供的表格,按照时间填写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及慢性子裁缝的表现,把思维过程通过表格显现出来,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梳理。最后,教师让学生复述故事,使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能力得到发展。又如,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见图1)来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图 1

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说一说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表达会让句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复述起课文内容来胸有成竹,进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与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表格支架具有直观、清楚等特点,流程支架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特点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思维可视化支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三、搭建语言程序式支架

学生在表达自己见解或看法时经常会出现逻辑顺序混乱、磕磕绊绊、词不达意、语句不流畅、思维不清晰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有效的逻辑表达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达现状搭建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程序式支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常用的语言程序式支架主要有以下几种:(1)顺序词支架(第一、第二、第三……)这种顺序支架主要用于阐明自己的理由。如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文,“你喜欢文中的巨人吗?说说你的理由”就适合用顺序支架让学生把自己的理由完整地叙述下来。(2)关联词支架(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后练习让学生给课文的第4自然段排列顺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关联词支架讲述,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让学生讲述得更有条理。(3)观察顺序支架(前后左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一般用于描述观察所得。(4)结构化程序支架,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述的时候能够从观点、证据、解释、结论等方面规范表达程序,做到逻辑层次清晰、有根据地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不同的语言程序式支架,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词不达意、语言不清晰流畅等现象的产生,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搭建学习任务群支架

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极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以课标理念为指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群支架,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如,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的开篇,教学这篇课文对于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整本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大多都看过《西游记》的影视作品,但缺少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怎样才能把学生的课内阅读引向课外,把课标中整本书的阅读任务落到实处?教学时教师可结合2022年版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要求,把学习任务群目标与课文教学目标融合,对学生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整合,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支架:(1)阅读《西游记》青少年版读本,找出课文中的内容是名著中的哪部分,想想《猴王出世》在《西游记》中起着什么作用。(2)先运用猜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再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明白故事中的人物分别属于哪一派等问题,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制作人物卡片,与大家分享和交流。(3)思辨性阅读:你喜欢孙悟空还是猪八戒?理由是什么?(4)自选回目,反复研读,创编剧本。(5)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再与同伴演一演。(6)同伴互评,教师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课内阅读为媒介,把学生带入到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在阅读中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策略来阅读课文内容,把教、学、评等活动与学生的课文学习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从通读文章、选择演员、服装道具、人物形象设计和教学评价等,都需要学生结合名著中的语言描写以及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揣摩来塑造人物形象,让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展。

阅读支架的搭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搭建阅读支架的方法还有许多,教师要具有支架运用意识,通过支架的搭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使学生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银城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整本书可视化思维能力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论语》整本书阅读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培养思维能力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