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该如何阅读才更有效呢?
本期中,张晓燕老师在《返璞归真》一文中写道: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大形势下,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与强调,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重要手段……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甚至阅读顺序等都是不同的,怎见得他人的阅读方法就一定适合每位学生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剥夺学生自己总结阅读方法的权利?如果同学们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去阅读,会大大消解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方法上,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而非“指导”。
编者深以为然,如跟随《〈我要的是葫芦〉的艺术魅力浅析》可以学习如何写得有趣,景物描写如何写出感情,如何写出哲理,如何把篇幅不长的作品写得语言极富魅力,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哲理启发。在《〈刷子李〉写作手法解读》中,老师重点分析了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紧凑的叙事节奏和幽默的台词的特点。本期共收录32篇文章,你在阅读时是怎么想的呢?觉得哪篇写得真不错?针对哪篇你有不同见解呢?只有这样思考后阅读才更有效。每个人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所选择的文章都是每位老师的一家之言,仅提供一个角度而已。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耐心积累,大量阅读并积极实践,语文学习非一时之功,长久地坚持必有收获!
随着“大语文时代”来临,对语文学习重视程度有所增强,语文学科地位正在广泛提高,语文教材难度有所升级。随着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教材中增加了9年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词汇量,高考必背文言文篇目由14篇变成当下的72篇。语文考试题型也发生诸多变化,增加题目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语文考试题型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增加阅读字数,古文阅读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逐步意识到我国语文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影响性。未来,阅读能力强、阅读积累量多的学生将在考试和日常交流中得到更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