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晓 武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并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还构成了其巨大的优势,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文化的坚固支撑,必须在新时代传承、建设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代,在当下这个从古至今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接近的时代,在当下这个传统文化存在活化难、呈现难、表达难、输出难等问题的阶段。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延续、生生不息,必须对古老厚重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通过一些创新性的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效果。近年来,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只此青绿》等,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创新中的传承体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
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创造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人共同的精神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价值信仰,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基因,无数中华子女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自信地去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汲取其精华,才能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举行的中国文联十次会议、作协九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349。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就是文化。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的繁荣发展。可见,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坚定的自信,这是一个关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代能否传承文化的根本前提。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没有坚定自信的态度,就很难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谈不上理解和继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创新和发展。近代以来,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出现过两种极端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一种思潮被称为“全盘西化”,它不仅在否定传统中国文化上表现出彻底性和全盘性,甚至流露出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过分追求西方文化,这反映的是一种极端的文化自卑。一种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全面复古思潮,“尊孔读经”认为只要是传统的都是不能更改的,以古非今,同样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两种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极端态度都反映出文化自卑的问题,其结果也是极其严重的,这种不自信的态度和心理严重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一个背叛、抛弃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其结果注定是悲剧的,这些教训必须牢记。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营养和优秀精华,才能真正涵养出中国人独特而自信的文化品质。拥有了文化自信的品质,才能心怀对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了解、探究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文明国家的典型特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艺创作者要想创作出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精品,一定要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把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创作者,其很难创作出有筋骨、有特点、有神采的好作品。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只此青绿》等文艺作品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只有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所传递的文化价值、思想魅力、精神实质高度认同,对本国文化以及本国文化与别国文化的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把握,坚定地相信本民族文化是优秀的,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创作出彰显文化自信的作品,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反哺文化自信,让观众更加喜爱、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璀璨夺目,经久不衰,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及其中的人文精神,持续地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选择。若要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深挖其中的精华部分,使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那部分内容得以传承和弘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也必然会存在一些古老腐朽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精华部分,“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断地去挖掘其中的精髓,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体现真善美,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智慧的文化加以传承和弘扬,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人本身文化特征与特质的作品。
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沉淀在各种古籍中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必须要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在继承其基本精神的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造出更富有时代精神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在《唐宫夜宴》中,编创团队没有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觥筹交错上,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普通女乐官的身上,通过她们的歌舞才艺表演,一方面展现了中华音乐歌舞的精彩绝伦,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是通过女乐官的富有情趣的表演,刻画了普通人在音乐中的喜乐,展现了人、乐、舞融合的美好,这里实现了从观赏到融入,从少数统治者到普通大众的转变。同样,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完成了从“帝国山水”到“人民山水”的价值转换,传递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匠人精神”的崇高敬意。这些作品无不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巧妙地、创造性地转化了文化的视角和价值重心。
由此可见,创作必须“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1]349,在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340。只有把先贤的智慧与文化的魅力同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走进人民的心中,引发人民的情感共鸣,滋养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最终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并进一步激发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切探索,从而真正实现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代代相传,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161。这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必须要创新文化的呈现方式,让那些只有少数专家才能理解的文化,回归到大众视野,走进寻常百姓家,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一方面,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不能只往前看、往外看,有时还需要往后看,因为创新不是一味地摒弃传统,追本溯源才能开启新的创造。近年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在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表达方式进行了创新,新旧形式的有效衔接,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经典咏流传》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不是全新的表达方式,算是一种“古为今用”,因为中国古代有“和诗以歌”的诗乐传统,节目组在继承“和诗以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创造性地将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诗词新的生命力。众所周知,“飞花令”是中国古代诗人使用的一种增加宴会欢乐气氛的酒令,但在《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不再是行酒令,节目组借其精华,创造性地将这一行酒令的文字游戏进行了改良,使得沉寂于传统文化记忆中的“飞花令”重焕光彩。《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的设置也参照了我国古代文人“赛诗”“斗诗”的传统。这些栏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其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通过现代人的创造重新流行起来。
另一方面,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呈现方式,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它本身独具魅力,不能总是深藏在历史的长河里,应当根据时代特点以及人民需求对其展现形式进行全面创新。比如《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本身是画作,是静态的、沉寂的,但是通过歌舞的方式、水下的方式,这种全新的呈现方式,让那些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活”起来、形象“动”起来了。这种新颖独到的形式,不仅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崭新的吸引力,而且打破了观众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固有认知与刻板印象,吸引更多观众主动探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总之,传统的表现形式是无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全面复活的,我们应该用新的形式去展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壮大、生生不息,才能实现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遍布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根本任务。
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固然“吸睛”。但多彩的形式只能让观众短暂地眼前一亮,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优质的内容和好的创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4]325。因此,在进行文艺创作时,既要积极寻找大众喜爱的表达方式,确保节目表达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力戒形式主义,把重点放在对思想内容、文化内容的呈现上,不要本末倒置,只有当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统一时,才能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让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不但要继承,更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既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形式创新与优质内容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并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种现象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从而直接影响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偏好以及行为习惯。因此,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仅靠传统媒体有限的传播渠道以及落后的传播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打开文化传播新思路,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式,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精品化”传播,用最精彩的片段吸引观众兴趣。在生活工作节奏快速的今天,观众很难对时长较长的节目产生过多的关注,要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采用当下年轻观众偏爱的传播方式,即将最精彩的片段凝练为一个个简短的片段发布在B 站、抖音、豆瓣、微博、小红书、头条等种种兼具社交和媒体功能的平台上。这种将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鲜明特色的、最精华的文化、最能抓住观众眼球的优质内容进行集中展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符合观众的观看习惯,满足观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带动观众反方向寻找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虽然“精品化”传播,能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吸引较多观众,为节目奠定良好的传播基础,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庞大,在众多琐碎信息的堆积下,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淹没或被观众很快遗忘,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我们需要进一步点燃年轻人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的欲望。
“互动化”传播,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探索。充分运用新媒体互动传播的方式和理念,积极创造与观众互动的机会,在互动过程中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例如《唐宫夜宴》节目在B 站播出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弹幕能够比较直接、直观地知道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为节目后续的创作及研发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发表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实时深层互动的传播形式,给予观众更多的话语权,满足观众表达欲,让观众从被动接受到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切实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入广泛地传播。
因此,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需要运用新兴技术手段,深刻了解观众的心理,特别是年轻人的喜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精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传统文化、当前呈现的文化作品与青年群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强与年轻一代的互动,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深度、强度和效度。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滋养着中华儿女,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我们必须始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挖其中的精华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继承和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为全球文化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