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士人文关怀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2024-04-09 09:18陈羊毅章彩芳黄德钦童莺歌陈宣成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共情关怀人文

陈羊毅,章彩芳,黄德钦,童莺歌,陈宣成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与核心,人文关怀能力是对护士的基本要求及实现优质护理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1-2]。人文关怀干预是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有效措施,有研究调查发现,护士至少参加过1 次人文关怀培训,但接近一半的护士认为现有人文关怀培训缺乏针对性,37.47%的护士认为培训不系统[3],护士人文关怀干预效果有待增强。本研究对我国护士人文关怀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以“关怀能力/人文关怀”“护士/临床护士”“干预/实验”“humanistic care//Chinese nurse/intervention/trial”为主题词、关键词,检索字段为篇/题名,检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CNKI)、万方(镜像)、维普、超星期刊、台湾学术期刊在线数据库(TWS)、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华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11 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 年9月。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文献研究类型为干预性研究;(2)研究对象为我国临床护士或处于临床见习、实习期的护士;(3)结果评价指标为量表测评(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人文关怀品质评价量表等)或其他量化评价指标。排除标准:(1)各数据库重复收录的文献;(2)研究类型或结果的评价指标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无法准确获取期刊原文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提取

由两名熟悉人文关怀研究的研究者利用上述检索词独立完成文献检索,检索过程中意见不一致时,先探讨分析,若仍有歧义再邀请第3 名研究者讨论决定。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1.4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2017 年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文献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4]。质量评价由两名学习过专业循证护理课程并经过系统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若出现分歧,由两名研究者讨论解决或征询第3名研究者的意见综合决定。

满足全部标准的文献判定为A 级,满足部分标准的文献判定为B 级,任何标准均不满足的文献判定为C 级。本研究已排除评价质量等级为C 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见表2。

1.5 文献的统计分析处理

采用Excel 软件呈现纳入研究的文献样本,采用Rev Man 5.3、Stata 17.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采用I2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I2≤50%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I2>50%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若各研究间采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描述;若研究间采用相同评价工具,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描述。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文献2 640 篇,剔除各数据库重复的文献后获得1 732 篇文献,经过阅读文题及摘要初筛剔除1 409篇文献,阅读全文复筛,最终纳入11 篇文献。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2.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纳入的11 篇文献,中文9 篇,英文2 篇。研究学科集中于护理学学科领域,提取文献信息包括研究者(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研究类型、研究对象、样本量(实验组/对照组)、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文献依据年份排序)。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n=11)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n=11)

2.3 纳入文献分析结果

2.3.1 关怀能力 关怀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16]。4 篇研究[5,6,13,15]采用N konghon 编制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进行关怀能力测评,从认知、勇气、耐心3 个角度展开,评估与他人建立联系时关注他人的能力。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关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2.3.2 患者关怀感知 患者对护理行为的感知是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关键因素[17]。两篇文献[8,13]采用Anna McDaniel 设计的病人关怀感知问卷(CPCS)对护士关怀效果进行测评,量表由10 个条目组成,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结果显示,护士人文关怀干预对患者的关怀感知有正向影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士关怀行为的感知度。

2.3.3 关怀品质 关怀品质是护理人文关怀所体现出的内在特征,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18],主要从关怀的知识、理念、感知、能力4 个角度进行评价。3 篇文献[7,8,12]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刘于皛编制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P<0.001,I2=88%),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关怀品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见图2)。

图2 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关怀品质的影响Figure 2 The impact of humanistic care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2.3.4 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换位思考、真实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护患沟通的精髓[19]。2 篇文献[7,15]采用Monham madreza编制的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20]、安秀琴等汉化的杰弗逊共情量表[21]对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测评,主要包括情感护理、换位思考等。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共情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2.3.5 满意度 5 篇文献[9-11,13,14]采用住院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调查表[22]、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23]及自编的问卷等工具进行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n=11)Table 2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literature(n=11)

3 讨论

3.1 Watson 关怀理论和Carolina 护理模式可提升临床护士关怀能力

采用人文关怀教学理念及照护模式、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督导等方式,可有效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5,6,9-11,13-15]。Watson关怀理论以“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为核心开展培训及进行案例教学等,能有效促进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已被护士认可[6]。Carolina 护理模式源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院,旨在将关怀理论应用于实践[13]。在Watson 关怀理论及Carolina 护理模式的应用下,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提升,说明Watson 关怀理论及Carolina 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有指导作用,也表明此理论和模式能满足我国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需求,值得推广。相较于国外对临床关怀体验的关注,Watson 关怀理论及Carolina 护理模式的实践停留在课本知识讲授和关怀技能培训上,缺乏从患者视角出发的沟通和感受,实践不足[24-25]。知识与行为上的督导、反思和交流等是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能针对性地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

3.2 Carolina 护理模式和巴林特小组培训可提升患者的关怀感知度

采用Carolina 护理模式、巴林特小组培训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关怀感知度[8,13]。患者的关怀感知是根据自身疾病、健康等的需求,感知护士护理和关怀行为的过程,通过护士对患者需求的回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关怀体验度[26]。Carolina 护理模式关注患者的体验感,注重理论的实践和运用,有助于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帮助[27]。经过人文关怀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关怀感知度。巴林特小组培训以护护、护患关系的构建为中心,强调身心护理,可提高护士对自身和患者情绪反应的识别能力[28],在解决护患、医患沟通问题上具有明显成效,能帮助护士宣泄自身负性情绪,以更好的状态应对护理挑战[29-30],让患者更容易感受到关怀。运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方法进行案例分享讨论,能帮助护士理解患者情绪,并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体现人文关怀,该结果与薛朝华等[31]、罗静等[32]的研究结果一致。人文关怀的感知和体验涉及多个方面,护士在采用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的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感知与回应,有效增强患者的人文关怀体验感。

3.3 基于改良Mini-CEX 量表的教学模式和导师制培训可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

采用基于改良Mini-CEX 量表的教学模式、导师制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6-8]。基于改良Mini-CEX 量表的教学模式融入了人文关怀因素[33],并且评价方法简单,通过评价能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34],以反馈的形式实现了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提升。在基于理论的系统化导师制培训中,带教教师或护士长引导护士参加针对性的技能学习和关怀培训,能有效增强护士的关怀体验感和职业认同感,有益于护士对患者感同身受,从而提升人文关怀品质[12],该结果与温绣蔺[35]的研究结果一致,“关注细节,传递温暖”,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基于改良Mini-CEX 量表的教学模式和导师制培训都注重人文关怀和组织管理的引导,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综合素质有提升作用,但人文关怀品质涉及知识、理念、感知、能力等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临床干预研究中有待对各要素进行探索。

3.4 查房情景模拟和临床场景再现可提高护士共情能力

基于改良Mini-CEX 量表的教学模式中的查房情景模拟、临床场景再现等干预方式在提高护士共情能力方面的效果显著[7,15]。临床场景再现与护士临床实践相辅相成,护士能真正了解患者的情感体验,及时为患者提供护理帮助,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共情护理服务[36]。有研究发现,在良好的临床工作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支持,有助于护士端正职业态度及形成职业情感[37]。在模拟情景中,护士可通过体验双重身份,感受患者需要被关怀、被支持,从而进一步理解患者,这不仅有利于营造同伴互帮互助的关怀氛围,还有利于将“患者至上”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播种在心中,对提升护士共情能力有显著的效果[15],这与伍沛等[38]的研究结果一致。同类研究[15]结果显示,工作经验积累对护士共情能力也有影响,这也是教学干预中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3.5 人文工作坊和礼仪规范培训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人文工作坊专项培训及礼仪规范培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9-11,13-14]。通过人文工作坊中的反思写作环节,能让护士明确患者需求,同时结合良好的礼仪规范,患者能对所接受的护理行为进行评判,进而可提高其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患者的期望与护士提供的护理行为一致性越接近,患者越感到满意[39]。在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其他结局指标如关怀能力、关怀感知、关怀品质、共情能力,虽然部分研究未进行满意度评价,但人文关怀干预一定程度提升了护士人文关怀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因此不排除其他干预方法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4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我国护士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及其效果,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关怀能力、共情能力、关怀品质及患者关怀感知度、满意度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为满足高质量护理需求,可结合现有干预措施,积极完善综合性关怀培养模式。本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干预方法、干预频率和周期不一致,无法结合结局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同时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国内样本,有待与国外同期干预研究进行综合探讨。

猜你喜欢
共情关怀人文
人文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