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池,王 佳,郭 宏
(沈阳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护理服务模式逐渐发生转变。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 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均提到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即医疗机构利用本机构注册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者提供便利居家护理服务指导及健康咨询,以满足特殊人群需要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医疗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龄、失能者及康复期人群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
目前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等的多家医院与机构联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但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服务规范、护患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解决[1]。从护士角度出发,如何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资质、医疗安全等问题还未解决,这些问题影响了护士从业意愿。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后备军,高校应结合国家政策及社会现状,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提高学生认知度及从业意愿。本研究探讨了护理专业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现状、工作意愿及培训需求,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学生未来居家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于2023 年5—8 月选取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日制在籍护理专业学生;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休学或退学者;已参加相似的调查研究或培训者。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根据护理学院3 个学历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护理专业专升本学生和护理专业高职学生)进行抽取调查。
1.2.1 样本量计算 本研究采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意愿和培训需求问卷共18 个条目,根据Kendall M样本量计算公式[2],最少为问卷条目数10 倍,并纳入20%无效样本率,计算有效样本量为180 例,本研究最终纳入样本287 例。
1.2.2 研究工具 根据胡琳莉[3]研制的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及乔慧敏[4]研制的护生“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事意愿量表自行设计“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意愿和培训需求问卷,并咨询3 名护理管理专家和两名临床护理专家,讨论修正最终问卷,包括基本资料,“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现状、工作意愿、培训需求4 部分18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 分。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9,内容效度为0.934。信效度较好。
1.2.3 调查方式及质量控制 经课题组成员讨论修改问卷,在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确定最终问卷。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发放前统一向学生讲解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学生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均为自愿参加,所有资料仅用于调查研究,不泄露隐私,取得了学校伦理委员会同意。问卷题项均为必答题,作答完整才可提交,剔除作答时间少于5 分钟的问卷。
采用Excel 软件统计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和百分比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回收问卷302 份,剔除无效问卷15 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03%。其中护理专业本科学生94 份,专升本学生101 份,高职学生92 份(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学生基本资料(n=287)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n=287)
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程度不高,9.80%的对其非常了解,44.25%的通过网络了解(见表2)。由此可见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度仍需提高。
表2 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现状(n=287)Table 2 Status quo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s"(n=287)
在四大项目工作意愿的调查中,愿意从事教育指导类工作的较多,愿意从事特殊治疗护理类工作的较少(见表3)。
表3 学生“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意愿(n=287)Table 3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work on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s"(n=287)
19 人认为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培训非常有必要,2 人认为完全没必要(见表4)。
表4 学生“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分问卷得分情况(n=287)Table 4 Students′ score of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Training Demand Questionnaire(n=287)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已开展上门护理服务,美国家庭护理服务起源时间较早[5],护士需要取得四年制大学学士学位,具备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具有家庭访视、药物管理、慢性病评估等能力;日本对家庭护士要求更为严格,需具有研究生学历,通过日本护理协会认定考试,且每5 年进行考核评估[6];韩国家庭护士入门标准为获硕士学位并具有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每年接受12 小时继续教育,同时具备个案管理、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能力[7]。而相比国外,国内“互联网+护理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平台主要为两种:(1)医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平台,如金陵嘉护;(2)社会民营平台,如医护到家、金牌护士、U护等[3]。提供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则为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士,经过培训考核后上岗,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孕妇、婴幼儿等有家庭护理需求的群体。有学者[8]分析得出,近年相关领域研究集中在母婴护理、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护理教育、人口老龄化和社区养老等方面,这也是今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研究热点。这表明,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护理多领域合作,鼓励交叉学科交流合作,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护理服务搭建了平台。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护患双方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患者而言,可以足不出户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节省入院往返时间、精力及费用。对护士而言,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医生的合作者、医嘱的执行者转变为护理计划的实施和决策者,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来源。有研究表明[9]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患者对护士的能力比较认可,护患关系较好。因此,“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患者就医,而且有利于护士凸显自身价值和专业素养,同时是未来护理服务领域发展的趋势及热点,也是未来信息化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不高,在是否有必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培训调查中,仅19 人认为非常有必要,说明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和认知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有研究[10]结果显示,护生专业认同感较低,认为工作压力和强度较大,自我价值感缺失。可能由于学生未真正进入临床从事相关工作,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主要了解渠道是网络而非课堂,对政策和医院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不足。由此可见“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宣传渠道比较单一,医院及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及老龄化社会发展现状,采用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其认知度。同时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相关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精神。
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意愿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有意愿从事教育指导类工作,特殊治疗护理类工作的从事意愿较低,如造口护理、留置导管护理、气管插管和切开护理等,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特殊治疗护理类工作的操作专业性过强,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倾向于理论性的教育指导而非具体实践技能操作;另一方面由于特殊治疗护理类操作对居家患者而言操作危险性较高,缺乏安全保障。因此高校及医院应结合“互联网+护理服务”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加强居家护理相关专科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度,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护理需求。
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需求调查中,学生对护理法律及人际沟通的关注度较高,说明目前安全保障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有质性研究[9]表明,护士担忧上门服务有风险,如途中交通隐患、操作中环境和设备限制、自身及患者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等,因此倾向于选择常规化(非专科护理)、近距离、低强度、有执业安全保障的护理服务[11]。因此医院及网络平台应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护士安全,如安装定位设备、信息保密、加强安全保障等。行政机关应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完善准入条件、规范服务流程及管理制度,制订供给型和需求性政策,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协调激励[12]。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上门服务的安全保障问题,规避安全隐患及风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从业意愿,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发展。
在累积培训时长调查中,138 人累积培训时长1 个月。高校可构建相关课程框架,如专科护理(造口护理、母乳喂养等)、人际沟通、自我保护、健康教育及急救等[13],并且通过培训提高学生核心能力,取得良好的上门护理效果。
在人际沟通方面,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有畏难情绪。不良沟通是导致医患、护患矛盾的首要原因[14]。日本将护患沟通能力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15]。今后可借鉴国外制定的标准化流程及标准化沟通方式进行培训,以取得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效果,同时培训过程中也需注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及安全保障和执业风险评估、临床实践操作、评判性思维、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16-17],使学生能及时让患者知晓病情、了解潜在风险,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以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护理队伍的储备力量,目前存在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程度和培训需求不高、从业意愿不强等问题。高校和医院需结合实际,分析职业发展前景,了解学生及护士内在需求,构建标准化操作、沟通及宣教流程,保障护士执业安全,从而提高学生从业意愿,解决护士短缺的问题,这对于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