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
一天要刷两次牙、每次刷牙刷满2 分钟、掌握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积极使用牙线。这几点健康刷牙建议,大家都不陌生、听得耳朵都要长茧子了,最好是早就乖乖听话照做了。但是最近呢,有不少新科普不断出现,在教着大家“刷完牙,别漱口”来提高刷牙效果。
吃瓜群众的普遍反应都是:啊!这都什么专家建议啊!也太离谱了吧!不漱口那多难受谁做得到啊……
具体考证一下,这回还真没错呢:确实是一条有理有据的科学建议。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建议大众:刷完牙之后不用水漱口,而是吐掉多余的牙膏沫就好。
澳大利亚牙科协会(ADA)也建议:所有 18 个月以上的孩子,刷牙后不漱口。
但是这个建议在实际生活中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啊!不吐牙膏沫有没有害處?又要怎么权衡利弊呢?……
我们咨询了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专家在内的一众牙科口腔科医生,终于捋清楚了:“刷牙不漱口”属于锦上添花的高阶技巧,但必须要把其它刷牙习惯先做到位。
确实有好处
不漱口有助于预防蛀牙
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蛀牙,早已经是口腔医学届的共识。
氟元素可以和牙齿表面结合,让牙釉质更能好地抵抗酸的侵蚀,缓解脱矿的进程,最终达到防蛀的目的。
刷牙后不立即漱口的好处在于,减少了对氟的稀释。如果刷牙之后直接漱口,牙膏和牙齿接触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氟元素在牙缝中匆匆到此一游,就进到城市下水道里,也就来不及充分发挥作用。
有不少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证明:比起刷完牙不漱口的人,漱口越干净,越容易蛀牙。
另一个容易被提出的质疑是,牙膏沫不漱干净真的安全吗?氟过量会不会有风险?
不用太担心
不会导致氟斑牙或氟中毒
对于牙齿已经长好的成年人,无需顾虑氟斑牙。这是因为,氟斑牙是过多的氟在牙齿发育阶段进入机体时才会发生。
对于儿童,引导好小孩子把多余的牙膏沫吐掉,也不会导致氟斑牙。
至于氟中毒,需要摄入更多的氟才会发生,单靠刷牙是很难的。
共识的建议
先做好其它虎牙习惯再说
实际上,刷牙最重要的是刷牙的方式和技巧,包括刷牙的频次、力度,其次是对的牙膏打辅助,排在最后的才是漱口与否这些小动作的调整。
给大家再划一次重点
护牙好习惯
① 每天早晚都刷牙
② 每次刷牙 2 分钟以上
③ 掌握巴氏刷牙法
④ 使用含氟牙膏
⑤ 配合使用冲牙器、牙线或牙间刷
⑥ 日常要少吃糖和碳酸饮料等
我们也特意向中华口腔医学会的专家求证过:国内目前没有给公众“刷牙不漱口”这么细致的行动建议。
绝大部分牙医给自己家人、身边人包括患者对建议,通常也是不提“不要漱口”的,而是强调整体习惯到位。
如果大家都还没养成以上习惯,那就别管漱口不漱口的了,先抓住主要矛盾,咱先要刷够量、刷到位。
如果你足够确信已经坚持做好以上习惯很多年,作为在爱牙护牙意识和习惯上都遥遥领先的前沿标兵,可以尝试“刷牙不漱口”这个更高阶的技巧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你可以——
方案 1
挑选喜欢口味且刺激性低的含氟牙膏,慢慢适应不漱口的干刷感觉
方案 2
尝试减少漱口的用水量,或者把牙膏浆在嘴里多含一会儿
方案 3
使用含氟漱口水而不是清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