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昌 皮映良
摘 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不均衡;共同富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农村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3XKS025)。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2-0017-01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2.002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收入分配方面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并阻碍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作为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坚持人民至上、提升人民“三感”的关键切入点。目前,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理解现代社会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变化,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内涵
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分配方式也呈现出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效果决定的趋势,有着其他综合性因素和相关领域的影响痕迹。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要充分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相關内容[1]。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丰富的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收入分配与生产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分配公平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遵循唯物史观,详细阐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产生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并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而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其方式不能单一化、教条化。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生产关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指出了物质生产必须具有社会性,是研究生产的出发点,必须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生产要素的相关权利是进行分配的依据,在分配过程中要考虑到生产力问题。从具体分配环节看,以劳动价值论视角作为切入点,拥有生产要素的个体可以结合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对创造的新价值进行合理分配。
(二)批判资本主义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价值才是工资的根本属性[2]。影响工资水平除了劳动力价值以外还有具有其他因素,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国家的生产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劳动力作为商品,不仅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新价值。工人创造劳动力本身的价值用于补偿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而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引起阶级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至一定程度,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继承,提炼出了具有科学属性的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理论既对创造价值的整个流程进行了系统解读,也为收入分配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收入分配尺度问题
马克思认为,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分配尺度问题,提出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但同时提出收入分配应多样化,注重按生产要素、知识等分配方式。并强调分配公平问题,马克思的分配公平包含着禀赋公平(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这三个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方面[3]。马克思认为,我们要正确区分分配对象,社会总产品并不是我们所要分配的对象,只有做出各项扣除之后的剩余部分才能够成为分配对象。这里所谈到的必须扣除的部分包含弥补已经耗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为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和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4],此外还要考虑到社会公共需求消耗部分和准备基金部分。只有综合扣除上述部分,剩余部分才能够进行个人分配,从这一层面看,分配对象只适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四)共产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设想
聚焦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从分配对象、分配途径和分配方式等多个视角阐述按需分配理论,不仅仅关注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特征,更应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要素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如何最大化发挥效率[5]。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形成了共产主义社会分配思想,对共产主义社会分配方式进行了大胆设想,他认为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符合生产力要求,而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需要将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并对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和具体方式展开了具体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维持社会劳动力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能够为社会个体提供全面发展的经济样态[6]。当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社会进入高级阶段,那么劳动者的首要需求就是劳动,分配依据主要是劳动者存在的个人需求。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内涵丰富,系统归纳和总结按需分配思想的缘起与嬗变。厘清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的理论构想,高度概括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分配制度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关键课题,在共同富裕探索过程中,必须侧重于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平衡效率与公平[8],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精准扶贫、实施新经济发展战略、教育扶贫、推动第三次分配调整[9]。然而,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释放和提高生产力、推动生产资料普及化和人力资本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10]。
(一)按劳动贡献分配,注重公平与正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断深入,按劳分配理论逐步与市场经济理论相结合。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出发,按劳分配的落脚点应是按劳动贡献分配[11],更加关注按劳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正义性问题[10]。按劳动贡献分配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虽然强调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不反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关注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充分发挥按生产要素分配方面的优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内涵,对“做大蛋糕”及“分好蛋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相关内容的阐释,对相应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把握具体内涵,以此为当代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及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必要的思想指引。
(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夯实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形成共建共享合力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奋斗的力量源泉。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解决分配不公问题[16]。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不断“做大蛋糕”。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活良性循环的重要抓手[17],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8],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追求[19],但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逐步推进,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基于当前收入结构失衡问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步伐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目标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建成的重要标志,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下一步的目标则是实现共同富裕。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分配提出了新要求[12]。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新原则和新要求进行探讨,还要在价值层面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更好地指导分配实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起来[13]。然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14]。因此,共同富裕必须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提升,不能仅靠少部分人的努力,而是共建共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是全民、全面、共建和逐步富裕的有机融合[15],其成果还应实现人人共享。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逐步共富,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思想内容丰富,对当下中国奋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推进公民个人素养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应注意,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而改变的规律,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多学科多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开展研究,不断挖掘其价值,让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不断发挥其作用,并运用其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收入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收入差距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某一社会群体的收入相对于另一个社会群体收入的差异。通常,收入差距通过基尼系数来衡量,基尼系数越小,表明该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小。收入分配始终是一個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20],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理清我国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是探索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路径的前提。马克思提出收入分配要公平,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讲还不能在短时间实现,收入差距依然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主要原因如下:
(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体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农村等。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21],然而,过去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我国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收入差异,不仅体现在群体之间,更体现在城乡、地域之间。因此,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依旧是在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与实施的[22]。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优势及各种生产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布。我国东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与外界的联系密切,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吸纳各种生产要素,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心,并且其发展优势越来越突出,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区域经济建设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对劳资关系的认识不深入
马克思虽然对资本进行了批判,但是也指出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目前,我们对劳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好各种因素的作用,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劳资关系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和重大课题,应该高度重视。目前,我们对劳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首先,当前对于劳资关系的认识,还局限于生产关系领域中。没有完全看到劳资关系是指向劳资之间的所有关系,更多关注两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关系,对两者在生产力发展也会发生关联理解把握不够。其次,往往从二元对立的思维上去解读劳资关系。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不一致;从现实上看与构建和谐社会、美好社会的政策不一致。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导致在现实中处理劳资关系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角度讲,劳资双方应该和谐相处,应该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携手并进推动发展、稳定和改革。
(四)对收入差距的认识不全面
收入存在差距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因种种客观原因导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目前,人们对收入差距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首先,对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看待不足。提到收入差距,大家往往只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没有看到有限范围内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这种不能很好地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完整把握收入差距的认识,不利于高质量发展,更不利于最终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其次,对收入差距的原因把握不全面。提到收入差距,多数人认为就是不公平,而没有洞察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来自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发展的差距,来自各地区、各行业参与国家建设、满足市场要求的质量不一样。
当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都非常重视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学术界针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问题和新研究导向,对如何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他们以独特视角和发散性思维深入探讨了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存在问题以及具体改革建议。尽管还存在一些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和认知,但这些观点也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见解,为我国收入分配思想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解决路径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此前,我国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社保制度等措施来调整收入分配。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以及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不能只是就分配谈分配,就分配理论谈分配理论[23],应该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收入分配与人类历史发展同步,其产生与发展历史悠久,人们对它的思考、研究和运用一直没有停留过。我们须厘清我国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原因,并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涵进行解读,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探索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的路径。
(一)增加价值总量
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意味着不要增长,而是需要量的合理增长,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只有提高生产力水平,获得较高的价值量,才能为实现分配公平夯实基础。
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升。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来看,要想呈现出应有的贫富差距缩小的效果,必须从根本上强化经济建设,体现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效果,并充分认识到相关分配问题,确保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我们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各类服务行业,才能不断增加社会价值总量,把蛋糕尽量做大,才能做到有产品、有价值可分,进而为公平分配打下基础。
(二)平衡经济发展
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思想的体现。收入分配不公,实质上体现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就经济领域来说,农业、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不同经济行业的群体,其收入存在差距;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情况不一样,也会导致收入差距。从这个角度看,引起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制定了协调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從共同富裕要求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动经济平衡发展,一是要平衡本地区各个经济行业的发展,从政策上落实,推动一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经济发展要均衡、协调推进,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等协调均衡发展,以此缩小一个地区的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推动不同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共赢局面,积极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积极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和团结精神,用好党和国家政策,以此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继续深化市场改革
分配公平直接关系着个人利益,收入分配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何种形式和机制来支配和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既能够实现效率目标,也能够实现公平目标,值得深入探讨。当前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现实问题,国家层面以促进分配公正、缩小收入差距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完善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既要使分配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机制改革发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分配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并不断完善我国分配制度,进而努力实现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缩小城乡及不同行业间的差距,逐步减少一些收入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并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分工协作、协同共生、深化我国市场改革,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而初次分配在构建成熟、公正的市场体系,破解分配环节存在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4]。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马克思强调,收入分配既要讲究效率优先,还要坚持公平原则。收入分配坚持公平正义,应把握好分配尺度,在坚持按劳分配基础上,注重生产要素、需要和知识等方面的作用,调动全体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倒推生产发展。
初次分配环节,政府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促使教育机会更加公平,提高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抑制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和垄断,丰富面向居民的金融投资产品,增加普通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环节,政府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制度体系,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降低初次分配中的收入不平等度。第三次分配环节,有别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高收入人群的自愿为基础,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第三次分配的占比会有所变化,但是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一个补充。
(五)协调处理好劳资关系
马克思谈到了资本的作用,也探讨了劳动的价值创造作用,两者一起推动了社会发展。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驾驭好和发挥好资本的作用,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服务,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每一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资本与劳动的协调、共赢机制[9]。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劳资关系观念,摒弃二元对立的劳资观,树立和谐统一、互动共赢的劳资共赢观。处理劳资关系,不仅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劳资和谐共赢观,不能局限于劳资双方,更需要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融入工作中,切实发挥调控作用。
劳资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国家财富增长和财产收益的保障[3],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规模,才能够确保蛋糕做大分好。同样,财产主体的多元化和不断优化分配方式也会对劳资的协调和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好劳资之间的矛盾。
(六)正确认识收入差距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指出,除了按劳分配,还应该重视生产要素等分配方式。公平分配是保证人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受教育机会,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在积极创造生产要素的同时,获得更加平等的竞争机会。
但是,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历史证明,平均主义其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必然要经过一部分人先富,其余人被带着一起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因此,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符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个人应该从受教育的程度、思想文化修养、生产能力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有正确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指出,一个人的收入多少和其自身的付出、贡献是相关的,主张按劳动和按贡献分配。劳动和贡献的大小与每一个人自身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因此,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当下每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工作中要大力提高自己创造性劳动的技能,积极加强对科学技术、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不断提高个人职业能力,以此提高自己劳动的贡献和实现个人价值。现阶段,我们应深挖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精髓,破解当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乔榛,刘晓丽.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20(2):17-24+112.
[2] 谢晓娟,李文俊.马克思共产主义收入分配思想的内涵及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20(3):9-15.
[3] 刘灿.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J].当代经济研究,2018(2):17-25+2+9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2.
[5] 贾后明.论中国分配改革的演进及分配思想创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1):36-39.
[6] 罗玉辉,侯为民.“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逻辑与关键举措 [J].兰州学刊,2023(9):45-57.
[7] 曹海军,梁赛.赓续百年目标:共同富裕的因由寻绎、意蕴索隐和路径构想[J].云南社会科学,2022(1):54-61+187-188.
[8] 刘荣军.马克思财富哲学视域中的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21-132.
[9] 侯晓东,朱巧玲,万春芳.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22(2):1-8.
[10] 陈友华,孙永健.中国福利制度建设:本质、问题与老龄化应对[J].江海学刊,2022(6):107-115.
[11] 崔朝棟,崔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经济经纬,2015(2):117-121.
[12] 陈宗胜.论中国收入分配差别特征及其制约因素——从中印制度比较视角解释中国的“增长—分配之谜”[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4):90-120.
[13] 贺汉魂.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之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的论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5):22-24.
[14] 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史: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
[1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01.
[16] 杨文圣,李旭东.论共同富裕的权利场域[J].贵州社会科学,2022(11):13-20.
[17] 罗娟,彭伟辉.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1):35-42.
[18] 杨文杰,韦玮.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推进共同富裕[J].理论探讨,2022(6):149-154.
[19] 张文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22(1):1-8.
[20] 李娜.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进程中“人民至上”逻辑[J].重庆社会科学,2022(7):54-66.
[21] 覃雪梅.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J].改革与战略,2010(7):30-32.
[22] 张志元,李洋.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长白学刊,2022(6):109-118.
[23] 陈友华,孙永健.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00-108.
[24] 张俊山.关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J].经济学家,2012(12):21-30.
Research on Marxist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me Imbalance
Zhang Xinchang Pi Yingliang
(Marxist School of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Guizhou Branch, Tongren 554300, Guizhou)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income level of Chinese resident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the problem of income inequality.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come not only affects the achievemen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oals, but also to some extent reduces the sense of gain, happiness, and security of the people, hindering the pace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refore, reforming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urgently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reform of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must be guided by Marxis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The Marxist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mainly explores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and sourc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exploitation problem of capitalism, the distribution principles of total social products, the scale and standard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idea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ommunist society, demonstrating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income distribution.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Marxis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to construct a distribution system centered on the people and aimed at common prosper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mbalance.
Key Words: Marxis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Uneven income distribution; Common prospe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