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
“核心素养”是近年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引发了人们对其在课程内容重组和教学方法改革上的关注。写作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应该融入核心素养培养,以推动写作教学的全面、创造性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可以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构建和应用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探索语文世界,学习更多人文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核心素养也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掌握系统的写作方法。因此,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核心开展写作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一、关注写作方法,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在践行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尤其要关注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当前,小学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缺少写作方法,而语言组织能力作为写作的基础,理应受到重视。我们可以运用仿写、缩写、个性化写作等拓展写作的空间。
1.多元写作,写出章法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教授学生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内容空泛、中心思想不明确、逻辑不合理和情感表达不恰当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将写作方法教授给他们,如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技巧以及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写作技巧,并让他们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写作的本质以及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他们就知道该如何让文章丰富和生动起来。只有找准方法,勤加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特征,由此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学生不熟悉此类作文,不知道怎么下笔,具体来说,他们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不知道按照什么顺序和结构写,语言要如何表述,也不知道怎样表达情感。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用之前学过的课文举例,比如,《观潮》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走月亮》是按照作者的游踪写的,描写了空间转换下的各色美景。还有很多类似的课文,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教授写作方法是开启学生写作之门的钥匙,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更多要鼓励学生,给学生带来光明,这样他们就会灵活多变地运用语言,将写作课看作自己学习时的期待。
2.缩写仿写,关注语言建构
“缩写”和“仿写”都是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区别在于,“缩写”侧重于理解和总结,“仿写”则强调在原有句子的基础上灵活变换,写作要求更高。对于小学生而言,仿写可能更容易掌握。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满足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教师可以将“缩写”和“仿写”引入到作文教学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练习,先概括故事梗概,尤其要点明文中人物的性格和结局。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缩写结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写作成果,看谁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描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优美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精美的语句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紧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想象自己家乡的美景,然后用学到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仿写练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促进了其个性化写作思路的形成,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有推动作用。
二、运用策略,提升写作素养
写作除了技巧之外,更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积极为学生提供新的写作方法,寻找新的写作思路,才是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
1.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所以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的思考状态和思考过程。再者,写作教学要创新,就离不开教师的个性化引,可以多给学生看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文章,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作,逐步形成全新的写作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法和创造力联想法,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合理的框架内自由地想象和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
假设在写记事类文章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性更强的写作思路。如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构建出思维导图。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写得很有条理,按照事情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依次展开。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写作方法有助于他们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文章内容也会充实具体。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从而在写作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凸显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除了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梳理写作思路外,教师还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的教育目标。
2.借助想象,打破写作思维局限
小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天赋,因为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探索心理,所以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特性,让他们进行个性化创造,写出有真实情感的作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维护孩子的想象天赋,给他们想象机会和空间,这样在写作时才能闪现出个性光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而且可以使他们的作文更具个性。
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节写作课上,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生动的写作环境,开拓他们的思考空间。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未能将作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导致作文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同学们,在你们眼里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你是否注意到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有没有让你感动的事件?请大家认真回忆,记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写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他们的文章将更加真实和感人。
最后,教师还应关注文化传承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中,文化传承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关注文化传承,提升写作品质
写作教学需细致入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时应突出文化传承与审美的力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情出发,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具体可以从文化传承和审美鉴赏情境创设等方面探索写作之路。
1.融入文化传承,凸显思想品质
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文化传承为基础实施写作教学活动,充分融入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意义,让写作凸显文化的魅力。学生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升内在品质,逐渐养成积极的写作态度,成为文化传承的继承者。每个学生都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职责,真正做到在写作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
在“记一次游戏”这节写作课上便可以融入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玩陀螺,先用多媒体介绍它的起源、文化内涵,再教学生怎么玩。学生对这项古老的游戏充满热情,在玩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文化意识,还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既真实,又有感染力,还能启发他们思考。具体体现在,学生在与家人和朋友的游戏中,会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傳统文化,这些都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文化中看到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2.审美创造,打造文化底蕴
审美与创造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需以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作文展现思想之美。在锤炼语言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使写作充满力量。这意味着教师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需将语言与审美鉴赏融为一体,使写作教学更具生命力。此外,教师要营造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启他们的写作鉴赏之门。
例如在写景类的文章中,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先给同学们看一些表现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图片和视频,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对山水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文之美形成初步的认识;再讲解一些优秀的范文,从对文章的语言分析中找出所描写的景色,让学生鉴赏,说出自己喜欢这些景色和句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布置作业——“我和我喜欢的风景”,让他们围绕这个话题思考:“我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眼中的风景?”用什么方法才能展示出风景的美丽?那里的风景与人们生活有什么联系?我要怎样才能表达对这样的生活的感受和喜爱?”学生会在问题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这样既能丰富写作内容,又可以提升写作素养。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育与情境教学的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沉浸式学习的快乐,进而爱上学习,爱上写作。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情,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策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方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