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卉,彭健,王力军
1. 无锡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江苏 无锡 214071;2. 无锡市中医医院龙砂研究院,江苏 无锡 214071
黄煌教授是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江苏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经方的推广和应用,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笔者有幸跟随其门诊,现整理黄煌教授运用柴苓汤加减治疗面部皮炎医案1 则,介绍如下。
面部皮炎主要是指发生在面部、以瘙痒性、复发性和慢性化倾向为特征的皮肤炎症,属于炎症性皮肤病的范畴。病因复杂,可由遗传、光敏、变应原、治疗等引起,发病机制上多与超敏反应有关[1]。该病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皮损,减少患者发作频率对面部皮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薛某,女,50 岁,2021 年12 月25 日初诊。患者1 年半前出现双眼睑红肿,反复发作,疲劳、吃海鲜易引发,口渴喜饮,每天饮水3 000~4 000 mL,自产后出现颈肩关节疼痛,平素怕冷,晨起全身僵硬。当地三甲医院查抗核抗体、皮肌炎相关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抗体均为阴性。口服抗组胺药、中药、艾灸均改善不明显。无系统疾病史。患者拒绝激素治疗。求诊于黄煌教授,症见:形体中等,面黄少泽,双眼睑红肿脱屑(见图1),瘙痒,伴紧绷感、灼热感,口渴、饮水多、易醒、多噩梦、尿频、大便稀,腹诊有振水音、脐跳。舌红、苔薄腻,脉弦。方以柴苓汤加减,处方:荆芥30 g,防风、柴胡、白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红枣各20 g,黄芩、姜半夏、党参、桂枝各15 g,甘草、黄柏各10 g,干姜5 g。每天1 剂,水煎。嘱患者精神放松,外出做好防护。
图1 双眼脸红肿
2022 年1 月7 日二诊:药后双眼睑色淡,肿胀较前缓解,脱屑,仍感瘙痒,无紧绷感无灼热感,饮水量减少,易醒改善,噩梦减少。但服药期间食用羊肉后双眼睑红肿又有反复。腹诊腹部振水音,脐跳。舌红、苔薄。原方续服。
2022 年1 月30 日三诊:近1 个月来复发4 次,双眼睑红肿较半月前加重,饮水量明显减少,易醒噩梦均减少,尿频次数减少。腹诊腹部振水音,脐跳。舌红、苔薄。原方续服。
2022 年3 月15 日四诊:因之前出现症状反复,尝试其他中药及艾灸治疗,改善不明显。遂来继续求诊。就诊时双眼睑对称性淡红斑,水肿明显。一般情况可,饮水量、尿频、睡眠情况均较首诊时明显改善。腹诊腹部振水音,脐跳。舌红苔薄。原方续服。
随访1 年,双眼睑局部淡红斑,面积较前明显缩小,轻微肿胀,鳞屑(见图2)。一般情况可,无明显不适,大便正常,睡眠改善,腹诊无振水音。
图2 双眼脸局部淡红斑
按:本例患者以双眼睑红肿,口干饮水多、胃内振水音、大便稀为主要症状,说明其体内有水饮。《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等诸多条文中,提示五苓散以渴、烦、小便不利为主症,临床以“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为辨证要点。太阳表邪随经入腑,阻碍膀胱之气化功能,气不化而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气化不利,水道失调,水液滞留胃部无法下达小肠,可见胃内振水音;水湿并走大肠则见大便稀溏;水饮内阻,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喜饮,饮后不能化津解渴;眼睑水肿为水上迫之候。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故头面受损多与风邪有关;风为百病之长,为阳邪,其肿宣浮,携热邪侵犯人体,故患部皮色可见红肿。风邪亦可致其腠理疏泄而开张,外邪侵袭在表之太阳经,正邪交争于表,太阳经气不利,出现太阳表虚之症候。患者饮停于内和面部皮肤腠理开泄的症状与五苓散证相符,故用之。
本例患者还以反复发作为疾病特点。《伤寒论》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邪气袭主表之太阳经后,与体内正气相争,外感之邪气若不能在太阳经得以及时疏解,可向里隐于表里之间的少阳经。少阳受邪,枢机不利,邪气在少阳经中时与正气相争于里经,时与正气相争于表经,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互有胜负,呈现休作有时的特点[2],可引申为疾病反反复复的状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黄煌教授也指出,往来寒热条文应该聚焦于“往来”,而非“寒热”字面之意,方证仅停留在原文层次远远不够,要收集后世医家古方今用的应用经验,来建立和完善经方应用体系。《伤寒论》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提示只要见到邪犯少阳的一部分主症,即可应用小柴胡汤。患者病程长达1 年之久,症状反复发生,与小柴胡汤条文相符合,故用之。
本病与风邪相关,荆芥、防风均可以发散风寒、祛风散邪,配伍该两味药以祛风止痒。患者多年颈肩关节疼痛,晨起全身僵硬,加用黄柏、白芍,此为黄煌教授经验用药。黄煌教授认为黄柏善于治疗热痹,还可用于分泌物发黄如黄带、黄涕、黄汗、小便黄,皮肤红肿热痛,尿路感染,血小板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等。黄煌教授认为芍药主治挛急,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多。其中,身疼痛多为腰背酸痛、四肢疼痛,白芍多用于痉挛性疾病[3],故黄柏、白芍配伍可用于与免疫相关的关节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黄柏提取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4],黄柏及炮制品对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白芍提取物白芍总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维持机体免疫耐受[6]。小柴胡汤原方用生姜,而本方黄煌教授改为干姜,考虑患者体内水饮聚集,取其温化水饮之功效。
黄煌教授选方用药主张方证相应,即根据患者客观存在的体征选择方药。在选方用药方面,黄煌教授反复强调原方最好用,原方最有效,加减有法度,不可以想当然的将多方组合或者按照理论推导用药,要遵循仲景的用药加减规律。本案中黄煌教授予柴苓汤加黄柏、白芍、荆芥、防风治疗,在治疗的1 年时间里,患者诸多症状改善,并持续好转,每次就诊患者均有饮水、尿量、睡眠、皮肤表现或腹诊方面的改善情况。但是患者的关节疼痛和眼周淡红斑肿胀仍然存在,病情稳定,症状未完全祛除,黄煌教授选择守方用药,未进行加减。黄煌教授临床从整体把握,首诊判断准确,患者整体与局部的症状均得以缓解,疗效满意。
面部皮炎患者发病率极高。目前西医主要采用药物及光电治疗两种方式。光电有黄光和窄谱光(DPL)等,药物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皮肤屏障修复剂的相关使用最多,药物治疗为首选。因面部皮炎不是单纯的组胺释放导致的疾病,涉及复杂的炎症反应,所以单纯通过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皮炎非常困难。口服激素有效,但存在停药复发及患者畏惧使用的情况,外用药物效果有限。中医药能改善面部皮炎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肤病生活质量、面部皮炎严重指数[7],经方临床使用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
柴苓汤即小柴胡汤和五苓散合方,方名首见于金代李杲所编撰的《医方便懦》[8]。人参,经学者考证,当为桔梗科党参而非五加科人参。古代一般用此方治疗伤寒泄泻身热、伤风伤暑阳明疟、麻疹痘疮疝气等病证,症见身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等[9]。黄煌教授主张方证相应的治疗原则,将此方的方证归纳为病人面色黄,浮肿貌,或有色斑,舌胖大边有齿痕;怕风冷,皮肤痒或红疹,身体疼痛;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或饮水即吐,嗳气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小便不利,或肢体水肿,或体腔积液。黄煌教授认为本方具有退热、利水、止泻、消肿的功效。临床适用于以水肿为表现的疾病,以发热腹泻为表现的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泌尿系统纤维化疾病,五官科疾病等,尤其多用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10]。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具有抗炎、减缓肾毒性、免疫调节、利尿、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类固醇样等药理作用,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亦可以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类固醇制剂的依赖性。现代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肺挫伤、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骨折术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女性疾病等[11]。国外研究显示,该方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药物性肺炎和膀胱炎,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8]。面部皮炎本因免疫异常,以面部皮肤泛红发热、肿胀、反复发作为特点,与柴苓汤调节免疫,改善水液代谢作用基本相符合。故柴苓汤可以用于面部皮炎的治疗。
面部皮炎是一组急慢性皮肤炎症,病程中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均可能参与。病理变化主要是表层出现细胞间水肿及细胞内水肿,其浅层有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的变态反应性的炎症[12]。临床表现为面部出现红斑水肿,症状反复,多伴焦虑烦躁等。本病起病或因皮肤屏障受损,或本不耐受外界刺激物,致正邪分争,枢机不利,疏泄失职,胆木横逆,木邪犯土,脾胃受害,出现嘿嘿不欲饮食等证。邪滞少阳经脉,胆火上炎,上扰心神则心烦。肝胆气郁,疏泄失职,或见神情嘿嘿而寡言。气郁化火,心绪烦乱,心肝火旺,伏于血分而致血热,血分有热,热为阳邪,向上蒸腾,发于体表,焮红发斑。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上泛,熏蒸肌肤,故红斑皮疹遍及颜面。正气虚弱,无力抗邪,风邪入里,袭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经,致病情缠绵难愈。当正邪时而交争于表经,时而入于里时,则表现出休作有时的特点。面部皮炎患者发病前后多有精神抑郁或烦躁等“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表现。中医学认为,属少阳枢机不利,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熏面部,而发为本病。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能疏肝解郁,具有镇静、抗抑郁焦虑的作用。其经典的四大主症包含了面部皮炎的临床表现。同时条文“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提示了本病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患者虽然不全部伴有水停消化道症状,但其水液不循常道,蓄积于皮下,表现为面部水肿的机理,与五苓散治疗与“湿”相关证候相符。综上,面部皮炎有使用柴苓汤的指征。
黄煌教授还常用另一张柴归汤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柴归汤由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组成。因该方含有小柴胡汤,故适用于疾病反复发作,时进时退,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同义。因含有当归芍药散,故多用于女性,伴有月经失调,或周期参差,或闭经,其人大多脸色黄,或浮肿,或便秘,或腹泻,或腹痛,或心悸,或头痛,与当归芍药散证相符。从病机角度分析,该类人群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气、血、水、肝、脾、肾都失调,体内还存在风、寒、湿、热等,无法用某一种证型来概括。西医检查常发现有免疫状态、内分泌、植物神经等功能的紊乱。该方的方证归纳为中青年多见、形体中等、肤色偏黄、干燥少泽、颜面黄暗常有黄褐斑,或浮肿貌。对不适症状的体验细致,主诉繁多,乏力疲劳和冷感明显。常见症状如恶风怕冷、手脚冰凉,关节与肌肉酸痛、晨僵。常伴头晕心慌睡眠欠佳。易患疾病谱:易感冒,易出现过敏性症状(喷嚏鼻痒、皮肤瘙痒、目痒干涩)或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出现经前紧张综合征,月经失调,经量减少、经色暗。临床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神经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两者鉴别点在于柴归汤女性使用几率稍高一些,多伴有面部色斑及月经失调方面问题。
此案患者面部出疹1 年余,多方诊治乏效,已成顽症痼疾。予柴苓汤加减使其明显缓解且病情稳定,乃基于方证相应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方是治疗面部皮炎的有效方,笔者在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中均有成功案例,使用原则是方证相应。该类疾病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效果越好。但是此方是否能成为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专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