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
[摘 要] 老年人群体是我国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老年人特点,以社区为中心建设老年教育渠道,完善教育课程,使老年人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做好教学模式的构建,才能够让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对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具体阐述课程教学的困境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 键 词] 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社区;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6-0065-04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也有着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愿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平台。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是社区老年教育的核心内容,涉及老年人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情感满足、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社区老年教育課程教学模式,是提高社区老年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一、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性安排和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涉及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社区这一特定环境下,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符合其需求和特点的课程,并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整体安排和组织形式。
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是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影响着课程效果和质量,也反映着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一个好的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其学习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1]。
二、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变化阶段的群体,面临着身体机能的下降、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角色的转换、家庭关系的调整等多重挑战,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养生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增进其与社区、家庭和朋友的联系和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孤独感,促进其心理平衡和社会适应[2]。
例如,S市某社区学院开展了“助推老年教育在线教学”的项目,利用线上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在线课程,如语言、计算机、健康、法律等,让老年人能够在家中轻松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能够通过钉钉与教师和同学实时互动和交流,增加了老年人的学习乐趣。
(二)普及文化知识
由于老年人群体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有些老年人受过较高的教育,有些则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的老师对新事物和新技术感兴趣,有的则对此排斥和抵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包括基础的文化素养、时事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艺术的鉴赏欣赏等内容,使老年人能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修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变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老年人在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很多实际的生活技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例如,某大学开展了“‘智慧助老老年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的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让老年人能够掌握智能手机的应用技能,了解网络的发展动态,享受数字化的便利和乐趣。
(三)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老年人是一个需要学习和交流的群体,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老年人通常希望能够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也希望能够与他人共同进行学习。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渠道,使老年人在课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也能够在课程中欣赏他人的优点,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建立学员之间的友谊。
三、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学生以听讲和记忆为主要方式,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老年人的主体性和个性,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满足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学习厌倦和消极。据一项对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调查显示,有63.4%的老年人表示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有54.7%的老年人表示对教学方法不满意,有48.9%的老年人表示对教学效果不满意。同时,在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下,老年人很难在课程学习中有效掌握相应的技能,很容易使老年人逐渐对社区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对相关机构失去信任,反而容易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较为匮乏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如语言、计算机、健康等,缺乏一些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养老、养生、心理、休闲等,也缺乏一些能够激发老年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内容,如艺术、文学,不能充分反映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期望,也不能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和才华。同时,目前大多数课程专注于理论内容的授课,实践教学不足,很容易出现老年人对理论有所了解且难以应用的情况。同时,单一的理论教学也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更難以达到促进老年人交流和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3]。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师资主要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退休教师等为主,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不够了解,不能有效地与老年人沟通和交流,也不能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的教师则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不能准确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效地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据满意度调查显示,有62.4%的老年人表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满意,有53.8%的老年人表示对教师的态度不满意,有47.2%的老年人表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因此,在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做好师资力量的配置工作十分关键,只有完成师资力量的配置,才能够切实提升社区老年教育水平。
(四)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主要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和经验为依据,缺乏对老年人的充分调查和分析,不能准确地把握老年人的学习水平、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难点,也不能合理地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评价模式,很容易导致课程的难度和适宜度不匹配,课程的结构和逻辑不清晰,影响课程的实施和效果。同时,由于老年人群体与中青年群体存在差异,在实际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课程进行差异化设计,一旦未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很容易使课程出现问题,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
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相结合,使老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进步。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老年人学习动机的尊重和满足,也体现了对老年人学习效果的关注和促进。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老年人的学习乐趣和满足感,提高老年人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多样化与个性化
多样化与个性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水平选择和参与适合自己的课程。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期望,增强老年人的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提高老年人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例如,社区里的“老年大学”通常会构建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让老年人在就近的社区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可以兼顾家庭生活,社区教育的灵活性,充分满足了老年大学的个性化需求。社区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科技、生活、娱乐等多个领域,让老年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社区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也注重老年人的个性和差异,通过小班制、分级教学、个性辅导等方式,让老年人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难度下学习,不仅能够保证老年人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学习信心和满足感。
(三)强调互动交流
强调互动交流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则,其要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要充分利用社区这一特殊环境的优势,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强化知识、技能、情感、价值等方面的传播和共享,强化课程与社区、家庭、朋友等方面的联系和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友好、开放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合作、互助、互鉴、互动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多元、丰富、有趣、有益的课程文化,建立一种紧密、稳定、持续、发展的课程网络,让老人在互动交流中基于创新性的老年教育课程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四)追求创新发展
追求创新发展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动态原则,要求教学模式的构建持续适应老年人、社区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新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老年人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内容、方法;根据社区的资源和条件,灵活选择课程时间、地点、规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积极引入新颖有趣的技术,如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让老年人能够体验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和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
五、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完善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邀请一些老年教育专家和学者,为教师提供专题讲座,介绍老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分享老年教育的经验和案例,解答老年教育的问题和困惑。
2.加强对教师的激励和支持,合理确定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及时表彰和奖励教师的工作成绩和贡献,营造一个尊重教师的氛围。例如,可以设立一些老年教育优秀教师的荣誉和奖项,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选和公示,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和支持[4]。
3.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核和反馈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可以建立一个教学档案和教学日志,记录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收集教师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成果,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进行分析和评价,给予教师合理的建议和指导,使教师的教育水平持续提升,逐渐完成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因此,教育模式的构建一定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切实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广泛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老年人的学习水平、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难点等,制定符合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偏好等内容,再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经济等特征进行分类和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案。
2.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学习目标和期望,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老年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内容等,使老年人能够在课程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在课程中体验有趣的活动和过程。
3.教学内容设置过程既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和前提,避免设置过难或过简的内容,也要考虑老年人的进步和发展,适当设置一些挑战和创新的内容,使老年人能够在课程中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5]。例如,针对初期学习的老年学员,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内容或老人擅长的内容。而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则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合理设置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使老年学员能够在学习中持续进步。
(三)合理建设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学习参与和互动情况。因此,需要合理建设教学活动,增加老年人的学习乐趣和满足感,增强老年人的学习信心和能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教学活动,如讲座、讨论、演示、实践、游戏、竞赛等,使老年人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收获。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让老年人听取教师的讲解和解答;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实践的方式,让老年人动手操作和体验。
应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和组织各种主题和内容的教学活动,如文化、艺术、科技、生活、娱乐等,使老年人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展示不同的才华和风采。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老年人,可以组织歌唱或演奏的活动,让老年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喜欢绘画的老年人,可以组织绘画或展览的活动,让老年人展现自己的艺术和创意。
(四)加強教学互动与引导
互动与引导是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合理的互动引导模式,能够让老年学员更快地对课程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逐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相应的课程内容。
为保证互动效果,首先应建立和完善教学互动与引导的机制和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职责,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保证教学互动与引导的顺畅和有效。具体的,如教师应该尊重和鼓励老年人的发言和表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避免出现冷场和冲突等情况。
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丰富教学互动与引导的形式和内容,如图文、音视频、网络、实物等,使教学互动与引导更加生动和直观,更加便捷、高效。例如,可以利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教学互动与引导的方式和渠道,如通过视频或语音进行远程教学,通过微信或钉钉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电子白板或平板电脑进行现场演示等,让互动更加直观[6]。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到教育内容或模式中的不足,能够应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相应内容的调整。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应完善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标准,明确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教学评价的指标和要求,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公正。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如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激发程度,对于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的达成程度等;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教学评价的指标和要求,如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设定一些量化和可观察的指标,如考试成绩、测试分数、操作正确率等。
应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如考试、测试、观察、访谈、问卷等,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和综合,更加灵活和多样。而老年学员的学习情况也应当定期进行评价,以持续提升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老年教育在养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想要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就要做好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使课程与老年人的实际学习需要相结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教育需要,另一方面应考虑课程和师资的选择。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构建教学模式,可以让社区老年教育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肖曼,何依婷.整合与构建:系统论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3(17):61-65.
[2]刘徽,吕婵.城市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9):143-145.
[3]张国杰,郑亚,陈孝然.基于OBE理念的老年教育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3,36(3):15-21.
[4]刘徽.高校优化整合社会资源的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渠道联盟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14):18-21.
[5]彭琳.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4):42-44.
[6]李楠,崔珍珍.基于老年学习者需求视角的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8):141-14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