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勇,章佳,李平
在“学校领导”理念不断革新的今天,如何促成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从教学能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培育一支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已成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骨干型教师是进入教学成熟期的教师,一般有10 年以上教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完备,课堂生成性强,对学生关注度高,能基于学习逻辑进行教材内容整合重组。 骨干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应该是“自主”“研究”“提升”“引领”。
自主。骨干型教师要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主动迎接新时代教育改革和技术革命的挑战, 加快提升综合素质, 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审视、探索、开拓、实践,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路径。
研究。骨干型教师必须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力,跨越专业发展的“高原期”“瓶颈期”,由成熟型教师、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提升。 骨干型教师是基于胜任型教师的发展提升,由“职业认识”提升为“职业认同”,特点是:具有明晰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智慧、鲜明的教学风格、扎实的教研功底,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引领。骨干型教师能熟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并认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不足,主动制订和践行专业发展规划,克服教学倦怠,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在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新时代,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刻不容缓。
我校根据骨干教师自主、研究、提升、引领的专业发展定位,创建了“1+1+x”雁阵式教师学习共同体(由1 名团队导师、1 个骨干种子教师,5 至6 名青年教师构成),通过精神引领、项目驱动、评价激励,让骨干教师在导师团队带领下加速专业成长, 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1)价值引领,精神构建,从“要我发展”转向“我要发展”。我校在“阳春德泽、新华生辉”办学愿景下,提出了“融情融智、守正创新”融创教师培养目标。“阳春德泽、新华生辉”办学愿景蕴含着包容、和谐、尊重等发展理念,因此学校把毛泽东“万类霜天竞自由”诗句作为教师发展理念,“万类”指关注每一个、每一类教师的成长;“霜天” 是为教师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平台、路径;“竞自由”意为教师拥有自愿、自主、自省的选择权利,具备自觉、自为的理性行动能力,达到竞相成长的自由状态。 在“1+1+X”学习共同体中, 骨干教师群体在学校教师发展文化浸润下为共同体命制集名、logo,体现共同体的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发展目标取向个性化。
(2)项目驱动,问题导向,从“成熟型”走向“专家型”教师。 “1+1+X”共同体学习方式主要是项目驱动、问题导向,教师在学习参与和任务驱动中迅速提升。 项目驱动有“自主申报、核心组团、公开方案、双向选择、开展研究”五个环节。项目组建方式:一是以自愿为原则,有共同兴趣的老师自行组建团队。如我校骨干教师郑琳致力研究作业设计,她发布研究方案后,一群对作业感兴趣的老师自主申报,通过双向选择,创建起“文综综合性作业”项目组。二是围绕施教对象,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基础组建,如我校无土栽培技术主要是在小学三年级进行授课, 三年级骨干教师刘佳珍老师带着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组建起“无土栽培项目”组。 “1+1+x”突破了原有的教师梯级培养模式,实现了成熟型教师与成长型教师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科异质,任务驱动,促进了教师融合创新能力的发展。
(3)学术积分,“三力”评价,从“职业认识”到“职业认同”。 为激活骨干教师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学校建构学习、实践、影响“三力”评价体系,为骨干教师建立了电子档案,记录其专业成长过程;邀请校内外专家、家长参与,通过多元融合、拓展资源,对骨干教师进行多方位评价,形成学术积分,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4)室内练功,室外交流,从“头雁领航”到“群雁齐飞”。 “1+1+x”学习共同体强化“自主研修,室内练功夫;交流展示,室外促发展”,将“学展评思”融为一体,形成骨干教师环状成长模式。学校在科研上给予充分支持,根据骨干教师团队需求聘请省内外专家全程指导,开展科研培训,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建立区域、学校、教研组三级骨干教师学习机制,推荐教师参与省市区域的国培、省培、周期性项目培训班,确定校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让骨干教师在组内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开设“新华论坛”,老师们围绕一定话题开展汇报、辩论;学校科研校刊《朝露》在学校公众号上建立了“师说”专栏,鼓励老师们著书立说,发表文章,将“碎片”变为“主张”,营造了“聚焦融合创生”的学术研究氛围。
通过“1+1+X”雁阵式骨干教师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不断获得课题研究成果。2023 年,学校教师参与的研究课题“融创课堂:重构关系的教学范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两年来,学校区级学科带头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年轻教师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在各项评比中崭露头角,一大批教师在市区级公开课献课、在各级比赛中斩获一等奖,为骨干教师涌现厚积了力量。
分层对标,跨层组团,项目驱动,评价激励,唤醒教师基于力量内生的生命成长自觉, 实现了骨干教师队伍多样态生成:优势引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个性发展——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集群发展——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骨干教师培养是一个长期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课题,只要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健全骨干教师长效培养机制,打开各种成长通道,就能培养一支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支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