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以黔南地区为例

2024-04-08 12:16:26罗丹
教书育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黔南民族特色盐酸

罗丹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高中学习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和生活技能,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融入劳动教育符合高中化学本身的特点,也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化学的一些复杂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丰富校本教材的内容。

黔南民族特色文化是贵州南部独特的地域文化形式,挖掘黔南民族地区三大特色工艺,平塘牙舟陶艺、三都九阡酒酿造、独山盐酸菜发酵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将其融入高中化学劳动教育中,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化学校本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

(一)有助于彰显化学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化学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形成对应关系。它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融合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激发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知识和技艺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化学领域的创新思维。化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相关,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运用化学知识的实践机会。

(二)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参与同化学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或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民族特色的化学知识、技艺和传统工艺,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民族特色文化中常常蕴含着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这些特点融入劳动教育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学实验,发掘和运用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黔南地区民族特色劳动文化中的化学资源

(一)平塘牙舟陶艺

《平塘县志》记载了贵州平塘县牙舟镇兴陶村的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工艺的特点是精湛的陶器制作技艺以及古朴而敦厚的造型风格。它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牙舟陶器的制作过程严格。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牙舟陶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体现了当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九阡酒酿造

九阡酒是黔南州三都水族的传统名酒,有着1000 多年历史的高品质原生态健康酒。九阡酒是用当地的摘糯、红糯等优质糯米为原料,用特制曲药发酵,利用水族独特传统工艺酿制而成。是“水族三宝”之一。三都九阡酒酿造厂酿造的酒类产品,既是美食,也是黔南民族地区文化的代表。

(三)独山盐酸菜制作

独山盐酸菜源于明代,有着“中国最佳素菜”的美誉。其以独山附近出产的一种优质青菜为主要原料。独山盐酸菜通过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传承了黔南民族地区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智慧。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黔南民族地区人民智慧与创造力。

将独山盐酸菜厂建设成为高中化学劳动教育校外化学综合实践基地,学生可以获得实践学习的机会,可以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制作盐酸菜的过程中。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盐酸菜制作工艺、化学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体验。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

(一)形成以化学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课程

通过以化学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课程,选择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实验项目,例如,制作肥皂、自制清洁剂、水质检测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了解产品的制作原理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等,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与化学知识。在进行劳动实践的同时,教师应强调安全意识和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学生需要了解和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掌握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并培养对劳动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

在实践中,注意将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如选择与黔南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走访黔南地区的农田、工坊、传统村寨等地,与当地民众交流了解他们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开展特色项目实践。同时,在化学实验中加入黔南民族文化元素。

通过将高中化学劳动教育与黔南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黔南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对黔南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形成校本教材

在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可以形成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以满足教学需求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教材需要对黔南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料和文献进行收集,以了解其背景和与化学相关的内容,然后将化学知识与民族特色文化紧密结合,设计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实践项目。

在高中化学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族文化,同时结合化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探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建设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

通过建设融化学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一体的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化学知识和工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的基地会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情况,选择与学校课程或学生兴趣相关的方向,建立化学科学实验室、生物科学实验室等。同时根据劳动基地的类型,设计与课程或学生兴趣相关的实践项目。

2.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平塘牙舟陶艺厂。将平塘牙舟陶艺厂建设成为高中校外化学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深入了解和体验牙舟陶器的制作工艺和化学原理。

三都九阡酒酿造厂。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酿酒制作体验,结合化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并丰富他们对酿酒工艺、化学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独山盐酸菜厂。学生可以获得实践学习的机会,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制作盐酸菜的过程中。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盐酸菜制作工艺、化学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体验。

四、高中化学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案例

(一)重走平塘牙舟陶艺厂

活动目标:了解陶瓷的制作原理和工艺过程;探究陶瓷制作中化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活动安排:

准备阶段:牙舟陶是平塘县的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课堂上教师引入关于牙舟陶传说,介绍陶瓷制作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案例活动的目标和重要性。组织学生预习相关化学知识,包括陶瓷的成分、烧制过程等。

实地参观:前往平塘牙舟陶艺厂进行实地参观,与陶艺师傅互动交流。观察陶瓷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制等过程。

化学知识探究:学生观察和记录陶艺师傅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艺的变化。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探究陶瓷制作中的化学反应、烧制温度对陶瓷性质的影响等问题。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通过探访校外化学综合实践基地平塘牙舟陶艺厂,学生可以了解陶器材料的选取、手工造型和装饰等环节,并学习到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加深他们对牙舟陶器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这项工艺中体会到黔南民族人民对牙舟陶艺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于黔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学生通过牙舟陶的制作过程和欣赏陶器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平塘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本地独特的历史底蕴,激发他们爱家乡爱国的思想。

(二)我在三都九阡酒酿造厂酿酒

活动目标:了解酿酒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探究酿酒过程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安排:

准备阶段:介绍酿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活动的目标和重要性。组织学生预习相关化学知识,包括酒的成分、发酵过程等。

观摩阶段:前往三都九阡酒酿造厂进行实地参观,与酿酒师傅互动交流。观察酿酒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糖化、发酵、蒸馏等过程。

实践体验:学生分组进行酒酿制作实践,根据酿酒师傅的指导,亲自参与酒的酿造。

化学知识探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艺的变化。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探究酿酒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发酵条件对酒的品质和口感的影响等问题。

展示: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展示,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解释他们在酿酒过程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并与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关联。

通过这个案例活动,学生能够参与到酒酿造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酸菜制作的秘密》

活动目标:了解独山盐酸菜的制作过程;探索独山盐酸菜制作的秘密,通过化学的角度来理解盐酸菜的制作过程。

活动描述:在这个案例中,一起探索独山盐酸菜制作的化学过程和关键要点。学生将亲自观摩并参与部分盐酸菜的制作,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了解其中的化学秘密。

活动安排:

准备工作: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酸菜制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包括发酵和乳酸菌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与老师进行讨论,了解盐酸菜制作中盐的作用和相关的化学反应。

制作盐酸菜:学生将根据独山盐酸菜厂工作人员指导完成制作。

观察和记录:学生观察记录不同时期青菜的颜色、质地、气味以及发酵容器中pH 值等相关信息。

分析和讨论:学生将收集所有的观察和记录数据,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总结:学生将总结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或展示,向同学们分享他们对独山盐酸菜制作的化学秘密的理解。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了独山盐酸菜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理解。同时,他们还深刻理解了盐酸菜作为独山的民族个性特色菜肴,既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也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创造力。

通过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高中化学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劳动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实现更好的化学劳动教育效果,为祖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黔南民族特色盐酸
盐酸泄漏
环球时报(2022-05-18)2022-05-18 15:22:01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当代贵州(2017年50期)2017-12-19 06:22:04
梦回黔南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夜郎文学(2017年2期)2017-09-26 06:29:42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当代贵州(2017年16期)2017-06-07 08:21:51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合成化学(2015年4期)2016-01-17 09:01:02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语言与翻译(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
中国氯碱(2014年10期)2014-02-28 01:04:57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