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建龙 杨佐零 倪雁强
2023年10月24日下午,经过两个多月的跟拍记录,由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推出的纪录片《亚残运会开幕这群特殊孩子在杭州“大莲花”里绽放星光》在潮新闻客户端首发。视频一经发布,就迅速“出圈”。中宣部新闻局对本片点赞表扬,全国数十家省级主流媒体置顶转发,全网点击量迅速突破千万。很多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网友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感谢这部短片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认识了一个曾被他们忽视的群体。业内专业人士这样评价:“能把这么难处理的题材表达得恰到好处,在群像中,主角没有失焦,没有失语。故事紧紧围绕这些孩子展开,有欢笑,有失落,有痛苦,有快乐,节奏流畅、张弛有度,是一部高质量的片子。”
《亚残运会开幕这群特殊孩子在杭州“大莲花”里绽放星光》是如何打造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2023 年10 月22 日晚,杭州第4 届亚残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开幕。杭州人,都在期待参与享受这场家门口的体育盛会。但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一群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他们中很多人因为饱受心智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还有各种不明原因病症的困扰,很难融入这场全社会的盛事中。这群特殊儿童,应该被全社会看到,这便是我们最早策划纪录片选题时的理念和初衷。
2023年的5月,当得知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特殊儿童表演的节目入围大会导演组备选节目库时,我们就把他们这个团体作为了拍摄对象。节目以歌舞表演为主要呈现方式,由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智力障碍儿童和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的普通孩子一同完成。这个节目主要演职人员的构成,体现的就是“普特融合”的教学理念。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群体组合在一起,共同面对亚残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挑战,也是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能站上亚残运会的舞台,我们想,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群体。
刚刚走进特殊学校时,整个对接和拍摄并没有我们原本设想的那么顺利。虽然在前采阶段,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心智障碍学生和相关家庭,试图通过节目排练和课堂学习,建立和他们的信任关系。但真正拍摄的时候,能让他们在镜头面前放松自然却极为困难。面对镜头,孩子们和带队老师都表现得非常不适应,有的孩子一言不发,有的显得慌乱局促,还有的则过度兴奋滔滔不绝。
几次拍摄都没有拍到理想画面。此时,我们开始怀疑这个片子能否顺利成片,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然而,翻看视频素材的时候,那些纯真的微笑打动了我们。我们决定抱着最真挚记录的心态,不以成片为目的,而是陪伴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此基础上继续跟踪拍摄。
之后,我们一有时间就去学校与这些孩子接触,主动与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聊天,一起自拍。渐渐地,我们的关系越拉越近,我们之间开始熟悉,能像朋友一样叫出名字,开起玩笑。面对镜头时,孩子们自然了许多,愿意打开话匣子与我们交流。同时,我们也时常和学校在创作理念上交换意见,以征得他们对纪录片拍摄中一些具体要求的理解,在呈现真实的状态和规避特殊群体的生理病症中寻求平衡。9 月初,拍摄开始进入正轨,我们也开始了密集的跟拍。尽管亚运会的前期采访和赛事报道任务非常繁重,但只要他们有训练,有相关活动,我们就抽出时间跟拍采访。然而,临近开幕,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
亚残运会是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重中之重的开闭幕式更是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各个工种的权限都有严格的区分。在这种情况下,以记者现有的权限无法到达后台进行拍摄采访。但对于纪录片的内容结构来说,孩子们在亚残运会后台候场的环节,对全片的整体结构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们上场前后的心理活动、后台故事,是全片最能反映情绪感的重要一环。
我们联系到了亚组委相关部门补办相关证件。在经过多番沟通后,最终在亚组委场馆管理方的帮助和协调下,我们来到了亚残运会开幕式的后台,并遵守相关规定,在不影响节目运行的情况下,被允许在演员上场通道处拍摄到候场和内场角度的珍贵素材。
亚残运会开幕式当晚,我们通宵达旦投入到了全片最后的剪辑和后期工作之中。
剪辑的整体思路上,我们决定充分运用时间蒙太奇的手法,将结尾前置制造悬念,同时通过倒计时体现时间的推进,还原节目准备周期里的紧迫感。
具体的场面段落安排上,我们尝试制作了多个版本的剪辑方案。在最终版本里,随着亚残运会开幕表演的临近,片中人物及故事的情绪高潮也愈发逼近。这种结构下,我们感觉到成片带来的紧张感是最强的。因为越接近终点时间就越紧迫,我们能够把握和控制的部分就越少,混乱和矛盾就越多。
完成了大部分影片剪辑工作的同时,后期团队也在字体、包装、配乐等多方面寻求最为适配本片的方案。比如在字体上,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带有童真,同时,形态要保持端正,不能过于奇特,在保留辨识度的同时能兼具可读性。因此,在标题部分,后期采用了稚拙风格的字体,保留了手写的感觉。考虑到手写风格容易造成误读,特意增大了字号方便观众辨认。在排版上,采用了交错散排的形式,一方面增加了艺术性与美感,另一方面规整的文字中的不规则的排版更容易显得醒目,从而突出标题。
而在配乐方面,随着片中孩子们对排演节目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习惯,时间从充裕到紧张到迫在眉睫,层层递进。音乐作为为本片服务情绪的手段,自然也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改变。如开头第一幕的候场画面,音乐中密集的鼓点既能恰到好处地渲染出当时的紧张气氛,又能以巨大的冲击感立刻抓住观众的耳朵,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在主标题出现后的正片时,出现的却是略带趣味性的配乐,同时也和节目准备初期孩子们的混乱和错误百出相得益彰。其后,随着排练的次数逐渐增多,特殊儿童和正常孩子之间的磨合深入,节目也慢慢成形,音乐随之变得更有韵律。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登场表演结束后,按照常规此时的音乐氛围应达到高潮,将全片的情绪推到极致。然而我们却做了一个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选取了一首较为平缓抒情的背景音乐,引导观众从孩子们内心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尽管,站在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孩子们是兴奋的、激动的,但同样,这也是经历了上千次重复的练习与排练之后的正常发挥,每个人的心里是平静的、胸有成竹的。这种宁静也恰好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成熟,更能体现深层次情绪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