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颖,黄 强,常运立**
(1.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2.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采购管理科,广西 桂林 541002)
道德韧性是在应对道德困境的情况下,一种积极应答的态度和能力。中华民族是具有道德韧性的民族。考察道德韧性的概念,探寻培塑道德韧性的路径,需要深究传统道德韧性之源流,寻求道德韧性背后的文化依傍。
“韧性(resilience)”是一个与压力相对应的概念,指从不幸、变化、逆境或类似情况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词典》将韧性定义为:“①变形后(特别是由压力引起的变形后),应变体恢复其大小和形状的性能;②于不幸或变故中能够快速恢复或调整的能力。”由此可见,韧性最先开始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类似橡胶等的韧性材料在打击中吸收能量并释放能量,回到原来形状的特质。后来,韧性这一概念逐步拓展到生态学、组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领域中。比如心理学将韧性定义为“生活有时是痛苦、荒谬的,同时也产生了生存的意义;虽众生皆苦,还要勇敢地活下去。”军事学中将韧性定义为“能够减少精神症状,取得事业和个人的成功的一种能力。”组织学将韧性定义为“实体(例如资产、组织、社区、辖区)预测、抵制、忍受、回应、适应干扰和从中恢复的能力。”对此,培养具有韧性的军事人员,以应对适应高强度的战场环境,避免和减少各种创伤发生,成为外军建设的一项核心业务。美国和英国国防部专门给予了支持项目,将韧性训练纳入士兵训练之中,以提升士兵抵御风险的能力。Earvolino-Ramirez[1]认为将个体的品质分为六个部分:重整恢复、执着进取、关系融洽、灵活从容、笑对人生、自尊自爱。韧性的彰显需要特定的逆境。逆境可能是人为的灾难,也可能是自然的灾疫。逆境既挑战个体的韧性水平,也是培塑韧性的重要途径,韧性强的人,可以安然度过危机,保持个体或组织的健全性、完整性不受到伤害。
道德领域中的韧性,是指在应对道德困境和逆境的情况下,一种积极应对的态度和能力。Oser等[2]最早提出道德韧性,认为道德韧性可以抑制不道德行为,道德决定是抵御消极的外部和内部压力所必需条件,使个体于危机境地下表现坚守自己道德操守。Jason[3]认为,道德韧性产生前提是道德逆境。道德韧性是置于逆境中的一种应答机制,使得道德主体在逆境中坚守信仰,在困境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及选择,保持良好道德习惯,即使触发道德焦虑和道德困顿,也可快速调适,恢复道德水平。由于道德韧性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国外学者基于不同角度纷纷对道德韧性给出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种是把道德韧性归为一种德性,Ewalds-Lutzen 等[4]认为,道德韧性是一种意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认为生活充满意义;另一种是将道德韧性看作一种能力特质,GLenn[5]提出,道德韧性是一种正确对待和处理道德危机的能力。Rushton 等[6]认为,道德韧性是一种基于道德逆境之下的积极应答能力,它能够恢复、保持和深化个体的道德操守。
综合国外学者研究,一般而言,韧性由四要素构成:①坚定的信念。这是基础,即知道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并能坚守,而不被外界所惑。②坚强的意志。就是身处逆境之中所展现的胆量和魄力,不被困难所屈服,以强大的内在意志消除焦虑,快速恢复道德水平。③友爱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是共同应对逆境的力量支撑,它会让个体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心,攻克艰险。④平和的内心[7]。能够驾驭和平衡情感,面对强烈的负面情绪,能够有效抵御,放下执念。
道德韧性是道德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道德韧性与道德创伤、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一起构成道德的内在心理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明确的道德韧性一词,但并非不重视道德韧性,只不过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及概念范畴。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韧性思想。儒家典籍中,最为接近道德韧性概念的儒家所谓的“志”论。儒家的“志”论,从现代意义上说,也就是道德韧性,有三种意涵:第一种是从决心、毅力的角度去诠释韧性。儒家的“志”为个体不可剥夺的独立意志,是个体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中对道义的价值追求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的能力[8]。比如《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尽心上》中:孟子尚志,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孔子、孟子论及“志”,意在表明“志”是人达到目的精神心理状态,这种精神力量让人面对逆境、危境时刻保持恒心和定力。荀子对“志”亦有论述,如“志意定乎内”,强调内心要坚定,“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即说假如没有坚定的力量,人就不会有明辨事理的智慧,也就不会为自己的行动注入能量。儒家所谈及“志”的第二种意涵,是一种指向于“行”的善良意志。这种善良意志具有强烈的目的善的指向性,可以控制人的情绪、欲望和利益。《论语》中“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志与行是紧密结合的[9]。孔子主张“志于仁”,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为了所求的“仁道”,可以将生命置之度外。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将良知视为“志”的本体。刘宗周将“志”视为道德行为的定盘星和指南针,认为善良意志会催生善良行为。因此,宋明理学主张“制欲”“无欲”,利益志来统率情感、欲望,控制自己。儒家论及的“志”,第三种内涵包含了一种情感。就是说,“志”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基础上。孔子的“志”是建立在“仁爱之心”上的,而朱熹所言的道德意志是发自于体用性情。正是因为情绪的影响,才可使个体面对万难时仍可以保持决心和恒心,坚定目标和方向,不为困难低头。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道德韧性的地位作用。儒家认为,人的韧性是个体独特的道德品质,也是战胜恶念的关键,更是克服万难、排除障碍、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
首先,道德韧性是个体德性形成的关键。孔子非常重视道德韧性在人格品德和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曾经说道:“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是说,人只要树立高尚的道德目标,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仁”的目标。“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故可看出宋儒陆九渊注重个体的道德韧性对德行的能动性。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陆九渊集》)。张载也曾言道,“志久则气久,德性久。”陆九渊和张载都认为,人要保持持久的道德韧性,就会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韧性持续越久,道德境界越高。王守仁注重道德韧性的活动过程,认为人的所有认知和修养,都建立在一定的道德韧性基础之上。
其次,道德韧性可以端正人的行为动机,帮助人战胜恶念。孔子认为,道德韧性可以促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纯洁道德动机。正所谓“苟志于仁,无恶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此外,道德韧性可以让个体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战胜邪恶的念头。比如,《论语》中:“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韧性可以充当善恶的“判官”,帮助个体战胜恶念、恶欲、恶行。
最后,道德韧性可以使人排除障碍,实现道德目标。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说,君子必须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即使身心劳顿、身处险境,也不能改其易志,要持志如一。孟子认为,道德韧性是能克服内外部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理想目标的精神。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内在的欲念、外部的逆境都可以借助韧性来克服。正是因为道德韧性的功能作用,刘宗周提倡上至皇帝、下至民众,要在内心自觉确立“为仁由己”的道德韧性。
基于道德韧性的功能作用,儒家提倡要加强道德韧性的修炼与培育,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路径,包括环境磨砺、躬身实践、道德教化等。
首先,培塑道德韧性,儒家注重道德修养。孔子认为,立志、有志于道是实现内化于人的德性修养,是个体实现德行转化的必要方式。人要树立高尚的道德目标,加强个体的修养与反省,不受恶、邪所染,无论遭遇任何困境,都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认为,正人首先要“尚志”,他将“志”与“气”结合在一起,对内在道德韧性的培塑注重通过“养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是居于统帅地位,“气”是维持志的存在。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所以要做到不动心,一定要坚守志,切勿扰乱了气。荀子将道德韧性与道德自律、他律紧密结合,将“志”与“礼”结合,找到培塑道德韧性时加强自律与他律结合的途径。
其次,培塑道德韧性,儒家倡导道德教化。孔子一生注重教化,他认为,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培塑韧性,比惩戒更有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如何教化,孔子主张推行教育,通过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和道德生活实践,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如何去为善、去恶。除了学习理论与实践知识,孔子、孟子还强调榜样教育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生活的道德典范是共同学习的范例,是社会理想道德人格的现实标示,人们会竞相模仿。要提高道德水平,可以通过榜样的效仿,促进道德自我的实现,坚定正确的道德方向。
最后,培塑道德韧性,儒家强调躬身实践。在提出如何克服韧性薄弱,强固韧性时,儒家重视在实践中砥砺。道德韧性来自实践,加强它最终也要通过实践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孔子认为,两种生活实践类型可以达到磨砺韧性的目的,一种是在物质的困顿环境中。面对困顿的物质环境,孔子要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精神追求来克服物欲之念,以克服自身安逸来催生意志之坚。另一种是在逆境中坚守心中的道义。比如“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生命和道义两难的境地中,必须选择仁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孟子强调“舍生取义”,也是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荀子在《劝学》中也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韧性修养必须付诸实践,在《不苟篇》和《解弊篇》提出韧性的修习要合乎规律,“养之以诚、养之以清,不以外物害之。”必须持之以恒,方可积善成德。
儒家特别强调坚定志向、笃定志向。孔子、孟子认为,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志向,才能够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韧性去实现志向。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必须以恒心与毅力坚守自己的志向。人若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巫医在早期的封建社会中是比较低级的职业,孔子引用南人之言,意在说明,人的志向与韧性的关系,有了志向才有激发恒心和动力去坚守。在道德志向的支配下,个体会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而且还会力求使道德准则化为道德行为,把行为当成自觉需要,从而使道德行为呈现坚韧性、一贯性的特点。这就启示我们,要树立道德目标,学以明志、守志有恒。如何明志、守志,就要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加强知识教育,提高道德认知,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通过学习修身养性,以渊博的知识武装头脑,加速道德自我的形成,方有坚守志向的决心和毅力。此外,要树立道德目标,还要借鉴儒家榜样教育的思想,树立道德典范,激发人们学习效仿的信心和恒心。典范是社会共同学习的范例,是全民模范的道德榜样。道德典范具有权威性和先进性,可以增强人们学先进、习典范的动力。要以道德标杆和道德典范教育人们,任何典范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点一滴做起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儒家强调道德韧性的理性自觉与反求诸己,主要通过内省、加强道德修养存心养性,解决韧性无力的问题,从而培塑和加强道德韧性。借鉴儒家思想,在培塑现代人的道德韧性中,也需要道德反省。借助“吾日三省吾身”,进行道德反省,对过去行为进行追悔和觉醒。这种道德反省会促使个体审视道德动机、澄清思想观念、升华道德情感、端正道德行为。人们要经常反省自己道德行为,审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没有过错,如果有失误,失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可以通过儒家所提倡的三个方面入手,从“谋”“交”“传”入手,并分别以“忠”“信”和“习”作为是非标准。在为人处世、结交朋友和传授知识等方面如果发生过失,就会理所当然地追究根源:为什么不忠不信和不习?这些课题为道德反省提供了课题,就是要每天实施若干次的反复,从自己的社交、学习等多方面检讨。
当然,道德反省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进入社会的职业从事者,应以其职业道德要求反省自己的职业行为;参加劳动前的学校求知者,应以学生守则为要求,反省自己的求知动机和求知态度;凡此等。只有坚持经常性反省,我们的道德韧性才会逐步得到加固,道德境界才会相应提升。
加固韧性来自道德实践,儒家认为解决韧性无力、提高道德水平的路径就是依靠躬身实践。必须躬身践履才是实现道德修养最有力的途径。而要进行道德实践,有效提高道德韧性,就要一定的外在道德约束,这就需要创设环境,有意识地对人们进行韧性的磨砺。人为地设置困境,才会促使人付诸韧性,付出努力,克服环境中的困难因素,形成决策,彰显坚韧的品质。尤其是集体和环境的强制性对人的韧性培养具有天然作用。假如一个人珍惜他周围的环境、爱惜集体,就会恪守共同的价值、遵守道德规范,显示良好的道德自控力,防止自己受到周围人的责备。而由于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标,他就会体验到满足感,从而获得道德力量,固化韧性。基于此,可以借助虚拟技术,创设道德情境,让人们沉浸在虚拟系统中,沉浸于多维信息空间中自主仿真建模,各种感官与系统交互,通过不同事件的刺激,通过“道德两难”的操练,以产生不同类型的道德反应,从而获得行为结果和环境反馈,以此加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获取新知,提升道德意识,端正道德行为,从而磨砺了韧性。经过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道德训练,人们就能逐渐形成处理各种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之间的相似关系,人们就可能比较顺利、熟练地实现道德迁移,将虚拟训练中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于相似的现实情境之中。由于虚拟道德训练考虑正确处理道德两难的正确思路,而且操作是反复进行的。因此,经过这样的不断训练,就可以使行为个体熟知道德规范,养成正确的道德习惯,他们就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真实道德场景,提升道德韧性,抵御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