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华,赵俊斌,王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医院在开展诊疗工作的过程中,医用氧气系统极为常用,可为患者不间断地提供氧气。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其对于医用氧气系统的要求较高,医用氧气系统需保证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氧气供给,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氧气才能满足诊疗工作所需。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用氧气系统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凸显出来。更应结合医用氧气系统不同的工程设计合理制定运行管理对策,保证医用氧气系统始终稳定且高效率地运行。
(1)气体管理。在设计医用氧气系统的过程中,需依照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减少患者在使用氧气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在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运行管理中,其涵盖的内容较多,一般包括气体管理、供应量管理、持续供气以及气体识别4 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气体质量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做好气体质量管理可保证患者所吸入的氧气均为质量合格的氧气。在气体的质量管理上,首先,需做好供应商的选择,需选择具备合格资质的厂家进行医用氧气的采购,减少其中的中间环节,避免在中间环节中出现二次污染。在选型的过程中,针对关键设备,需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采购,例如,液氧贮罐的低温阀门等。由于低温阀门的工作温度低于-183℃,且长期在低温环境中工作,对其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可在设备选型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进口原装品牌进行使用。
(2)供应量管理。医用氧气系统需保证持续稳定的供氧才能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运行管理中,需做好氧气供应量管理,保证足够的供应量。在供应量管理中,需计算现场贮罐的总容量。但由于在2015 年我国出台的防火规范中,对于医院贮罐的单个容积以及总容积均作出了规定,单个贮罐的容积需在5 立方米之下,总容积需控制在20 立方米。对于医院来说,在消防规定下,医院大多利用4 个单罐来进行供气。但部分大医院由于患者较多,对于医用氧气的需求量大,这种规定限制了医院的氧气总存储量。并且由于受到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医用氧气在供应上也经常出现问题。
(3)持续供气管理。可持续供气也是医用氧气在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要求在进行供气时需保证持续稳定的供气,不得在供气的过程中出现间断。在开展持续供气管理的过程中,需保证在供气的同时医用氧气系统具备备用气源,并且供气的主系统以及备用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切换,即在主系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无法正常供气时,需自动启用备用系统进行供气。在医用氧气系统的设计上,需完善自动切换设计,保证主系统以及备用系统能够及时进行切换,避免出现由于氧气中断所发生的医疗事故。在医用供氧系统的设计上,还需设计出多级报警功能,即系统可依照风险情况以及设备的实际情况依照分级报警的原则进行报警。最后,在设计医用供氧系统的过程中,需尽量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可针对液氧贮罐的液位以及压力开展监控,便于随时开展对于液氧使用情况的监控,使得供应商能够结合液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备货,并合理安排氧气配送时间,保证医院氧气能够稳定持续供应。
在开展医用氧气系统的持续供气管理时,可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开展管理,在医院中成立中央监控室,将医用气体系统均接入控制室内,便于中央控制室能够针对医用气体系统的关键参数开展不间断的监控,例如,设备的流量、压力以及报警信息等,并利用数字平台进行发布,值班管理人员可利用手机程序以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等登陆到监控室中查看数据,并做好数据信息的共享。
(4)气体识别。为了减少医用氧气出现混装情况,需做好气体的识别工作。在开展运行管理中,医院的贮罐需张贴标示,且标示需保证清晰,能够快速吸引相关人员的注意力。在液氧的充装接头上,需使用防错装接头,以减少气体混装的发生概率。
针对医用氧气系统中的气体,也需做好管理工作,提升医用气体质量。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可由后勤设立医用氧气管理组专人负责管理的方式进行,从整体上制定出质量管理对策,以此来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在医院内部成立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者副院长牵头,也可由后勤的负责人牵头,负责全面开展工作,从整体的角度上制定出管理对策。由于医用氧气系统在运行管理上对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还需在相应的医用气体管理组中配备科长,并安排医用气体工程师或者授权工程师开展工作,在医用气体出现问题后可随时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医用气体管理组还需配备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医用气体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而在医用气体管理组中,需安排专业的人员承担气体质量控制工作,负责针对终端气体以及医用制氧机、合成空气系统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开展质量控制。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医用气体工程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还需在制度的层面上做出保障。在运行管理机制的制定上,需针对医用氧气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应对方案,例如,气体泄漏、中断供应、突然停电、气压过高或者过低、气体受到污染以及由医用氧气系统所引发的火灾等,需规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流程,例如,事故应对、事故调查、事故报告的编制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等,便于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应对。为保证医用氧气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还需在制度的制定上结合医用氧气系统的实际情况完善维护保养制度以及检修制度,定期开展针对系统的保养工作,提升医用氧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氧气供应源也是医用氧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医院氧气供应源上,大多利用中心供氧的方式进行供氧。在中心供氧的模式上,钢瓶氧以及液氧均极为常用。与传统的钢瓶氧以及液氧供应模式相比,部分医院也利用分子筛制氧机进行供氧,一般在边远地区的医院运用较多,由于这些地区的医院运送液氧的难度较大,或者运送成本过高,这也使得其利用制氧机进行供应。而从分子筛制氧机在医院中的应用来看,医院可节省较多的支出,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也使得一些非偏远地区的医院也开始运用分子筛制氧机进行供氧。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分子筛制氧机经常出现问题,例如,所供给的氧气在纯度上较低,所使用的设备在工序上极为复杂,在维护保养上的难度均较大,这也使得医院逐渐淘汰了制氧机,开始利用液氧进行供氧。
医用氧气系统依靠医用液氧站进行保障,在医用氧气系统开展工程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需做好质量管理,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液氧站。在选址上,液氧站一般在空旷的地区所建立,周围10 米半径内应尽量保证没有地沟,可建设隔离墙进行防护,隔离墙的高度需在3 米以上。在存储液氧罐的室内,不能出现易燃气体或者可燃气体,也不允许有管线经过。液氧贮罐需远离明火环境以及建筑物和高压输电线。所建设的液氧站需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在室外安全处设置超压排放安全阀,室内的氧含量需在23%以内。液氧罐需避免被阳光直射,室内需安装防爆灯以及通风设施。在连接管路的位置处需进行焊接,尤其是液氧主管系统中的管路,更应利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医用氧气系统中的接头、管道、三通以及阀门等在安装前需检查其气密性,一旦出现泄漏不得使用。在安装医用氧气系统后,需利用分段检查的方式检查系统的气密性,可在管内冲入压缩空气,在各个连接位置涂上皂水进行检查。在安装管道时,需单独做出支架,不能与其他管道共用支架。在医用氧气系统使用时,若临近燃油、燃气以及一些腐蚀性气体时,需做好隔离工作。医用氧气系统的管道在布局上需依照横平竖直的原则进行布局,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支撑,若需要穿过地板或者墙体,需在管道外加装管套,且不得将焊接头留在管套内。
液氧的供氧系统由氧气以及压力容器组合而成,在使用管理上,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均需明确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在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中心供氧站需成立值班室,并在值班室内安装监控系统以及报警系统,在出现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报警,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在液氧的系统维护上,其表面不得沾染上油脂,避免引发爆炸或者火灾。氧气系统的安全阀以及压力表均需定期进行检定,并配备备用系统,便于在进行检定时能够更换。系统中的减压器以及阀门每3 ~5 年应进行更换或者检修,系统应每年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尤其是在管道的连接处,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存在漏气或者零件损坏,均需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液压主管系统包括汽化器以及升压系统,需依照规定开展检测以及检修。在液氧站进行使用以及维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出现冻伤情况。
由于医用氧气系统属于超低温的压力容器,而氧气瓶属于高压的容器,可用来进行氧气的贮存。由于氧气属于可燃气体,需围绕安全的角度开展技术管理,提升医用氧气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在开展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可从制度的层面上进行管理,结合医用氧气系统的使用要求以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安全管理机制,并做好制度的落实。与此同时,需完善考评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将相关人员在操作医用氧气系统中的过程以及结果均纳入到考评体系中,促使相关人员严格依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医用氧气系统的检查以及使用工作。
为了提升医用氧气系统的管理效果,需利用人员管理的方式开展管理,要求相关人员在医用氧气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需进行检查,并利用监控设备开展监控。对于医院使用氧气系统的科室来说,也需安排人员承担医用氧气设备的管理工作,要求该工作人员熟悉医用氧气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性能,便于更好地进行操作以及维护,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情况,需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在医用氧气系统卸压前,不得开展维修工作。在医用氧气设备工作环境中,除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医用氧气系统有着较大的特殊性,对于氧气计量有着强制性的要求,可保证氧气系统所生成的数据真实可靠,更提升医用氧气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在开展针对医用氧气系统的管理中,还需做好计量管理,制定针对压力表等设备的检定周期,定期将相关设备送到检定机构开展检定,并结合检定结果对计量器具进行报废或者维修处理。
医院部分科室在使用氧气系统时,或者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一般需要利用氧气瓶进行供氧,由于氧气瓶属于压力性的容器,存在易燃易爆的可能,也需依照实际情况针对氧气瓶开展维修工作以及检验工作。在检验时,需确定钢印清晰,并配备有设备合格的证明。医院中的氧气瓶不得挪作他用,氧气瓶的外部需标注有医用氧的标识。在对氧气瓶进行拆装时,也需在安装瓶帽后方可进行,不得敲击或者撞击氧气瓶,更避免阳光直射氧气瓶,以免氧气瓶发生爆炸。
为了保证医用氧气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需做好医用氧气系统的工程运行管理,针对氧气系统、医用气体以及氧气供应源分别开展管理,并利用质量管理、使用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的手段减少医用氧气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提升医用氧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动医院诊疗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