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晨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他是晋宋之际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诗歌题材,被誉为“田园诗派之祖”。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田园诗方面,但他还创作了很多其他题材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作品现仅存121首,诗歌题材包括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等五类。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在继承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的基础上而创新的诗歌题材,一般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秀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闲适自得的心情,如《时运》《移居(其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咏怀诗是他表达对往事、人物、情感或自然景物的怀念、忧伤、感慨等情感的诗歌形式,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与共感,让人思考、感悟和回忆,如《饮酒》《拟古》《杂诗》等;咏史诗是陶渊明以历史事件、人物、背景为题材的叙事诗,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敬仰、赞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如《读山海经》《咏荆轲》《咏贫士》等;行役诗都是陶渊明在宦游期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行役辛苦的慨叹,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从而反衬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隐的决心,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等;赠答诗是陶渊明以写诗的方式回答或回应友人的提问、请求或赠送的行为,表达了对友人的敦厚之情,如《停云》《与殷晋安别》《答庞参军》等。
陶渊明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在两方面: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与陶渊明的家庭出身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陶渊明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中做官,但是官职不高,难以与当时的门阀士族相提并论,而他又不同于当时的寒门子弟,因此,他在政治上的处境比较尴尬。因父亲过世较早,家中生活相对清贫,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农村度过的,个人经历相对艰难,曾短暂出仕担任官职,但无所建树,他看透了政治的腐朽和黑暗,不愿意与他人同流合污,遂坚决地辞官隐居。正是在辞官隐居的生活中,陶渊明写下了众多的田园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想。
陶渊明的第一个诗歌思想是安贫乐道。晋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战争时不时地爆发,社会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让心怀天下的文人们内心焦急却又无可奈何。因对朝廷和政局的失望,他辞官不就,安于清贫闲适的生活。但是安于贫困,却不丧失道义,这是他做人的准则。因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对颜回、黔娄、袁安和荣启期等人安贫乐道的事迹非常推崇,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高尚的品德节操,不希望自己在追求高官厚禄等世俗成就的过程中迷失自己的本心,更不想与他人同流合污。例如,陶渊明所创作的《咏贫士·其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这首诗就突出地反映了他安贫乐道的思想,他认为黔娄是安贫守道的典范,不贪恋高官厚禄,认为如果早晨能与道同生,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没有遗憾了。最后的“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进行了点题,表达了陶渊明对道义的追求和期冀。另外,他在《咏贫士·其二》中说:“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表现了他对道义的坚持和追求,他认为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是他的榜样,尤其是最后两句“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更是反映了这种思想。
陶渊明的第二个诗歌思想是崇尚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而是指一种本真的、非人为、自然而然的状态。在陶渊明看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本来的状态和面貌,并且遵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发展,无需借助外界或者人类的力量进行改变。这种思想扩展到人,则希望人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持自己本来的面貌,这样才会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寻找到久违的初心。在艰难的时代,陶渊明感慨于时局的动荡不安和政治的黑暗,而个人的力量难以扭转现实,自己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时,就会去寻找精神上的超脱和解放。他将内心寄情于山水和田园之间,在恬淡田园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平静,逃避现实带来的痛苦。在陶渊明所创作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这种思想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诗人在诗中阐述了众多意象,如居住的建筑方宅、草屋等,种植的植物榆柳、桃李、桑树等,村中的动物狗、鸡等,周围的景象远村、人烟、深巷等,这些意象或静态、或动态,呈现出动静搭配、动静结合的状况,勾勒出一副优美而静谧的乡村田园风光画。诗的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在返回田园生活时的愉悦和惬意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归隐生活的由衷热爱和赞美。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从事农耕工作的真实感受,豆苗、荷锄、夕露等,都是农田中常见的事物,这样朴实的描写,说明了陶渊明真正地在从事和体验农耕生活,在这种真实描写的背后,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陶渊明开创了中国的田园诗派,因为仕途不顺归隐乡村,亲自在田间劳作,用真挚的感情书写身在乡村和自然中的生活。诗人通过亲身劳作在实践着自己心中的田园理想,为人们勾勒了一幕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通过这些诗句所展示的画面,陶渊明展示了自己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诗歌思想,代表了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和人生理想,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