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摘要】本文以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文中的环境描写。首先深入分析小说中浪漫主义基调和写实主义笔触的语言特色、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从不同感官出发的描写,然后详细讨论环境描写在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形象和烘托主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环境描写在整篇小说中的重要性,为读者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丰富阅读体验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伊则吉尔老婆子》;环境描写;短篇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0-0023-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0.007
一、引言
(一)《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创作背景
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写于1894年,最初发表于1895年《萨马拉报》,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与《马卡尔·楚德拉》《少女与死神》《鹰之歌》等短篇作品一样,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整个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民间讲传文学的风格”(肖安鹿,1990:83),在其早期作品中占重要地位,“向读者传达了一种人的高尚追求和崇高愿望, 致力于讴歌自由和理想主义, 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使读者因为感到生机盎然和获得新的刺激而欢欣鼓舞。”(王瑜,1979:64)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在19世纪末期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在这个时期,俄国的工人运动逐渐从零散的经济抗议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俄国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高尔基作为一个出身底层的作家,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他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化必须被彻底改变,人民的艰难生活应该得到终结。《伊则吉尔老婆子》集中展现了这一时期俄国人民对变革的迫切渴望,作品中揭示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丑恶,呼唤人民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英勇斗争,表达了对社会改革的坚定决心。
(二)《伊则吉尔老婆子》的主要内容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一部由三个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作家采用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通过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口述,将腊拉、伊则吉尔和丹柯三个主要角色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在草原上,腊拉是鹰与人的混血儿,因自私、高傲和凶暴被放逐,最终变成孤独的影子;伊则吉尔是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经历了多次爱情后因纵欲而失去了青春和健康,最终也沦为一具干枯的躯壳;丹柯是个孤独的英雄,领导着被困在树林中的人们寻找光明的出路,尽管遭受了人们的怀疑和背叛,他仍然宽恕了他们,并毅然献出自己的心脏来拯救人民,化作草原上的蓝色火星。
小说通过不同故事之间的对比,批判了极端个人主义者腊拉的自私和暴行、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多情和享乐无度,讴歌了丹柯的英雄主義和无私奉献。小说语言朴实易懂,接近口语,符合大众阅读习惯,表现了作家的崇高理想、对庸碌自私生活观的鄙视、对自由和人民福祉的强烈渴望。
(三)《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景色描写是高尔基短篇小说的一大特色。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描写,且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而非社会环境描写,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环境描写”均特指“自然环境描写”。
正如小说中所写“所有这一切——声音啦,气味啦,云啦,人啦——都显得是不可思议的美丽和忧郁,好像是一个奇妙的故事的开场一样”(高尔基,1981:299),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叙述背景、腊拉和丹柯的故事舞台都是神话般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与此同时,作家有意安排三个主人公的最终结局都是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如:
太阳晒干了他的身子、他的血同他的骨头,风又把它们像尘土似地吹散了。(高尔基,1981:300)
这些火星是从丹柯的燃烧的心里发出来的。(高尔基,1981:319)
作家以这种方式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命运和人物品质关联起来。同时,作家在小说中也暗示其歌颂的美好品质蕴藏在大自然中,如:
老婆子在沉思了,她在想:那些强的、美的人躲到哪儿去了呢?她一边想,一边凝望着黑暗的草原,好像在那儿找寻一个回答似的。(高尔基,1981:320)
或优美迷人或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在小说中既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灵之镜,不仅仅是静态的背景,更承载了语言艺术、人物塑造、主旨烘托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自然环境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作品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通过深入挖掘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作家为其附加的象征意义,从而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阅读体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背后的真正内涵。
二、环境描写的特点和手法
(一)语言风格特色
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语言特色可以总结为“浪漫主义的基调”与“写实主义的笔触”的结合。正如小说中“我”的评价—— “她讲得很好听,她那刺耳的破声在我面前很清楚地绘出了树林的喧响,在这树林中间那些不幸的、精疲力竭的人给沼地的毒气害得快死了。”(高尔基,1981:321)环境描写既展现了作家对自然的浪漫幻想,又通过真实而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到了作家所创造的奇妙环境。
1.浪漫主义的基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基调,表现为对自然的理想化和超脱现实的想象,“高尔基本人要求语言不仅有力,像火一样热烈,而且还应真诚简明。经过作家多次修改,小说的语言简朴而激昂庄严、语调动人,使人感奋,在叙述到最紧张的场面,如讲到丹柯的功绩时,甚至带有一定的诗歌的旋律。”(王瑜,1979:64)
在搭建《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叙述背景时,作家倾向用神秘、奇妙、浪漫化的笔调来再现自然的现实图景,如:
“我和伊则吉尔老婆子却留下来,我们躺在葡萄藤浓荫里的地上,默默地望着到海边去的人们的身影渐渐融化在蔚蓝的夜色里面。”(高尔基,1981:298)
在浪漫的想象滤镜下,自然景物静谧优雅,又带上一层“物哀之美”,与伊则吉尔的神秘气质相呼应,又为传说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调,暗含作家情感和幻想的抒发。
在讲述腊拉故事的中间,作家也刻意插入了一段基于现实却奇异魔幻的环境描写:
夜色在增长,在加浓,夜充满了奇异的、轻柔的声音。草原上金花鼠凄凉地吱吱叫着,葡萄藤的绿叶丛中响起了蟋蟀的玻璃一样的颤声;树叶在叹息,在窃窃地私语;一轮血红色的满月现在变成苍白色了,它离地越高,就显得越苍白,而且越来越多地把大量的浅蓝色暗雾倾注在草原上……(高尔基,1981:302)
此时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静谧柔和的了,而是与腊拉故事的发展同步走向了凄凉、绝望的境界。“高尔基跳动的激情使自然景物获得了生命力。”(肖安鹿,1990: 82)自然意象此时仿佛在替作家诉说其对恐惧和未知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传达出一种深邃而悲凉的信息和个体情感的投射,展现了作家对人性、命运和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
在丹柯带领人们走出森林前后的环境描写对比中,浪漫主义的想象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如:
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林子显得非常黑,好像自从它长出来以后世界上所有过的黑夜全集中在这儿了……树木给闪电的寒光照亮了,它们好像活起来了,在那些正从黑暗的监禁中逃出来的人的四周,伸出它们的满是疙瘩的长手,结成一个密密的网,要把他们挡住一样。(高尔基,1981:322-323)
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黄昏来了,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显得鲜红,跟那股从丹柯的撕开的胸膛淌出来的热血是一样的颜色。(高尔基,1981:324-325)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语言异常华丽而生动,色调或极度阴暗或极度明媚,或象征着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恐惧,或象征着希望和光明。一方面,现实的景物被主观心境赋予了想象的外衣和更深的含义,各种幻想的人性化特征强化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张力;另一方面,抽象的意象符号获得了实体景物的承载,外部环境与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共鸣,符合浪漫主义对奇迹和英雄主义的崇尚。
综上所述,小说在浪漫主义的基调下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作家对自然界的独特观察和想象,还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和多面性,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了一种既真实又超自然的氛围,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和魔幻色彩、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深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正如肖安鹿所评价:“在这样的氛围里,虽然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丹柯燃烧的心,腊拉飘忽的影子……但读者却无时无处不感到作家的存在。他似乎就在他的主人公身边,皱着眉头,神情严肃地思考,就像忧郁的大海那样深沉和不安。”(肖安鹿,1990:84)
2.写实主义的笔触
虽然小说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作家对环境的描写没有浮于空洞和抽象,反而保持了写实主义的笔触。他用具体而细致的语言,描绘了海岸、夜空、草原等自然景象,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环境的真实存在和具象特征,让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变得有迹可循。这种写实主义的笔触为浪漫主义的想象提供了具体而扎实的载体,使得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在环境描写中达到了一种有机的统一。
精确的细节描写是作家写实笔触的主要体现,有助于呈现出每个场景的真实感。一方面,作家所选择的意象小而精。例如在描绘夜晚草原的环境时,作家落笔所及之处大至月亮、星星等常规的景物,小及草原上的金花鼠、葡萄藤的绿叶,甚至连蟋蟀的颤声都被细致入微地描绘,这些细节增加了环境描写的真实感,让读者感知到自然背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作家在对景物进行特写时,用词也很精准细致。例如在描绘黑暗森林的环境时,大树的枝条是“有力的”“虬曲的”,黑暗是“坚固的”“自从它长出来以后世界上所有过的黑夜全集中在这儿了”,泥沼是“龌龊的、贪吃的”“有毒的恶臭”(高尔基,1981: 321-322)。这些精准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这些场景,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质感。
环境与现实世界其他存在的交互也反映出作家的写实主义笔触,让自然环境不再是孤立缥缈的存在。一方面,环境与人物产生互动,与人物的关系紧密相连,与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情感和命运相互交织。例如,描写摩尔达维亚人在夜色中边走边唱,环境与人物交相辉映,作家在描绘这种现实生活图景时的笔触温柔而工笔,“把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的描写融合在一起”(王瑜,1979:67),从而有力鲜明地呈现现实生活内在的样子。又例如,描写人们被困在树林中,夜晚的黑暗和寂静与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绝望相呼应,这种现实生活的反映增加了环境描写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环境描写中融入了时间与空间的交缠,使得故事更具深度。例如,夜晚的时间被描绘得伸缩变化,从黄昏到夜晚,时间流逝的同时,空间也在读者的想象中延展,创造出了一个具有神秘感和超自然氛围的场景。
综上所述,作家运用写实主义的笔触进行环境描写,通过精巧的意象选取、精确的细节刻画、真實的生活反映,使得环境描写既真实又具有想象力,突出了作家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层次感和深度。这种真实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故事世界,共情于其中。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高尔基把文学语言的‘生动称之为‘惊人的浮雕般的描写,这也一直是高尔基在文学语言方面的审美理想。这种‘生动不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描写,更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造型。”(马胜楠,2021:9)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篇小说中,通过语言文字进行造型的主要手段就是大量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这为环境描写增添了层次和深度,使景物变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为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提供了更为生动的表现。
1.比喻
比喻是这篇小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作家娴熟地借助这一手段让环境描写不拘泥于抽象的叙述,而是以画卷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小说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大大增加。例如:
现在还有几片残云在天空漂浮……像一缕一缕的烟。(高尔基,1981:299)
月亮升起来了……而且血一样的红。(高尔基,1981:299)
月光把葡萄叶的花边形的影子投在我们的身上,我和老婆子都仿佛给盖上了一张网似的。(高尔基,1981:300)
这几处比喻的使用让景物特征突出、形象鲜明,营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环境。又例如:
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去路……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那些摇摇晃晃的巨人一样的大树发出轧轧的响声。(高尔基,1981:322)
这几处比喻则是具体地描绘出森林的可怖、危险,渲染了逼仄绝望的氛围。
2.拟人
拟人也是这篇小说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修辞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特征或动作,同样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例如:
一片一片的深蓝色天空从这些云朵中间和善地露出脸来窥探。(高尔基,1981:299)
这个草原当年曾经吞过那么多的人肉,喝过那么多的人血。(高尔基,1981:299)
树叶在叹息,在窃窃地私语。(高尔基,1981:302)
篝火的影子在他们的四周跳着一种无声的舞蹈。这好像不是影子在跳舞,而是树林和泥沼的恶鬼在庆祝胜利。(高尔基,1981:321)
在不同氛围下使用的拟人手法刻画了景物的不同特征,或和谐美好,或阴暗诡秘,景物被赋予人的特性之后更能够承载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作家的情感意图,引导读者确切地感知环境的不同属性和意义。
3.对比
小说中另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修辞手法是对比。除了腊拉的“影子”和丹柯“蓝色的火星”这一主要对比,作家在环境描写的过程中也善用对比的修辞,突出了不同事物、人物或情境之间的差异,使得被烘托的一方特征更加鲜明,从而加深了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呈现,例如:
“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然而他们原是习惯了草原的广阔天地的人。”(高尔基,1981:320-321)
把原本习惯的广阔天地和现在被森林囚禁做对比,强调了人物的困境和失落感,突显了人物由自由到受限的转变,加深了读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这些渺小的人在那种吓人的雷电声里,在那些巨大的树木中间走着”(高尔基,1981:322),把人的渺小和树木的巨大做对比,突显了人类的微不足道和无助感,反衬环境的凶险和威慑力;“他的心燃烧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亮,整个树林完全静下去了,林子给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炬照得透亮;黑暗躲开它的光芒逃跑了”(高尔基,1981:324),把丹柯内心的明亮和森林的黑暗做对比,突显了丹柯的内在光芒和决心,使得他在黑暗的环境中依然闪耀,具有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这些对比“使形象的思想内容趋于饱和, 使作品的矛盾冲突显得异常尖锐, 使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从而发出言已尽而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郭玉翠,2012:27)
(三)不同感官角度的结合
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家采用了多种感官角度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观察、感知世界,进而丰富了环境描写的层次,巧妙地融入音乐美和色彩美,使阅读成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1.视觉
从视觉角度出发的环境描写侧重景物形状的勾勒和色彩的呈现,尤为突出的就是作家对于各种颜色的精准把控,使得环境的塑造缤纷却不失格调。例如:
现在还有几片残云在天空飘浮,非常漂亮,而且形状和颜色都是极其怪诞的——有的是轻柔的,像一缕一缕的烟,有暗蓝色的,也有青灰色的;有的陡凸尖峭,像断崖绝壁,有暗黑色的,也有棕色的。(高尔基,1981:302)
这些云片滲透着浅蓝色的月光,显得更光亮,更透明了。(高尔基,1981:302)
一轮血红色的满月现在变成苍白色了,它离地越高,就显得越苍白,而且越来越多地把大量的浅蓝色暗雾倾注在草原上。(高尔基,1981:302)
这些不同色彩的描绘丰富了小说的视觉体验,白纸黑字仿佛也获得色彩纷呈的生命力。
2.听觉
从听觉角度出发的环境描写抓住了各类声音,使小说场景的构建瞬间获得流动感和生命力。例如:
夜充满了奇异的、轻柔的声音。草原上金花鼠凄凉地吱吱叫着,葡萄藤的绿叶丛中响起了蟋蟀的玻璃一样的颤声;树叶在叹息,在窃窃地私语。(高尔基,1981:302)
海岸上有人唱起歌来了……每一个女人的声音都是可以跟别的声音很清楚地分别出来的,它们像是五颜六色的溪水从上面什么地方流下来,流过一些阶状的山坡,带跳带唱地流进那个涌上来迎接它们的深沉的男声的浪涛里,它们沉在浪涛中,又从那里面跳出来,把它盖过了,然后它们,清澈而有力,一个接连一个高高地升腾起来。(高尔基,1981:306)
这些对于声音的捕捉使整个自然环境的塑造变得更加立体鲜活,使文字也能传达音响效果给人以享受。
3.嗅觉
从嗅觉角度出发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特征景物的气味,给读者直截了当的感官冲击,同时也富有生活气息。例如:
空气里渗透着海的有刺激性的盐味和太阳落山前刚刚给雨水滋润过的土地所蒸发出来的浓烈的泥土味。(高尔基,1981:299)
空气里有一种搔人鼻孔的古怪气味,刺激着人的神经。(高尔基,1981:318)
他们在……泥沼的有毒的恶臭中间,坐着想来想去。(高尔基,1981:321)
这些来自嗅觉的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精准,烘托小说背景氛围的同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尔基的早期创作,景物描写常常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作为故事的背景,烘托人物和事件,渲染气氛;另一方面又蕴涵着某一重要深奥的人生哲理,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同时又具有音乐美、雕塑美、绘画美等多种审美功能。”(郭玉翠,2012:27)而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小说中,环境描写主要有四种作用:渲染故事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形象、烘托小说主旨。
(一)渲染故事氛围
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三个故事都以环境描写开场,自然环境作为小说叙述者的背景板和传说人物的舞台,以先声夺人的方式为读者渲染故事氛围,奠定小说的情感基调。例如,小说开头描绘夜晚海边的美丽景色,烘托了静谧、美好又略显忧郁的气氛,为伊则吉尔老婆子讲述传说故事提供了十分契合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故事的情感氛围更加浓厚,读者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又例如,丹柯的故事设置在黑暗森林中,此时的环境描写极力表现了森林的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让人能够轻松代入紧张的氛围,恐惧感在环境描写的烘托下愈发真切,使得故事更具共鸣力。
(二)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安排并非随意设置、形同虚设,除了充当背景板、渲染故事氛围外,还能在结构上起到进一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埋下伏笔。
例如,小说开头由“夜色”描写到“月亮”,由“月亮”描写到“云”,由“云”再顺势描写到“云的影子”——腊拉的化身,从而引出伊德吉尔老婆子讲述腊拉的故事,这一系列环境描写勾连贯通、一气呵成,稳健而自然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又例如:
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然而他们原是习惯了草原的广阔天地的人。更可怕的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的那个时候。(高尔基,1981:320-321)
此处的环境描写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逼迫丹柯一族人踏上征途。
而后文的一例环境渲染相较前文更加收紧、压迫感更强,催化了接下来丹柯和族人的矛盾冲突:
并且仿佛有一种可怕的、黑暗的、寒冷的东西正从树枝的黑暗中望着那些走路的人,这条路的确是很难走的,人们给弄得疲乏透顶,勇气全失了。(高尔基,1981:323)
(三)衬托人物形象
“他(高尔基)认为作家要用‘形象来思考,用‘画面来说话,用‘感情来渲染,否则就无法使读者获得审美享受;同时要创造出真实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既要注重直觉、想象,也需要理性、逻辑,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做到‘想象力和逻辑、直觉、理性的力量平衡起来。”(龙芸,2013:50)而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作家选择环境描写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自然环境不仅构成了小说人物的底色,又蕴含着人物弧光。
例如,前文提到森林的黑暗与丹柯内心的光明形成对比,丹柯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对立面——黑暗所衬托的。如果没有森林中危险环境的刻画为前提,那么丹柯的形象就没有立足之处,甚至其最初的人物动机都会不攻自破。因此,在这样的小说安排中,人物和环境互相成就:人物的特征反向赋予环境以典型性,而环境又给予人物存在的意义。
又例如,伊则吉尔老婆子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鲜少涉及环境描写,唯一一处是伊则吉尔老婆子四十岁时,落魄潦倒下前去营救波兰贵族—— “天下着雨,我们都给淋得一身湿透了。刮起风来,而且叫吼得厉害,它一会儿吹打我的背,一会儿吹打我的胸口”(高尔基,1981:316),此处的环境描写表面上衬托伊则吉尔老婆子处境的狼狈和内心的纠葛煎熬,但又仿佛是对她一味追求享乐之后晚年命运急转直下、最终成为“影子”的一笔预言。
(四)烘托小说主旨
在丹柯的故事中,人们反抗对象的具象体现和现实落脚点是自然环境——黑暗的森林。一方面,雷雨中的森林和黑暗的夜晚被描绘得极为恢宏和威力十足,这种环境的威力与丹柯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敢和决心,凸显了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决心。另一方面,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奋勇前行,与雷雨、樹木、泥沼、黑暗所拥有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抗衡。这种艺术化的对抗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对抗压迫和贫困的象征。此时,环境描写已然上升到现实生活中社会苦难的高度。结合丹柯一族最终冲破黑暗而抵达光明的草原,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然环境所承载的主旨思想和现实指向,即人们在黑暗环境下的顽强求生,体现了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英勇斗争的精神。
四、总结
自然环境描写在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引领下,环境描写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涉及多种修辞手法和多种感官角度的书写;同时其表达效果也同样出色,为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等多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文本价值。深入研究和解读《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环境描写,既是我们研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思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感受其宝贵的文学价值、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尔基.高尔基文集(第一卷)[M].巴金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8-325.
[2]郭玉翠.浅谈《伊则吉尔老婆子》的浪漫主义风格[J].林区教学,2012,(01):26-27.
[3]龙芸.浅析高尔基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J].芒种,2013,(18):49-50.
[4]马胜楠.高尔基《童年》中的比喻修辞手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5]王瑜.读《伊则吉尔老婆子》[J].延边大学学报, 1979,(03):64-67,84
[6]肖安鹿.从《伊则吉尔老婆子》看高尔基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J].甘肃理论学刊,1990,(02):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