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凤
情境既非普通的情感体验又非简单的学习环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归纳不同单元的教学重点,预估学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多元的学习项目。教师利用真实且颇具生活性、趣味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忽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人文性的学科,语文学习不仅包含诸多的专业知识,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要素,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情感、思维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拟定个人体验情境,即空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高中生在鉴赏具体文本时往往会将自己代入其中,设想“如果我是文章中的主人公我会怎么处理及如果我按照另一种方法处理这件事会得到怎样的结局”等问题。凭借学生与“我”的身份转换,高中生往往能厘清文章的逻辑。针对学生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感悟,教师再从价值观、语文学科素养等角度出发,逐步引导他们明晰文章背后的深意。
以统编高中课文《祝福》为例。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鲁迅描绘了“我”作为一名离乡的知识分子在回乡后寄居在鲁四老爷家的所见所闻。其间,祥林嫂的遭遇不仅证实了封建礼教的无情与压迫,还揭露了农村妇女被安排、被毒害的悲惨命运。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祥林嫂的遭遇,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按照时间线梳理、总结祥林嫂的一生。“祥林嫂的丈夫死后,婆家意欲将她转卖;逃脱后,祥林嫂来到鲁四老爷家打工;被婆家发现后,他们抢走了祥林嫂的收入并将她转卖给贺老六;与贺老六育有一子,生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丈夫病逝,儿子被狼吃掉;走投无路之后受尽折辱,最后死于祝福。”通过上述关键节点的总结,教师可鼓励学生从祥林嫂、“我”、鲁四老爷、柳妈等多个人物层面展开分析。通过深入角色,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腐朽反动,还能体会到“我”的深刻复杂情感。
创建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教师对话,通过深入理解文字内容,高中生可以“穿梭”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生活。
教师不仅要通过“解读”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语境,还要通过“解构”创设生活情境。在解构的过程中,学生可利用自己原有的语言系统、知识积累、情感态度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及经验。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引导者,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引导学生明晰文章中的异常语句及其他不合理或矛盾之处。其次,针对形形色色的反馈,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适当的引导。
以统编高中课文《哦,香雪》为例。在文本“解读”阶段,学生要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说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生活?大山、火车、铅笔盒各代表了什么?”结合上述问题,学生一边阅读文章内容,一边感受小说的魅力,构建文字情境。随后,教师可从小说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厘清小说的逻辑思路,进而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香雪与其他少女的相同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将大部分的笔墨倾注在香雪身上?”当学生初步理解小说的文字情境后,教师要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并致力于实现文章的“解构”。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既通过大山、火车、铅笔盒阐述了大山的封闭及山里少女对现代社会的向往,又依托普通少女与香雪的对比突出了香雪的形象。凭借“解读”与“解构”两个步骤,学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果说“解读”是创设情境的基础,那么“解构”就是情境创设的过程。区别于以往的情境构建,“解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文本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通过有效的认知冲突,学生能够深化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为了优化情境质量,教师要理解“社会生活情境”的概念以及特点。社会生活情境是具体生活、社会活动的缩影。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学生逐渐将自己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考虑到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将读、写、演结合起来,其中读是基础,写是发展,演是高阶的运用。
以统编高中课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学之前,教师可先设置相关问题,如“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从书籍的内容来看,《乡土中国》描述了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内容。虽然书籍的描述比较简单,但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以及深意。为此,教师可将阅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地考察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以“新农村”为主体拍摄10 分钟的纪录片。考虑到任务的难度,学生可以借助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通过探访、视频拍摄,高中生一边写解说词,一边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视频剪辑中。第二阶段为书籍阅读阶段,通过相关章节的阅读,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书籍的特点。第三阶段为汇报阶段,凭借前期的视频以及阅读,各学习小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汇于PPT 中。
从读、写、演的实践方式来看,读集中于课内,写既可以是模仿又可以是创新,演兼顾表演及汇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将读、写、演有效地联系起来。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师将育人价值融入教学情境。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并形成正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情境一般分为三种,包含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及学科认知情境。从具体特点来看,上述三种认知情境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学情、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可逐渐创建出颇具育人价值的教学情境。
以统编高中课文《故都的秋》为例。在导入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郁达夫的人生轨迹,使学生明确“《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1934 年8 月创作的散文”。随后,教师可一边讲述文章背后的历史,一边引导学生探究郁达夫散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仔细分析文章的内容,感受其文字中的“愁”。全文颇具悲凉的美感,《故都的秋》中的“秋”不仅是一个季节,还是郁达夫的人生态度。当学生完整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社会背景后,教师便可沿着人物轨迹展示诸多作品的选段。任何一篇文章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及相应的历史背景。针对不同体裁、情感的文本,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拓展教学资源。通过对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的分析,学生逐步将自己代入作者的视角去理解文章内涵。
总之,任何一个教学情境的构建都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通过前期的探究,学生逐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随后,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教师选择多元的引导策略,依托角色转换、文本解构,学生能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要重视情境的构建,还要加强引导。凭借科学、有序的语文探究活动,学生将逐步优化自主学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