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纪录片是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影视文化样态,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诉求,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是极具国际化、文化品格和传播力的文化产品,也是向世界展現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文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纪录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动人故事是纪录片人的使命。
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纪录片是西方现代化技术和文明的双重产物。人类史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记录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爱斯基摩人的命运与变迁,可以说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熔铸了现代化的基因和血脉。作为“舶来品”,纪录片自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传入中国,总体上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中国的现代化是从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中开篇的。中国第一部新闻电影纪录片《武汉战争》伴随辛亥革命的隆隆炮火产生。有意无意间,政治在早期的纪录片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中国的纪录片,也就注定将与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与伟大复兴进程相互依存、荣辱与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新闻纪录片时代,与政治联系紧密,艺术上遵循“形象化的政论”为主的创作模式和美学表达,讴歌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纪录片在这一时期的现代性探索开始接受外来和本土的共同作用,也时而陷入对两者取舍的彷徨之中。一方面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从丝路、大运河、长城、黄河等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中重新确认民族身份和集体归属感;另一方面,开始与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合作拍片,吸收外来创作观念与模式。在中西现代化思潮碰撞中,中国纪录片人更深刻地认识了纪录片的本体性,纪实美学开始逐渐影响中国纪录片界。《莫让年华付水流》《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新中国外交》等体现了那一代纪录片人的家国情怀、对时代的思考以及他们的美学探索。
新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开启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刻塑造着新世纪中国纪录片的特质。全球视野、全球传播、国际合作、国际表达、戏剧美学支配下的悬念和细节叙事、情景再现、特殊摄影、写实与虚构的跨界融合进入纪录片创作生产中,革新了纪录片的美学面貌,使中国的纪录片更有“颜值”、更有市场价值。如《故宫》以现代化眼光打量远去的帝国文明,《大国崛起》是放眼全球的现代化叙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以极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纪录片在一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在文化自信、技术赋能、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改变长期以来追随西方纪录片的学习者角色,开始并跑、赶超甚至引领世界纪录片创作和运营潮流,从纪录片大国向纪录片强国迈进。《舌尖上的中国》点燃了“美食IP”热潮;《将改革进行到底》《领航》《思想耀江山》记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这十年》《于青山绿水间》《石榴花开》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进程中人们的奋斗故事;《黄河安澜》《大河之洲》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和中国之治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湿地》《中国海南·雨林秘境》集中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故事;《敦煌:生而传奇》《如果国宝会说话》《何以中国》书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故事。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2022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纪录片《重返红旗渠》《柴米油盐之上》,以及获得其他各类奖项的纪录片《摆脱贫困》《人生第一次》《骑行中国》《这十年》等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状况,引发观众对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思考。当下,中国人不但在摆脱物质贫困,也在摆脱精神贫困,这些片子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价值。通过观看这些纪录片,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物质和精神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重要性,并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纪录片人必然要自觉担负起历史的使命,用高质量的影像书写壮美河山、璀璨文明、人间烟火、初心使命,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史诗进程中的万千气象、风云激荡,发挥纪实美学的巨大作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学”字上下功夫,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纪录片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论述,并对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博大精深、辞约旨丰,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界定了价值坐标,凸显了使命担当,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思想指导。广大纪录片人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核心要义、独特内涵,读原文、看原著、悟原理,全面系统学、理论联系实践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精神动力、前进指南,从中汲取创作源泉,用情用力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
二是在“大”字上下功夫,心系国之大者,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纪录片与现实有着直接的关联,其客观性、真实性、现场性来自第一现场,具有见证存在的功能,有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真实带来的巨大感染力。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纪录片人要找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方位,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把握时代奋进脉搏,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全方位全景式向国内外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故事,讲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进而更好地发展中国、造福世界的故事,讲好我们党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的故事,讲好在党的领导下提升和满足广大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故事,讲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故事。
三是在“新”字上下功夫,用高质量的影像和美学表达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现代化作为实现现代性的过程,即朝向一个更新、更好的现代时期或状态的演进历程,突出特点就是变革转型、求新求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阔的现代化,不同于人类现代化历史上以西方化为主体的现代化,是对人类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必然蕴含着新的理念、新的模式。中国纪录片人应及时调整创作理念,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以我为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实践成果以及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展现出来。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纪录片创作,需要在媒体融合、新兴技术、新的传播载体的支撑下,以“纪录片+”为基础,融合戏剧美学、纪实美学、商业美学、技术美学尤其是面向Z世代的网生美学,突破纪录片的类型边界,将多种产业经营功能融为一体,完成美学、市场的革命性重塑。以人民为中心,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主动对接人民群众尤其是网络时代观众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探索VR纪录片、纪实短视频、交互式纪录片等新的纪录片样态和元素,在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明生活的追求中,展现纪录片的魅力,做出纪录片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