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打造中国纪录片新语态

2024-04-06 16:47:26赵捷
传媒 2024年5期
关键词:雪豹纪录片

赵捷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创作坚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为思想引领,以“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精神,在现实观照中拓展视野深度,在多元探索中坚持创新驱动,一批独具创新特色的纪录片精品力作汇聚起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笔者以2023年为例,综合分析重点纪录片创作与生产,其创新亮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时代情怀的宏大主题作品的创新表达

众多主题主线作品都更加注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视野格局。在宏大主题之下,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细致生动地勾勒描绘个人命运和时代历程、个体抉择和全球视野,让作品的定位与格局高远宏阔的同时,又具有着鲜活的人性温度和充沛的现实力量。

在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中,“大写意”与“工笔画”完美贯穿融合,如在第六集《和合共生》中展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乌兹别克斯坦修复希瓦古城的故事中,中国年轻文物保护工程师讲述每当结束一天工作时看到夕阳,就想到当年张骞牵着他的骆驼一路前行,而现在今天的我们也是在沿着张骞的足迹一路走到这里。历史与今天,时代与生命个体在这一刻互联互通。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追寻幸福、奋斗逐梦的故事和细节呈现来铺陈、延展和深化主题,通过生动的现实影像纪录去注解和增加主题与内涵的广度与厚度。

同样是恢弘壮阔的时代主题,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是将许许多多个不为人知的微小瞬间精心勾连、细腻刻画、徐徐展现——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志愿者、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组成的“冬奥人”的闪光群像,让观众看到在漫长的筹办、备战、等待的全过程他们如何不断地翻越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重又一重突破,奥运精神在一个个细节故事中具体而微地呈现,彰显出人类共同合作和团结向前的重大意义。

文献历史纪录的影像化创新呈现

文献纪录片不是对历史文字的简单复刻,应该让作品成为一部“见历史”“见信念”“见品格”的影像“历史书”。我们欣喜地看到,2023年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越来越注重表现历史赋予现实意义的丰厚层次,在“讲历史”的同时不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赋予创新意识,更从内容发掘上改变以往一些文献纪录片以“编年体”方式呈现历史时“见事不见人”、只有全景没有细节的刻板印象,更新“讲历史”“讲故事”的方式,借助纪录片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完成用创新视角对历史解读由外到内的建构。

全国首部全景立体呈现原中央苏区历史的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的创作者以“寻根”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新表达。寻根的历程不仅停留在史学界回访、记录和再现的文本,而是让革命先辈们的探索、牺牲、奉献和担当能够在今天能够获得感动、思索、传承、重塑,為今天的我们看待中国革命史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体验。特别是在第九集《出发,再出发》将主题升华到最高点。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出发地考察时说道:“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循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提炼的28个字的苏区精神,成为出发、再出发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始终贯穿于作品全篇的一种内在力量,点明了“寻根”与“出发”的实质所在。

人文类纪录片对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探索

人文纪录作品在呈现生态人文发展的历史画卷和未来图景的同时注重用影像为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能量。

2023年,无论是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匠心续写中华文明时代进步的《寻古中国》,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深入提炼作品中的文化标识、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美术里的中国》,已进入到第四季的全方位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航拍中国》,还是从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哲学、美学、国际等不同维度对泰山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解读的纪录片《大泰山》,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了解文明发展与演进的纪录片《大运河之歌》、立体反映海河水系环境对全流域经济、文化、社会变迁的影响的纪录片《海河》等作品,创作者越来越注重以东方美学形式传达中华文化意境之美、中国精神底蕴之厚、中华情感承载之深。日新月异的先进影像技术手段无疑将纪录片视觉化的呈现带入新的高度,运用直升机、无人机、穿梭机、大型特拍设备等展现山河之美、山川之奇,大场景3D扫描、“XR+”等创新设计视觉形象深化纪录片节目“思想+艺术+技术”融合理念,与此同时,创新意识不断从作品的肌理丰富和深化主题意蕴。

《寻古中国》以年轻化的风格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流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在节目中,创作者创造性地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CG制作再现、拓展现实技术复原原始遗迹等新技术手段,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文明演进历程,展示最新考古发现,使故事讲述的方式生动细致、扣人心弦、独具匠心。年轻态的表达不但让纪录片越来越接地气,也在丰富可看性的同时赋予文化更加深层的时代意义。

社会纪实类纪录片让普通人的高光时刻传递出时代精神

潜入社会深处,敏锐地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为时代留下极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一幅幅肖像,是创作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使命和追求。2023年,《走进西藏·高原之歌》《我的温暖人间》《闪闪发光的儿科医生》《看不见的顶峰》等纪录片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为进入“大片时代”的纪录片发展前景提供另一种方向,真实地展现生活的质感、人性的温度,和亲情、友情、爱情、责任、勇气、梦想的力量,是彰显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我的温暖人间》中,16位平凡主人公的故事仿佛是对现代社会记忆的编织——儿子带88岁老人全国旅行、丈夫照顾脑梗妻子回归正常生活、孩子去世之后父母将器官捐赠给7个人……对16种不同人生的影像记录以含蓄内敛的视角让平凡琐事传达出深沉的诗意。

在《闪闪的儿科医生》中,全天候隐藏式拍摄将儿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以全方位视角展现出来。从手术室、门诊到病房的人间万象,到每位医生在不同情境下展现的真实性情,作品同时聚焦于新生儿、学习困难、单亲带娃、青春期、心理问题等当下社会热点,让故事辐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故事性、真实性、娱乐性、知识性兼容的同时,鲜活温暖的一个个故事和人物具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自然类纪录片在“讲好我们的生态文明故事”上对标国际不断求新

生态文明既是中国课题,也是世界课题,中国生态自然类纪录片在2023年以鲜明的全球化视角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神韵,兼容耳目一新的立意和生动的叙事,显著增强了视听综合美感和观赏性,以纪录片形式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纪录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聚焦人与大自然万千物种“共生”这一核心主题,让观众既看到中国国家公园中的大熊猫、东北虎、雪豹、朱鹮、藏羚羊等最珍贵的国宝级动物,也看到中华小蜜蜂、高原鼠兔、黄猄蚁、小叶蝉等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小生灵,和榕树、茶树、猪笼草等永远都“默不作声”的植物。全景呈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大自然美景、动植物奇观的同时,国家政府、普通民众、环保人士、科研人员等在对动植物保护中倾情投入的一个个暖心故事,和栩栩如生地赋予动植物鲜明性格和性情的叙述方式,都让作品在视听综合美感和观赏性大幅提升的同时,又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成果,是一次关于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权威性、高站位、国际化表达。

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雪豹为主题的大电影。摄影机深入雪豹的栖息地,引领观众近距离感受雪豹的惊艳存在。与此同时,作品展现了全新的叙事方式,将“人”融入雪豹的世界中。拍摄雪豹的摄影师是在“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中成长起来的牧民摄影师。他们从牧民转变为摄影师的故事,与他们在高原艰辛追踪和拍摄下的雪豹的画面交织迭进,牧民摄影师通过摄影机传递着他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性格,使得影片具有着人与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共生互动的真挚情感,加深了作品独特的人文关怀。

2023年中国纪录片创作秉持“时代影像,真诚记录”的职责使命,深耕内容品质,不斷创新超越,“思想+艺术+技术”融合让纪录片创作的精品亮点频出,海内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让2023年纪录片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巧绘多彩中国故事,相信未来国产纪录片将进一步在多元纪实影像书写中开阔新语态,成就新时代纪录片发展的万千新气象。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法律事务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

【编辑:左志新】

猜你喜欢
雪豹纪录片
雪豹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50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