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强 左志新
2023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标志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承办,以“文化传承 光影见证”为主题,设立大会启动仪式暨2023中国纪录片盛典、学术交流、展播展映、提案大会、产业项目、特色活动、总结仪式七大板块活动。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交流思想、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舞台,也为国内外纪录片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中外纪录片产业的对话和融合,更是对中国纪录片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据不完全统计,大会的全网信息发布量达30855条,1235家国内外媒体报道6620条新闻,350余个平台进行了传播,全网阅读量达5.16亿次,展现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通过精心组织的论坛交流和多领域合作模式,促进了纪录片产业的创新、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纪录片在国内外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场论坛交流活动探索纪录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举办包括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峰会、精品创作交流活动、价值引领交流活动、国际传播交流活动等活动,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纪录片产业的价值观引领和创新发展方向。例如,“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强调了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和创作初心,提出纪录片创作要努力践行“高举旗帜引领风尚”的文化使命,勇于担当“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使命职责,牢牢坚守“精益求精扎根人民”的创作初心。与会专家表示新时代纪录片要承担更大的、更多的历史性的责任,让中国的纪录片能够登顶中国的文艺创作的高峰,走向全世界。在精品创作交流活动中,与会嘉宾认为,在保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同时,纪录片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高质量的创作水平,不仅涉及到如何全面和深刻地展示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包括如何紧贴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价值引领交流活动中,与会嘉宾认为纪录片在突出当代价值和全球意义的同时,也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这不仅会增强国内观众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国文化的良好形象。在国际传播交流活动中,与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围绕推动纪录片国际合作发展新高地建设,就纪录片的国际协作、跨国合拍、跨界融合、国际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这些学术活动为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创新路径探索了新的发展方向。
多领域合作模式构筑纪录片高质量生态体系。大会通过纪录片与报告文学的结合与成立“四大共同体”,构筑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纪录片与报告文学双向奔赴学术研讨会通过对纪录片与报告文学等其他文化形式结合的深入研讨,展示了跨界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创新空间。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7家会员单位,包括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真实影像、华夏元影(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双诚辉耀传媒有限公司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作品推荐目录”中挑选了19部作品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纪录片与报告文学的“双向奔赴”不仅拓宽了纪录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为报告文学的转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大会还发布首批协同创新专家共同体、首批协同创新创投共同体、首批协同创新播出共同体,举办首都纪录片行业协会(学会)协作体揭牌仪式,四大共同(协作)体的成功打造,初步构建起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协同创新,形成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纪录片本土创新与跨界合作策略。首先是提高策展质量。国际纪录片节展能吸引广泛的国际关注,很大程度归功于高质量的策展和对作品的精挑细选。例如,荷兰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通过设置不同的竞赛类别和主题展览,涵盖了从社会议题到艺术探索的广泛领域,提升了整个节展的艺术和思想深度。中国纪录片大会可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纪录片制作者、评论家和学者加入策展团队,确保展映作品的多样性和高质量,同时注重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和社会价值,展现纪录片的独特魅力和深度思考。其次,进一步提升中国纪录片大会的本土创新与跨界合作能力。例如,鼓励纪录片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观众行为和偏好,为纪录片的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开创纪录片个性化推荐和互动观看的新模式,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深化与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的合作,通过纪录片多角度展现中国社会重大社会和历史事件,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纪录片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再次,注重创新与技术应用。国际纪录片节展经常通过展示纪录片制作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手法,例如,IDFA的DocLab是一个探索纪录片和新媒体艺术交叉点的平台,专注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交互式纪录片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纪录片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国纪录片大会可以设置专门的科技和创新板块,展示纪录片的最新技术应用和创新项目,鼓励国内外制作人和机构探索纪录片的新表达方式。
通过精心策划的提案大会和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活动,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成功搭建了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为中国纪录片界的新兴人才开辟了展示才华和获得国际认可的机遇,为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案大会”打造纪录片创意项目孵化及资本链接平台。提案大会作为创意与资本的对接平台,展现了大会对纪录片项目孵化和发展的支持。大会评委们从数百个提案中精选20个入围项目,并经过一天的现场演说及终审评议,《一路长安》《无端欢喜》《寻找wan-go weng》《归途》《行走的布达拉》《另一个我》《明日之镜》《深海茫茫》《动画100》《海龟去哪儿》“十佳提案”名单正式出炉。提案大会为众多优质纪录片项目提供了向投资人展示创意和寻求资金支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孵化活动,大会不仅为纪录片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参与者建立了有效的资本和资源对接的网络,加速了创新纪录片项目的实现和推广。
公开课和学派探索构建纪录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在大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大会举办纪录片公开课,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就纪录片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像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纪录片创作题材等,从学术层面讲述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创新发展;大会还邀请了纪录片《盛会》导演秦蕾,分享了《盛会》长达三年的创作历程和感受,这些公开课为纪录片从业者提供了与行业顶尖人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会还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中国纪录片学派”体系构建暨纪录片人才培养主题沙龙,学派旨在扎根中国历史与实践,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进而繁荣纪录片生产、创作和传播,打造更多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精品纪录片,进一步推进纪录片强国建设。
促进纪录片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的策略。首先是专项基金支持纪录片创作。借鉴如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的纪录片项目支持计划,该计划为纪录片制作人提供资金支持、制作咨询和行业网络资源,帮助他们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完成作品,并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中国纪录片大会可设立专项基金,为纪录片创作提供资金支持、制作咨询以及行业网络资源,帮助纪录片制作人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完成的作品,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机会。其次,举办纪录片创意大赛。邀请业界专家评审,为新兴纪录片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并得到制作支持和国内外分销的机会,以激发更多创新人才投入纪录片制作。此外,加强与国际纪录片节及机构的合作。通过参加国际研讨会、工作坊和合作项目,纪录片制作人不仅可以获得最新的行业知识,扩大国际视野,还能与全球同行建立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上述策略的实施,不仅能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还能为中国纪录片人才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成长平台。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成功地展示了纪录片作为文化交流和全球传播的强大媒介,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元化平台广泛传播,显著提升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还为全球文化理解与交流贡献了重要平台,展现了纪录片在推动文化融合与共享中的独特价值。
纪录片全球传播构建国际合作新路径。大会得到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重要节目的实时报道,通过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39个中央级媒体的广泛覆盖,以及与384个北京政务媒体的联动宣发,成功将大会的亮点和成果传遍国内外。其中,大会利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国内外宣主流媒体,欧洲时报、路透社等10余家海外媒体的全程报道,以及美国时代广场大屏的宣传片播放,成功将中国纪录片大会的声音传遍全球。大会通过与国际媒体的合作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纪录片及其背后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了国内外纪录片从业者之间的展示、交流和合作。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CEO与北京广电局的领导层进行了座谈,共同探讨了如何促进国际纪录片节与中国纪录片界的深度合作,并制定了为期五年的长期计划,每年与一个特邀合作国建立深度合作,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将积极发展国际纪录片合作联盟,这一全面、多角度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将为未来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共赢合作带来更多宝贵的机会。此外,国际知名的纪录片节展组织者和制片人的参与提案大会和大会论坛活动,为中国纪录片从业者带来了先进的国际视野和经验,有助于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水平和吸引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纪录片文化交融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大会展映展播活动通过电视、网络、融媒体中心、文化空间四大渠道,向线上线下中外展示超百部精品纪录片,其中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咪咕等视频平台精选自身纪录片片库作品,展播了2022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作品;45部2022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作品在多个电视频道进行了为期15天的展播;20部国产纪录片、10部境外纪录电影在北京各区和首都图书馆连续展播了7天,其中法国导演尼古拉·菲利伯特的《坚毅之旅》、澳大利亚导演雅妮娜·霍斯金的《会心一曲》、英国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奶牛》、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墙壁会说话》等10部优秀国际纪录片作品充分展示了纪录片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文化表达。大会还强调了“纪录片+”的理念,通过纪录片赋能国家发展、城市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展现了纪录片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独特价值。大会通过这些文化展示和行业交流,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推广了中国故事,还增强了全球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
提高我国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策略。首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纪录片节展建立合作关系,相互推广和展映优秀作品,有效吸引更多国际制作人和机构的注意,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片电影节(SheffieldDocFest)等发达国家纪录片节展所构建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环境,丰富了纪录片从业者的文化视角,也为他们提供了市场接触、融资机会、品牌建设和国际认可的机会。中国纪录片大会可以定期举办国际纪录片论坛、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国际行业专家和优秀制作人分享经验、探讨合作,促进国际纪录片社区的深入交流。其次,加深与优秀国际纪录片活动平台和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从国际纪录片大会平台引进更多国外优秀纪录片作品,以及与国际纪录片制作人合作拍摄,共同推广多元文化交流,为中外观众提供丰富全面的文化体验。同时,大会可以借鉴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片节与学术机构合作的模式,通过邀请国际专家参与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纪录片人才。最后,建立线上线下的互动平台,如举办纪录片观影会、在线论坛、公众参与活动等,鼓励公众参与和讨论,从而提升纪录片的社会与文化价值意义。类似于柏林电影节的公众日活动,这样的平台不仅能增加公众对纪录片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有助于构建一个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通过上述措施,中国纪录片大会未来不仅能够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吸纳国际元素,还能通过教育推广和公众参与,进一步提升中国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2023年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不仅是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展现了中国纪录片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坚定步伐。通过积极推动纪录片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纪录片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强中外纪錄片的国际合作和文化融合,大会成功地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和合作的平台,为中国纪录片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化,中国纪录片产业将能够创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不断提升其在全球纪录片领域的地位。期待中国纪录片大会成为全球顶级纪录片大会之一,促进全球纪录片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让世界听见中国的故事,看到中国的视角。
作者单位 索强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科研规划处
左志新 传媒杂志社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