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4-04-06 14:05:42王旭华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械实训加工

王旭华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要求。在传统的高职机械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仍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因此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对此,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师作为机械技术课堂的主要引导者,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机械数控加工课程模式。

一、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操作过于表面化

在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机械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出现了实训环节过于浅层化的情况,而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例如,在机械数控加工设备组成教学中,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观看一些资料或者教材,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了解其真正构造,最终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中的现象。

(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1.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完善

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在考核中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及设计说明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并且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查阅文献的能力在考核中也得不到体现,这样的考核制度是与教学目标严重不符的。对此,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实践考核评价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过于单一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师倾向于采用口头教学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丰富、更全面的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如果长时间采用同一种方法去评价学生,会使学生丧失对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新鲜感,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评价无法充分接受,从而逐渐丧失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评价方式,如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专属公开表彰制度等进行不同的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胜欲,从而自主参与到机械数控加工学习与实训当中[1]。

(三)教师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受以往教学模式影响,当前大多数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大部分该课程教师认为让学生掌握这一项技术的主要方法,就是传授其理论以及相关技巧,没有意识到这一项专业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未来工作以及生活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期间,大部分教师都会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受以及主体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并没有详细研究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也没有创新教学环节以及活动的思想理念,最终导致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在上课时也会出现乏味、无趣的心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领导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环节的重要性。由于现代社会对于高职教学成果的要求极高,并且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学校没有开展相应的培训,那么教师势必会缺少创新课堂的意识,进而阻碍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实训选题十分落后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设计的选题大多数是由教师制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设计题目更新较慢,并且部分题目可能已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改。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因为题目的使用时间过长,学生之间很有可能会互相抄袭,而且以往的选题早已跟不上当前社会的发展,也跟不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当前的选题只是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在课堂中只是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数控加工产品,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应该具备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课程很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2]。

(五)教学内容不够全面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实训练习,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所掌握的机械数控加工技能与实际上需要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区别。学生在学校中所掌握的技能仅仅是对于课本知识起到了巩固作用,而无法运用于复杂的机械制造行业当中。分析我国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一个关键问题: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机械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机械数控技能,拥有职业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要真正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应该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标准的时候已经主动向国家教育标准靠拢贴合,但在具体的实施工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表现为教学目标与实际岗位需求能力不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岗位意识培养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部分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后教学目标无法体现高校专业职业教育特点,导致高职学生对教学目标认识不足[3]。

二、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教学的优化改革策略

(一)重视工匠精神教育环节

在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之后,高校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向学生贯彻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除此之外,实训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同时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也是融入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训活动不仅能够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敬业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训中让学生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机械制造业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实训活动期间,每一位员工都要坚守自身工作岗位。

由于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员工开展工作时,如果出现安装不合格或者是缺少零件的情况,有可能就会造成施工事故。根据这一情况,在开展机械数控加工实训活动过程中,专业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进行活动的操作规范性以及安全性,将操作规范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效结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其爱岗敬业的理念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例如,在开展实训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介绍机械制造业人才洪家光的事迹。因为国外市场对于飞机发动机技术的长期垄断,洪家光决定为国家刻苦钻研该项技术,终于在第五年攻克并掌握了发动机叶片以及滚轮精密磨削技术。通过这一事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洪家光的工匠精神,从而提升对于自身专业的自信。深度渗透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创新钻研的工作岗位理念,最终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4]。

(二)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果想将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那么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要在课堂中一味地传授教材中固定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同时要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高职教师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做到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堂与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充分融合。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因为机械数控加工属于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可能会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所以在开展实践操作期间,教师一定要利用自身学识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在创新教学手段时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强化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开展实训期间,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启小组讨论模式。传统单项式教学课堂不但会让学生缺少对课堂的热情,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太理解[5]。因为高职学生的思想以及思维比较活跃,对此采用分组形式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意见交流,小组成员也可以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中激发思考,不断创新。若是小组之间成员产生不同意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讨论,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经验。由此可见,小组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是十分不同的,带来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对此,就需要教师格外注意,在开展小组讨论模式期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在学生提出想法时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在出现误区时进行及时指导,当学生根据自身想法完成实验时,要进行及时的总结以及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6]。

(三)完善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因此新课程改革中一定会涉及教学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首先,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熟悉程度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从而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实践中,应建立起以职业导向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注重学生职业机械数控加工水平和职业操作技能的效果评价,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7]。为了使教学评价能更有效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教师和学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考核方式,建立更侧重于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其中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引入社会评价等新兴方式。新的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在机械数控加工技能实训中的成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最终成绩应由学生的平时成绩、互评成绩、自评成绩和考试成绩的平均数组成。这样的评价方式将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种灵活、多层次、均衡的评价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仅凭卷面考试成绩或者口头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8]。

(四)加强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程中具有引导性的重要角色,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注重提升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同时也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9]。例如,学校应该建立系统的、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制订有周期性、系统性、针对性、广泛性的培训计划,教师教学技术、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实践方式等方面的培训计划。此外,院校领导还应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先进的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了解社会及机械制造企业对于人才的期望,最终达到提升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10]。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职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我国机械数控加工行业要想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大批量的优质人才,由此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基于这一背景,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强化教师培训、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课程优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机械实训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10
后期加工
调试机械臂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简单机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机械班长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