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双向耦合:智能时代的教育取向

2024-04-06 11:08
关键词:人机人工智能人类

张 珺

(河南工程学院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1191)

当前,人工智能频繁演变、迭代升级,从“互联网+”到“虚拟现实”,再到超级智能(SI)、反思性人工智能(ARI)、物联网(IoT)、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区块链(Block Chain)、元宇宙(Metaverse)、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飞速发展的节奏使得教育领域几乎被全面“逼宫”[1]。不难看出,人工智能以其“能存会算”的自动化、“能看会听”的感知化、“能解会创”的认知化,大规模、全方位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教育思维、教育架构发生着颠覆式变革,促进着教育生态时刻处在解构与重构的运动变化之中[2](P24-25)。然而,毫无疑问,芯片、算法、数据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认知、推理,甚至可以达到十分逼真的程度,但最终无法模拟出完整人性的教育世界。教育唯有理解和接纳人工智能,并在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人性教育”上做足功课,才可以使人类的“自然智能”不至于沦为人工智能的“配角”“龙套”和“附庸”,重新回到人类教育的舞台中央,从而实现人机共生、人机共强、相得益彰、双向耦合的美好愿景。

一、全面“逼宫”: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困境

自从智能机器人诞生以来,人类的教育享用着人工智能带来的诸多便利。特别是各种AI助理的出现,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在智能科技普惠红利的“盛宴”上补给滋养。人类教育与人工智能相伴共生,人工智能追求思维算法化、反应智能化、场景虚拟化、动作拟人化,而教育活动是以人类的生物特性、社会交往、自然智能、价值商谈、对话理解为基础的“社会性”活动。这种人类原生的教育形态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人工智能全面取代。然而,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元宇宙的出现,打破了教学空间的物理边界,虚拟空间、虚拟身份、虚拟教学“无休止”提档升级,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生态,挤压了教育的行为空间,人类教育已经处于边缘的生存状态。而接踵而至的ChatGPT,使用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实现对人类听觉、视觉、理解甚至情感上高度仿真模拟[3]。人工智能强大的“毫无边界”的“类人性”功能足以表明,未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在逻辑推理、表情交互、信息感知、认知决策,甚至情感体验、道德人格等各个方面“围困”“取代”人类的原本属性,从而使人类的自然智能在教育领域日趋处于“边缘化”“困境化”“次弱化”“替代化”的危机之中。

(一)程序算法与人类智能的博弈:教育的灵性被数字消解

程序算法是智能技术的基本工具,依靠的是物理芯片、认知模拟、数字编码、符号语言等核心要素,遵循程序设计、线性逻辑、图像识别、编码记忆等“类人性”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数字神经网络构建,作出逻辑推理分析,执行听说读写算等指令。而人类的自然智能是人类作为“生命体”的生物学特质,包含了人类的意识世界、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伦理担当、喜怒哀乐、心灵美德等人性特征。多年以来,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已经自觉认识到,那些可以通过工具来完成的教学任务,依靠人工智能来执行,可以做的更加精细和精准。甚至一些需要教师合作、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人工智能依然可以很好地做好辅助性工作。人工智能可以将智能技术整合运用到教育领域的诸多层面,推动教育组织、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不断创新和进化。使用人工智能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提升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教育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旨归[4]。显而易见,程序算法是一种高效、精准的计算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广泛的,例如个性化推荐系统、智能辅导系统等,都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结合。通过程序算法,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习惯等因素,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智能技术在为人类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其本身被赋予的条件和限度,在客观上也要求并预设着人类的教育活动,这就是程序算法的“规制性”体现。以人类自然智能为核心的人性化教育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和情感交流。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是一场在教育效率和人性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的较量。程序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而人性化教育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尽管算法化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教育过分依靠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那么教育目标的制定权、教育过程的控制权、教育评价的“把关权”将会全面让渡给机器,教育的价值取向将被人工智能“圈囿”。教育片面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工智能将不断推送程序算法精准计算而获得的人的“需要”资源而非“想要”的资源。由此,人工智能将以权威的“支配者”身份出现,强制教育者、受教育者按照数字逻辑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而当人类长期机械性地遵从程序算法的规制性时,教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必然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得教育的灵性逐步被数字消解。

(二)虚拟世界与心灵教育的冲突:教育的空间被机器挤压

“互联网+”“5G时代”、深度学习和元宇宙的快速崛起,使得人类教育的世界和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为教育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虚拟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元宇宙技术的出现,更“逼真”重构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完全同步的“虚拟生活场景”。这意味着人们的心灵不再完全栖身于充满灵动性的生活世界之中,人们的存在感必须不停地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来回切换,人类教育将不得不直面虚拟环境的提档升级与迭生演变。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虚拟世界的扩张,不可避免地挤压了人类心灵教育的空间。教育面临的真正风险是真实的学校生活逐渐被这些智能设备所替代,学生极其容易被虚拟学习的拟人化场景、角色所吸引,甚至可能沉迷其中,逐渐对真实“人间烟火气”的生活世界反应迟钝、自我迷失。长此以往,人类特有的感性、灵性、理性被数字、符号、编码、程序所屏蔽,“去生活化”成为学校教育常态,学生自主思考、社会交往和情感表达的机会严重流失,个性发展和独立思维成为奢侈品。

当人类教育被机器、芯片充满的时候,虚拟教育场景泛滥,自然教育形态遭遇冷漠,其后果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荒芜和个性成长资源的枯竭。原本灵动鲜活的自然教育形态受到排挤,道德人格、审美教育遭遇冷漠,人类特有的关怀性、伦理性、同情心、人情味成为学校教育生活中的稀缺珍品。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真实性越来越不容易被感知和唤醒[5]。事实上,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感知能力、体悟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的“亲社会”人才。过分推崇人工智能,弱化自然智能在教育中的存在,人为地把学生生活世界割裂为“虚拟”和“真实”两极,那么真正实现心灵教育的目标势必难以达成,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目标将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接纳人工智能教育、追求虚拟教育时空的同时,必须努力保持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只有在“真人在场”的真实世界里,人们才能真正感知、理解、体验、传达出生活的真实和美好[6]。因此,人工智能越是发展,教育就应当更加努力促进虚拟教育和真实教育之间相互融合,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整体合一的发展空间。

(三)去人倾向与机器超人的两难:教育的空壳化风险加剧

人工智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在生产劳动领域,“去人化”和“超人化”两极并存。在教育实践中,同样面临两难处境,这是机器拟人化和人类机器化的必然结果。智能时代的教育,教育实践的大部分工作和任务交由智能机器人来设计、监控、代理和评判,加深了人类教育生活世界的去人化进程[7]。与此同时,由于智能机器人在算法记忆、程序推理、表情交互、复杂设计等方面全面超越自然人的态势加剧,教师的“教书”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智能技术正是因为可以替代许多教师教育教学的活动,使得部分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智能技术的帮助而非“反求诸己”,导致的结果是:机器越来越“聪明”、人却越来越“笨”。智能技术本来是人类创造用来方便帮助人的生活的,然而人性的弱点(如过度依赖等)却造成了人与技术从属关系的颠倒。智能产品的便利性使人越来越不愿意独立思考和主动努力,以至于人类被机器“反向驯化”,教育活动更多地被智能技术所替代、支配与控制。

当前,智能机器人的类人性设计越来越逼真,教育活动逐渐被智能技术裹挟生存,教育主体“去人化”、智能机器超人主导趋势越来越明显,智能技术开始从帮助者演变为主导者、促逼者,以至于教育被“四面围困”,教师学生被捆住手脚,教育的空壳化风险日益加剧。破解教育空壳化难题的关键在于,人类自然智能重新回到教育的舞台中央,不再把教育权、受教育权、监督权和评价权无原则、无底线、无休止地让渡给智能机器。“似人非人”的智能技术“拟主体化”特征既有教育豪餐盛宴的狂欢,更有前途未卜的隐忧[8]。其实,人类的命运从来不会取决于人造的机器。智能机器无论怎样更新换代,也只是工具和手段,机器是否被使用、怎样使用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如果教育过于崇拜迷信人工智能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漠视人类主体的精神性、情感性和能动性,将教育价值与人的发展生生剥离,这样的结果是人的物化和异化。相反,如果教育克服了智能技术奴役人的异己力量,重视教育过程的情感投入、道德关切和人文关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价值商谈,就可以自觉抵制教育世界的“去人化”风险,将“超人化”的机器有限、有序、适度应用,合理实施“人机”混合教育。

二、超越“工具”:基于“人类智能”的教育真义

人类智能又称“人类自然智能”,具有生物性、社会性、系统性和情景性等特点。人工智能就是在“类自然智能”“类人性智能”方面所做的技术性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是人类自然智能的“衍生物”。人工智能令人震撼的三大核心功能是:类人性感知功能、类人性思维功能和类人性表达功能。人工智能中特有的程序性、虚拟性、离散性本身就决定了其“工具性”的价值存在,无法与人类自然智能相提并论。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模拟的是人类自然智能的一部分而远非全部。尽管人工智能不能全面代替人类智能,但是如果人类自然智能不被教育者主动增强,那么此消彼长进而引发的“人工智能主导人类生活”也绝非危言耸听。制衡智能机器霸权的唯一出路,是人类自然智能的深度挖掘和主体凸显。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强调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确保人格在场、守正心灵教育,使得人类的自然智能在本质上、主体上、人性上、限度上全面超越人工智能,从而保证人性不被技术压迫,从技术至上回归以人为本,避免陷入人机两伤的“负和博弈”状态。

(一)强调自我意识:在本质上超越

尽管人工智能的人性化趋势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但人类智慧终究高于机器智慧。或许智能技术经过长期演进、调适,可以超越ChatGPT,可以与人类实现高质量、高性能的对话、根据指令“创造”、操作和设计许多复杂的“拟人类”活动,但质的差异性始终存在于人类和机器之间。因此,高举人性的灵动性、道德性、社会性是人机互动、人机协同中使人类主体地位立定站稳的“尚方宝剑”。换句话说,如果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撼动了教育认知、教育思维、教育设计、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挑战了教育职业存在的合理性、“势力”强劲以至于直逼教育活动的“后宫”,人类教育最终将不得不拿出人类自然智能的超越性力量,通过“绝地反击”的杀手锏求得自立与自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骇人之谈,而是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发自灵魂的反思与预判。事实上,技术哲学一直把人与技术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从伦理、科技、法律、人学、教育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考量,寻找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质变“奇点”[9]。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生物性”存在的根本属性,它具有自我反观性、灵动涌现性、道德自律性等特点,堪称人工智能激变的关卡。人工智能可能有超人的计算能力、巨大的存储能力、神秘的模拟能力、强大的设计能力等,但只要不越过关卡,就不会对人类存在的价值性构成真正的威胁。而一旦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就意味着机器人不再满足于机器属性了,它可以根据自我意识,反思、改造运行系统、具备人性才有的情感、欲望和价值观,进而使挑战人类成为可能。但是,正是自我意识的鸿沟,使得智能机器人无法实现物质属性的根本改变,人类自我意识活动的超然性、精神性、灵动性是智能机器人的程序性、模拟性、数字化、符号性等无法比拟的。因此,越是提倡数字化教学、智能化操作、虚拟化学习,就越是要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自我意识。

(二)培养自主能力:在主体上超越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人,而且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自觉、自主、自治的“全人”目标为要旨。即便是人工智能设计了程序复杂、虚拟多变的教育空间,并且使学生置身于逼真的虚拟生活场景中,人们习得的更多的规则和知识,而人们自觉的判断、能动的选择、真实的体验、生命的对话等显然是人工智能所创设的虚拟教育最大的局限[10]。如果“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那么人类自然智能相较于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不可替代的生活育人和生命育人功能。育人的起点和归宿,是要人们成为生活和生命的主体,自主体验生命的鲜活性,自主感受生活的灵动性。因此,培养自主能力、唤醒自主意识、促成自主人格是人类教育的主旋律,也是人类自然智能在教育主体性培养上超越人工智能的关键所在。需要说明的是,自然智能教育的“主体性特征”不是对人工智能教育功能的否认和排斥,而是提醒人们对生命主体的重新思考。在智能化的时代,人的主体地位容易在智能化的狂欢中遭遇淡化和漠视,从而迷失自我。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Tocqueville)提出,人们在信息领域习惯性地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困缩在自己营造的“信息茧房”之中苦苦挣扎不能自拔[11],而人工智能精准的用户偏好画像频频推送“个性化”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技术越发达,留给人们自主思考、自主选择的空间越小,而这种思想上、体验上主动性的“闲置”,会使人们的主动能力不断弱化,久而久之,自主选择变为被动接受,认知世界在智能推送的裹挟下演变为福柯(Foucault)笔下冷冰透明的环形监狱(panopticon)[12](P1-7)。人类自主能力被物化或者异化之后,独立人格会渐渐遭受侵蚀,进而引发人们的主体地位式微。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所呈现的“生命主体性”特征是其核心属性,理应得到认可和尊重。所以,通过人类自然智能,培养人的自主能力,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而言尤为重要。

(三)人文精神在场:在人性上超越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及世界存在意义的思考,是形而上的追求,是对于生命、死亡、存在、时间等深刻问题的探索和解答。首先,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的主体存在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于人的内在价值、人的尊严、权利、自由的理解和崇尚。其次,人文精神意味着对生命的敬畏。理解并接受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神圣而宝贵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者,人文精神强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文精神鼓励我们思考社会的公平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最后,人文精神是对爱、责任、自由的理解和追求。爱是教育活动展开的逻辑起点,责任使教育意识到自身的使命,自由使教育的思想更加开放。教育是人的主体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想的共鸣与争鸣,其目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人格,认识人生价值和意义。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强,而人文精神“不在场”的情景时常容易发生。如果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那么一切与人性关联的尊严、荣誉、价值、德性、崇高、正义等人文精神将被搁置。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更加需要坚守人文精神,防止智能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侵蚀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智能化时代容易让人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人际交往。人文精神能够引导人们关注真实的世界,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健康的人格。只有人文精神在场,教育活动才不会“空心化”“空壳化”,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的真正意义。因此,重申人文精神,是教育实践中超越人工智能“见智不见人”困境的重要法宝。

(四)守正心灵教育:在限度上超越

人类的心灵世界往往被称为人们的“精神家园”,通常指的是一个由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它赋予了人类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和理解,为人类提供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帮助人类在面对社会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时保持自我价值的认同。心灵教育旨在追寻人们在精神家园内栖居的舒适度和稳定性,提高其价值认同和情感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会生存、适应生活、体验生命。心灵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如情感管理、认知调整、人际沟通、自我认知等。回归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促进人们在心灵和身体上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对于促进人类心灵世界的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教育过多关注技术视角下的人工智能,那么教育世界中的人类情怀、教育情怀都将被逐步弱化和消解,人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家园将无处安放。因此,智能化教育时代,教育更加需要回归到生命成长的起点,落脚到教育真实发生的根本之上,站在人类智能的高度读出“大写的人”而非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读“数字化的人”[13]。人工智能大规模、全方位应用到教育领域,极有可能加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淡化,人们之间真实的心灵沟通被虚拟化智能手段遮蔽,教育偏离原生使命,异化为妨碍、阻断师生生命成长和心灵交往的负面力量。教育的本真要义,是要解放人的心灵,帮助受教育者养成独立的道德人格,获得理想发展的良好状态。守正心灵教育,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警惕人工智能所营造的“心灵茧房”,是智能时代教育的神圣而崭新的历史使命。

三、双向耦合:“人机共强”理念下的教育变革

在教育实践中,协同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之间的双向转化与互动成长,无疑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找到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互构”“融合”的关键节点,探索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教育最佳的结合方式,实现人机共生共强、协同协作、互促互补,从而达成“双向耦合”,通过优势互补、科学分工、过程整合,才是未来人类智能化社会办出“有温度的教育”的不二选择和必由之路。

(一)人机共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走向

在智能化教育时代,走人机共生共强的发展之路,师生自然人与智能机器人互构互生、协同创造,是人类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正和博弈”的必然选择[14]。人类要重新认识智能技术,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和智能机器的关系。人工智能在存储记忆、超算能力、虚拟仿真、智能识别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而人类的自然智能在情感意志、道德商谈、尊重信任、交往沟通等方面的意识自觉、生命自主更是智能机器人不能比拟的。共强的前提是共生。理论上说,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合作互动、互惠互助,这应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构成难以化解的难题,更不会让人类因“自找麻烦”而陷入困境之中。人类加快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帮助人们更加便利地生活、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人类完全没有必要把机器当作对手,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被机器取代,更没有必要站在智能机器人的对立面,去把机器当成一定要打败的敌人。人工智能的“类人性”可能会越来越逼真,但是其缺乏自我意识的物化属性不会改变。并且,人类的意识、思想、理性、道德、精神层面都不会允许智能技术被无度、无序、无底线、无人性地开发和使用。因此,从远景上看,人机协同、人机共生、人机共强是教育发展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构建共赢、共享、共创的格局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15]。教育的新格局应当是,立足于人类的自然智能,适度有序使用人工智能,促进人工智能和自然智能优势互补,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亲社会”创新人才。

(二)人性凸显:人机共强教育的底线坚守

人机共强并不意味着“人机平等”。事实上,人机作为创造主体和创造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客观上是无法撼动的,但是在人工智能实际发挥的功用以及在人们“信息茧房”的认知偏差上,人们对所造之物的把控缺乏十足的信心。并且,由于人性中依赖性、懒惰性、浮躁性、狭隘性、偏私性等弱点,人们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常常被智能技术的规制性所左右,从而造成自身的主体性逐步弱化,进而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来回切换中迷失自我。遗憾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智能技术被过度依赖性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评价活动,甚至是学习活动,已经全方位处在数字化、虚拟化、算法化的“遮蔽”之下,一不小心就会形成依赖,以所谓的“科学化”代替了教育本身应当具有的人性化属性。而人工智能被不加控制“非人性化”过度滥用之后,将会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危害[16](P83-86)。一旦教育活动从教学设计到教育评价整个过程被智能机器人“无限承包”之后,有亲情、有温度的教育活动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僵化的、冰冷的“目中无人”的“算法科学”和远离真实存在的“虚拟空间”。这样看来,教育问题的焦点和核心还是应该集中在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提升上,在“人性化”的前提下,讨论如何使人工智能在人性光辉观照的“阳光”下运行问题。不必讳言,人性之中有许多弱点,导致人工智能不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正向合宜的功能,但是人性之中却有着“创造者”超越工具的伟大属性。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在教育领域,积极接纳、合理使用,用“人类智慧”主导“机器智慧”才是人工智能教育正确的打开方式[17]。人机共强教育中,起到关键的能动作用的还是人类本身。换句话说,教育应当坚守的底线逻辑,是在人机共强中凸显“人性化”而非主张机器化或者智能化。

(三)边界厘清:人机共强教育的风险规避

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但是似乎人工智能越是快速发展,人们内心潜在的忧虑也就越大。这是由于人工智能不同于人类的自然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应用超级算法,而超级算法具有规制性的特点。这种规制性在教育领域遭到了一致的批评,理由是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和自主性的发展。譬如,当人们求助于人工智能时,它会通过快速精细的算法,告诉人们怎么做;而长期的过度依赖,自然就“剥夺”了人们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自由,挤压了人们独立人格发展的空间,隐藏着偏离“以人为本”教育初衷的风险[18]。然而,如果把人的碎片化认知、自主性缺失、创造思维能力弱化都归咎于智能技术,显然是不合理的。法国著名学者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指出,技术进步总是含糊的[19](P138),技术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厘清了它的边界,是否在边界内合理地使用它。厘清边界,就是要清晰、准确、合理划分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在界限内使用[20]。超出边界,就必然会面对各种伦理风险和教育风险。特别是在面对鲜活生命个体的学校教育中,人工智能的使用确实更要慎之又慎。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本末倒置,还会显现出巨大的负向作用。例如:从教学上看,“肆意”依赖人工智能,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必然会弱化,甚至会被智能机器人替代,生生剥离了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对话缺失,师生关系演变为“生疏关系”,理想、信念、责任、尊严、情操等精神交流无从谈起,“教学相长”的画面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世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不着边际、无休止寻求人工智能的帮助,人工智能将“不知疲倦、持续不断”推送着“最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学习者自我反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势必会面临被消解的风险。因此,人机共强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厘清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使用的边界,最大限度地规避滥用人工智能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

(四)双向耦合:人机共强教育的核心旨归

由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在教育实践中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两者的优势关系可以互补融合,那么,实现双向建构、耦合共生势必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双向”,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的“人性化”使用和教育教学适度“智能化”,达成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的双向转化和互动生长。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鼓励适度使用人工智能,取代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一些重复性、繁琐的工作。另一方面,在人文精神教育和行业伦理教育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要避免人工智能过度使用。所谓“耦合”,是基于认知分布理念,找到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最佳的结合方式,实现二者在教育教学中最佳的功能匹配[21]。认知分布理念认为,人类的认知、思维分布于个体内外,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信息集合体,对于人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但二者都具有优势和局限性[22]。人类智能代表了生物智能的最高形式,在创造能力、价值判断、生命体验、自我意识、心灵守望、人性关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但是在高算力、大库存、自动化、精准性等方面确实不及人工智能[23]。而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的情感理解、道德判断和创造力,这些恰恰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构成。因此,人工智能需要与人类智能深度耦合、紧密合作,这是最好的教育选择,也是一种双赢的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强大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保持身份边界,在人工智能课堂的赋能下唤醒学生自我认知,建立智能化教学与现实世界的情感联结。因此,我们更应当珍视并发展人类智能的独特价值,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关怀。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应当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形成人机共生共强的良好教育生态,从而实现教育领域的全面优化。

猜你喜欢
人机人工智能人类
人机“翻译员”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