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新闻天天发天天有。埋藏在社会广袤土地上的好人好事、创业典型、乡村振兴、文化引领等方面的素材比比皆是。遨游在新闻素材的大海里,如何打造出精品新闻,是每个新闻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新闻采编工作者执着地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狠下功夫,悟透了“四力”,做到了“四力”,提高了“四力”,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必定就是精品新闻。
深入学习提升“脑力”。新闻工作者除了学习新闻业务基本理论之外,更要学习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文件指示精神,这是写出精品新闻的根本。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二十多年聚焦中国的“三农”,是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纲领。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发布的时候,在每周一次的编务例会上,编委都会组织编采人员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这样记者采访就有了方向,采访的内容就能很好升华。再比如,我们学习“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的相关文件,从学习文件入手给大脑“充电”,运用文件精神指导采编工作,培养和提升找寻好新闻的“脑力”,这样就能捞到新闻“活鱼”,多出精品新闻。
广泛阅读提升“眼力”。辽宁葫芦岛日报资深老师指导年轻记者采写新闻稿子的时候常说,从事新闻工作得学会识别什么是“珍珠”,什么是“谷粒”。这个比喻很形象,“珍珠”是新闻作品里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谷粒”就是一般的作品。现在本报总编室做得好,从阅读本报的好稿子入手,每周一评报,评出的好作品,大家必须学习。其次是本报同仁获得国家、省、市奖的作品也得学习。还要扩大阅读视野和范围,学习大报获得国家新闻奖的作品。提高了对好新闻的认知,当遇到一个好的新闻线索时,就会下笔如有神助。
深入基层提升“脚力”。学习那些获奖作品后,我们感悟最深的是,精品新闻都是来自新闻一线,都是用“脚力”跑出来的。好新闻的“宝藏”都在基层,记者一定要多多深入基层,多多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提升“脚力”才能挖掘出这些宝藏,进而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佳作。《村里来了扶贫鹅》获得2017年辽宁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记者深入连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采访的,与多方当事人面对面聊天,亲身感受农民渴望脱贫的迫切心情,写作时以小切口入手反映脱贫攻坚的重大题材,新闻性强,现场感突出,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回顾这篇获奖稿,归结起来就是深入基层靠“脚力”,精品稿件才能来。
多方磨炼提升“笔力”。新媒体兴起的时代,改变了传媒格局,但是怎么改都需要记者有个好笔头,怎么变都需要好“笔力”。我们在平日里多写读书笔记、日记,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笔力”。现在练笔方式也是非常方便,运用各种App拿起手机就能写,有利于练习写作,积累素材。我们最常用的是手机里的WPS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所见所闻,特别方便,日积月累提升了“笔力”。提高笔力后,就可以自由运用各种体裁。2023年,报社编采制度进行改革,形成了编采分开的采编架构,这更加有利于采编工作,给“精编”和“深采”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记者有了更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磨炼笔头,多写稿子,达到多出精品新闻的最高境界。
新闻策划,就是在进行新闻主题报道前的“事前设计”,为马上进行的报道工作制定科学的可行性方案。策划到位,写出来的新闻报道会更连续、更好看、更深刻、更受读者欢迎,成为精品新闻。
2023年,报社成立了民生新闻部,着力打造民生新闻,并在报纸的第八版给予整个版面的支持,以增强报纸的厚重性和可读性,使之成为报社新闻报道中的又一新亮点。编辑部非常重视新闻策划,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主题报道,比如《百年港口向未来》《一片山河锦绣中》《塔山精神永放光芒》《大国制造拥抱新时代的春天》等等,这些精品报道不仅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肯定,也提升了报纸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如何让民生新闻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让民生新闻更有看头?笔者认为重在策划,民生新闻报道的策划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生新闻作品质量的高低。做好新闻策划,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真实。新闻不管如何策划,真实性的底线不能破;二要准确选题。党媒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选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传播亮点;三要有完整方案。在报道前要有具体的采访方案,并针对报道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及时调整修改策划文案,完善报道思路。
联系当下确定选题。新闻事件策划报道中,新闻的选题尤为重要,既要有政治的视角,也要切入当下的工作实际,并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与关注。后疫情时代,辽宁省葫芦岛市正与全国各地一样,都在抓住发展机遇,快速复苏文旅产业。在此大背景之下,编辑部策划了“我们的新时代”系列主题报道,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宣传推介本地历史文化、美食美景、特色产业,从而讲好葫芦岛故事,传播葫芦岛好声音,助推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完整报道方案成就好的新闻作品。“大美葫芦岛”系列报道包括葫芦岛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地标产品,总量有近百个,那么选择哪个点切入作为第一篇报道?我们优先考虑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时正值三月份,古村落图片不好看,景区人流较少,地标产品不应季。又通过综合考量,觉得写葫芦烙画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还有代表性,可以通过强化“葫芦”这一地域文化符号,打好葫芦岛的葫芦文化牌,挖掘葫芦文化内涵,提升葫芦文化高度,最终定下以葫芦烙画开篇。在选题和采访内容确定后,我们立刻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报道方案。首先,记者提前介入,在采访前一周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记者与被采访人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联系,拉近关系,消除沟通距离,获取相应的背景资料。其次,在正式采访阶段深入挖掘。记者与被采访人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挖掘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入的信息。葫芦烙画本身就是一个平常的题材,以前记者多次报道过,很难写出新意,但记者对这一平常题材进行了深度挖掘,用“发现”新闻的眼光和提炼主题的独特视角,让读者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影响和时代意义。最后,记者从葫芦烙画的技艺写起,讲好一个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传播了葫芦岛好声音,最终成就了一个民生精品新闻。
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也一步步地拓宽了大众的阅读渠道。作为党报记者,我们要在保证新闻严谨准确的同时,创新思维,提高竞争力,多出精品。
无论形式怎么变化,我们一定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重大主题的新闻采访中,创新思维,创新报道,创新版面,保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向大众传播真实而有效的信息,提升新闻价值,提高新闻质量,强化宣传效果。
记者应创新思维方式,适应媒体融合趋势,努力实现新闻的快速报道和快速传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打造高效暖心“总客服”》写的是葫芦岛市全面升级改造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记者在采访中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和采访技能,从温度、速度、精度三个方面搭建起文章骨架,写出有深度、高质量的新闻作品,体现了记者采写思路的创新。
在“振兴故事·首战之年”栏目里刊发的通讯《小南沟新唱〈采桑子〉》在形式上具有以下创新特点。一是选材创新。紧紧围绕“全面振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乡村振兴故事选取了虹螺岘镇虹南村小南沟基层村屯发展桑葚产业的故事,展现当地果农在镇党委的规划引领下,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以生动的故事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二是写法创新。用了文化人尽知的“采桑子”这个词牌名作为标题,简洁、清新、鲜明,与虹螺岘镇虹南村小南沟的主导产业桑葚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吸引人阅读。核心提示用了宋代词人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正文用了清代词人叶申芗的《阮郎归·桑葚》几句词作开头,增加了文采。三是立意创新。全文从产业发展到打造品牌,再到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脉络清晰,有事实、有分析、有展望,既有感性认知又有理性思维。
2022年以来,报社的专版和新媒体推出了一系列走基层采访,从主题策划、记者采访、新闻写作、后期编辑到版面和新媒体呈现,都是创新的具体体现,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说明,只要我们用心去想、努力去做,也一定能够做到。
报纸版面设计是建立在视觉承载、阅读规律、市场营销之上,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设计。报纸版面编排,不光是图片的处理、图片说明的制作,还是题目内容的拟定、标题形式的处理、专栏的设置处理,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符合快速抓住读者眼球的原则要求,打造品牌形象。报纸编辑注重创新编排,大量图表、漫画、三维图画在报纸版面上的应用就说明了这一点。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使报纸版面设计既能真正体现办报宗旨,又能满足受众需求,有审美性,有特色性,真正提高“第一眼效应”,打造成为内容服务的精品,增强报纸竞争力。
新时代,火热的工地、葱茏的乡村、漫长的海岸线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媒体编采人员应积极按照中宣部、中国记协倡导的要求去做,展现时代担当,绘就一幅幅奋斗者的动人画卷,让精品新闻成为照亮时代发展之路的一束束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