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永昌
面对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以自身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确定性与不确定”是一个哲学命题,带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因为世界总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外部世界是不确定的。尽管我们每个人自己也在变化之中,但相对来说,作为有自觉意识和自控力的人来说,自我的变化是可以更多地自我内控的,而外部世界的变化则有更多的难控性。那么,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或者说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我们该怎么办呢?从哲学角度讲,我们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以我们自身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因为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个人似乎很难或无法去改变。比较现实的做法是,让自己先强大起来,然后用自己能把握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世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使自己走得更远,创造更好的未来。
作为企业家,我们又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确定性,而且是要以高水平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世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呢?下面我从十个视角谈些想法。
我们必须明白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基本大道理:这个大世界你改变不了它,而只能自己改变自己。我们经营企业,千万要注意,通常情况下你的决策、你的行为是你自己可以作主、能够控制的。当你能够控制某件事的时候,意味着你对未来的行为和未来的行为后果,是比较容易看清的,你对它有更大主导性。反之,越是你不能控制的、依赖别人或外界环境条件而作的决策,你就越没有把握。外部世界很精彩,外部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但是外部世界的精彩不等于你的精彩、外部世界的机遇不等于你的机遇。
那么,怎样把一部分世界的精彩、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你的呢?答案只有改变自己并去主动适应世界。顺着事物发展趋势而为,才有成功的可能。逆势而行,看起来很伟大、很有勇气,但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有些人动辄气吞山河、异想天开,以为天生就是来改变世界的,要世界适应他,而不是他适应世界。尽管客观上的确也存在“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的真理,但首先是我们人类适应环境,而且这个“人”是整体的人。作为个体的人更多的是适应你生活、工作的环境。我们一定要把事物发展的这个大道理想明白,要树立“抬头看清世界,埋头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把眼光看得远一点,眼睛睁得大一点,看清世界何其大、世界何其繁。我们要把重心放在“自身该怎么办”上来,不要老埋怨世界、责怪世界。此外,还要懂得“乱世出英雄”的道理,不确定的风云世界,正是你方显英雄本色的时候。多变的不确定世界对谁都一样,不同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功课做得如何。总之,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上,才是根本之道。
我们都想自己有一个光彩的人生,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有体面的生活、体面的工作,有事业的成功,有精彩的一生。这就要拼搏、多付出;要比常人更努力,更辛苦;要有坚强毅力,勇往直前。企业家更是如此。我担任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十多年,跟企业家朋友们接触也比较多,发现企业家人生中有一个普遍规律性的现象:企业越往前走,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会越大,企业家的苦也会更多。企业做得越大,企业的知名度越高,企业家表面上好像显得很风光,但是他背后承受的痛苦和压力要比小企业家大多了。企业家和企业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痛苦之路、磨难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家人生之路也是一条“修行”之路。任正非有一句名言,“我除了痛苦,就没有不痛苦。”连任正非都这样,何况一般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呢?
企业家的事业很崇高,企业办好了也会有成就感。但选择办企业,实际上也是一条痛苦的磨难之路,甚至你做的事业越大,你的痛苦也会越多。我送给企业家们一句话,叫“苦海无边,回头翻船”。事实上,办企业或人生并不是佛教里说的“回头是岸”,企业家如“回头”的话是要“翻船”的。办企业或者说我们的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你可以放慢一点,但不能“回头”。在风浪、大海中“回头”,就要“翻船”。顺风、逆风都要让船往前开。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想带领企业向前走了、停下来了,甚至掉头了,这个企业掉头就意味着翻船。你们选择办企业,决定你们要走痛苦的路。对此,大家要有思想准备,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走回头路,不要动摇。一旦动摇掉头,便会失败,这就叫“无路可退”。
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你想带领企业适应外部世界,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企业家身体不好,身软软、病怏怏的,今天上班吃不消,明天熬夜受不了,身体不好做什么也不行。经常躺在医院里当然无法干大事业,也无法把企业带好。所以,企业家要注意把自己身体锻炼好,用身体强壮的确定性,去应对世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身体是事业的基础,也是应对风险的大资本。
人有体力,更有心力。在强壮身体的基础上,最关键的还要心智强大。我们自己的心,就是自己的太阳,因为“心”就是我们的智慧、意志、品德、风骨,这是“心力”。要像王阳明那样励志,要成为圣贤之人,把自己的心调好、调大,调得充满阳光。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即理”。在他看来,心以外没有其他事物了。当然,要正确理解他所说的“心”和“天理”。他认为,每个人的心都有天理,去发现自己心的天性、心的天理、心的良知,并努力去行善去恶、知行合一,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他认为,达到良知良行的“心”,就是一颗强大的心,并由此去看待外部世界,心和外部世界便是一体的了,心也就通万物、载万体了。这个“心”,当然是一种信念之心、一种知善知恶之心、一种意志之心、一种智慧之心、一种敬畏之心、一种道德良心、一种坚强拼搏之心。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但人的心力是可以近似无限放大的。企业家如果心不强大,就做不了大企业家。要做大事业,心态就要好,心理也要强,要以自己强大的心去照耀自己和外部世界,去感化外部世界,去引领你的企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阳光的大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心的强大可以克服很多外部的压力和外部的不确定性。我们要有一个稳定强大的内心去对付应对外部世界的风险,不要简单地被外部世界的风浪所左右,不要被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挫折动摇你的意志。浙商精神,有些确实是其他省的企业家学不了的,浙商的拼搏、吃苦、奋斗、意志、情怀,都非常难能可贵。浙商从来都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
一个企业要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只靠企业家一个人是远远不行的,还要培养好员工,形成一支素养较高的员工队伍。用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坚强性,也就是这支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去对付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那么,这支队伍应该是什么样的队伍呢?以华为公司为例,就是培养华为人的奋斗者文化。怎样让华为人成为有为的奋斗者?任正非是很有见地的。任正非作为企业家的最大本领、最大发明、最大贡献,就是企业造就奋斗者的文化。他主张,华为公司第一步是把社会的人才转化为华为的人,然后不断向员工灌输华为的理念、华为的价值、华为的文化;第二步当员工干出成绩后,再把华为的人转化为华为的“人才”。华为就是要把员工培养成华为的奋斗者。如果员工都能培养成企业的奋斗者,每个员工都成为奋斗的“小太阳”,最后共同聚合发出的能量就会很大很大。
企业家要想办法把员工培养成朝气蓬勃的奋斗者。当然,也可以分层次培养几类骨干,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当然也要有不同的报酬和进步,不能让奋斗者吃亏。企业的奋斗者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敢死队”。这支队伍要忠诚、专业、拼搏、奉献、智慧,高素质高水平,有战斗力,能突围冲杀,能攻坚克难,一旦吹响集结号,马上就能冲锋陷阵,就能占领阵地,取得战果。经营企业本质上是“经营人”,要培养企业骨干和员工队伍。
这也是华为公司几十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企业经营的主业就是企业的主航道。企业一旦确定了发展战略方向,确定了发展主业后,就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就会丧失发展的方向。当然,有主业不一定完全排斥非主业,但要注意处理好主业和多元的关系。选好主业就要咬紧主业,把它作为企业运航的主航道,并坚定不移地向前航行。华为公司近40年,按任正非的说法,就是在主航道上不动摇,咬定主航道奋力向前冲。华为不动摇到什么程度呢?任正非曾一度为坚持主航道而患了忧郁症,压力大到几次想自杀,但是他坚持挺过来了,坚定沿着主航道往前走,全然不看主航道的“两边花”。“两边花”代表什么?就是代表很赚钱但与主业没关系的一些产业,比如房地产等,华为全然没有去涉足。
可以说,企业到底行还是不行,到底是百年企业还是短暂的企业,就看主业能不能够做深、做精、做透。有了这样的主业,企业才有立身之基。同时,围着主业搞一些边际产业产品,反而能拓展主业的产业链,有利于主副共进、相得益彰。但另开炉灶的“副业”或者说游离主业的“副业”“新业”,则要慎之又慎。一棋不慎,可能全盘皆输。这方面教训很多。
对企业家和企业来说,以自己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招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培育和造就你的核心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你比别的企业强、有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其他企业没有办法同你简单竞争的那个优势,而你的企业就可以用这个确定的优势竞争力去对付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杀手锏、你的真本领。企业有了核心优势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可以从容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然,这个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但核心竞争优势通常是围绕主业来锻造的。围绕这个主业,你可以在科技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合作伙伴等方面来培育竞争优势。就总体来说,拼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多的是依靠科技和人才的优势。
“黑寡妇”是非洲等热带及温带地区的一种毒性极强的蜘蛛,而且交配后往往把雄性吃掉,最后变成孤家寡人。做任何事业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搞企业也要营造一个好的内外环境。任正非说,企业越大越需要宽容、妥协和灰度。“灰度”是什么?就是要把握好“中性”状态,很多人、很多事不要认为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要把人一棍子打死,要宽宏大量,要容人,“宰相肚子好撑船”。“灰度”是一种心境,是一种领导艺术,是识人宽人用人的方法。要形成一种合作共事、调动各方力量办好企业的社会生态环境。任正非曾风趣地说,他最敬佩中国两个人:一个是中国古代大将军韩信,韩将军能忍胯下之辱;还有一个就是阿庆嫂,她有“来的都是客”的本领,能处理好方方面面关系。任正非说,我活了50多岁才搞清楚,过去做事常常不顺风顺水,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阿庆嫂,不太会处理人际社会关系。阿庆嫂能八面玲珑,各种关系都处理得很好,企业也需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家们要学韩信“忍”的智慧,也要学阿庆嫂“客”的艺术,要花些精力去处理好外部环境。人生活在人群里,企业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有一定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去应对外部世界的多种不确定性。有些企业家误以为在西方国家,不存在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和各国历史文化有关。但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同样也要处理好自己的发展环境,只是形式、特点、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要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夏天就要准备好过冬的棉袄,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备胎”计划。华为之所以没有被美国一下子打垮,就是因为任正非早就有忧患意识,他相信华为的“冬天”总有一天要到来,“繁荣的背后是萧条”。他也早预料,华为总有一天会与美国同行“部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生遭遇战。因此,华为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准备,“备胎计划”也一直稳步推进,迭代更新,不存幻想。在华为“冬天”还没来之前,就早已把棉袄准备好了。
企业要有风险意识,要随时做好最坏的准备。华为还特别重视自我批判,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唯惶、反省和批判中前行。预则立,有备才能无患。很多企业倒下去了,就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夏天准备棉袄”。尤其在经济形势好、企业发展顺的时候,盲目乐观、忘乎所以、自以为是、不留有余地,没有后备队和援军,一到冬天便会冻僵冻死。
除了企业家自身以外,还要培养好后代,培养好接班人。送给大家一句话,“天下悠悠无始终,子孙后代是火种”。世界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时空无限,但我们的人生却很短暂。短暂的人生要尽可能不留遗憾,除了自己干好事业外,还要培养好子孙后代。一般地说,不留遗憾的人生主要意味着:一是事业不要倒下去;二是自己身子不要倒下去;三是家人亲友不要有意外;四是把子孙后代培养好。
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情怀、我们的精神,最后都要靠子孙后代去传承。你追求或你实现的确定性成就(人生),是要通过子孙后代才能延续下去的。只要你的人生意义、你的生命价值在延伸拓展,意味着你的生命的确定性也在延伸。我们不相信灵魂不死,但是你的血脉、你的事业是可以通过你的子孙后代去延续下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可以是不死的。所以,我们既要完善自己,也要培养好后代。
总而言之,作为企业家,要用自己高水平高素质的确定性去对付外部世界、外部事态的不确定性,并以此来激励自己把事业做得更好,使自己的人生释放出更加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