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探讨

2024-04-05 17:00徐文亚
中国储运 2024年2期
关键词:运输物流体系

文/徐文亚

农村物流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装运、运输、储藏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本文主要介绍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意义,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探讨。

1.发展农村物流的意义

1.1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多以第一产业为主,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仅占很小一部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尚不完善,这些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供销合作社是当前对农村物流起着最大作用的物流体系,为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可以将供销合作社与种子公司、化肥公司等进行资源整合,从而使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还能提升农村第三产业的占比,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城乡之间各要素之间能够灵活进行交换是城乡融合的具体体现,而农村物流是实现城乡之间各要素灵活交流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桥梁。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在农村地区构建成熟的物流体系,能够倒逼物流业转型升级;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生产资料向农村地区进行转移,有利于农产品向城市地区进行销售,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体系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3 助推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局建设。推进农村体制机构的改革创新、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对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1.4 提升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缓解农村未就业人口问题,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其次,发展农村物流体系,能够缩短生活资料购买中物资运输的距离,从而变相降低购买价格,生产资料获取便捷化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农民的生产利润,提高农民收入。最后,农民收入的增加能够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1]。

1.5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地区由于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生产者的素质良莠不齐等原因,导致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尤为突出。而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能够向农村地区送来集中统一的产品,避免了农村产品来源单一的现象,让农村居民能够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保障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此外,通过物流体系统一的产品准入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和监控,统一收购标准,能够提升农产品向外的竞争力,推动农产品的向外输出。

2.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2.1 物流发展缓慢。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而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农村落后的经济水平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的消费品需求和供给的不足,从而使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农产品的加工、运输、装运、存储,都离不开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而农村地区道路设施的不完善,技术设备的落后,政策倾斜度低等因素都制约着农村物流各项流程的正常开展。

2.2 行业标准不规范。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大多是分散型生产经营,尚未形成成熟的集中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尚处于萌芽状态,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物流无法高效地运转,而是以小批次、小生产的方式向内或向外运输,这不利于刺激农村物流的积极发展。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地区进行周转,而非现代化物流中心,物流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合作分工模糊。

2.3 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现如今的农村物流缺乏一个专门的软件小程序,无法实现实时显示快递物流的所在地点,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地分散,导致物流集中地点设置受到很大的干扰,导致快递物流运输配送的精准度低,降低了农村物流运行的效率。再者,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而农村地区的薪酬水平低,物流行业无法创造高薪岗位,使得这一行业缺乏吸引力,导致缺乏有意从事农村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农村物流工作程序的人员匮乏,这也制约着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

2.4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农村物流包含装运、存储、运输等多个环节,而农村地区在交通设施、物流员配备、冷链仓储工人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当前的各个物流公司是按照行政等级一级一级地将货物向下运输,而农村地区道路情况的复杂,人力资源的匮乏等因素导致无法实现货物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或者是村内虽设有物流网络配送点,但由于地处偏僻,道路信息的不完善等,物流公司往往不愿运输至村级的配送网点,导致村级的物流配送网点如同虚设,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

2.5 农村物流政策体系不完善。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提出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培育具有典范作用的电商物流示范县,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改善农村物流领域的营商环境,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而言,农村物流的政策依然不够完善,对物流领域的建设重点仍然是放在城市方面,对于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度低。因此,农村物流仍然会出现技术壁垒、人才匮乏、监管缺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刺激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发展[2]。

3.农村物流的发展模式探讨

3.1 构建农村物流体系

3.1.1 完善物流节点建设。理想的农村物流节点的特点是吞吐量大,这就要求农村物流节点必须具有便于操作且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农村物流节点的位置选择上,要选择能够尽可能结合更多资源的位置,如能够合并粮食资源等位置。此外,为了提高农村物流的精准度,可以进一步细化农村物流的节点结构,可以设立一定的配送半径,在此范围内的村庄由配送员送货上门,深入每一个村庄,配送中心还可以作为农村流通中心,用于贮藏及销售农产品,并对接上一级的配送工作。除此之外,节点设置上要因地制宜,优先选择交通方便和人流量较大的地区作为节点,从而使节点的可利用度最大化[3]。

3.1.2 完善物流路线。如今我国道路建设已有质的飞跃,无论是铁路、公路都较为成熟,农村物流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网络体系,因为农村物流体系的成熟度与道路网络体系息息相关。但农村道路路面一般较窄,仅有3.5m,导致很多大型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因此,为了能使乡村道路更适合货车的通行,应该继续加大乡村道路的建设力度。

3.1.3 配备运输工具。可以采用多种运输工具并行的方式,使物流能够适应乡村的道路环境等,如果乡村地区水路居多,可采取水运的方式进行货物运输,如果乡村道路条件落后,可以采用畜力车或者三轮车等的运输方式;根据运输货物的不同,灵活的采取相应的交通工具,对日常用品、食品冷链、鲜花绿植、活体宠物等货物区别开来进行运输,从而保证每种产品都不受到损坏。

3.2 完善管理制度。对于农村物流进行管理是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的关键所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运费、储藏费用等。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现有设备的保护,防止因为违规使用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此外,还要加强对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策倾斜,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物流服务体系中。同时也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要规范物流秩序,杜绝胡乱收费的现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序的治理,因此,管理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避免发生人身安全和安全事故。对于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应强化处理,如农村普遍存在的物流速度慢的问题,应当强化时效性管理,对于农村可能出现的由于道路问题而导致的运输时间长的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出货时间,从而适量延长配送时间,最终使整体的运输时间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使购物者能有一个较好的购物体验。

3.3 推动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目前我国的物流信息网络还比较落后,还不能够维持农村物流的正常有序进行。针对这种现象,应当提高信息网络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农民进行网络学习,教会他们如何上网。此外,可以派驻信息联络员的方式,鼓励村民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销售,从而整合农村的分散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构建农村物流信息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对于没有配备5G网络基站的农村,要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4.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很大一部分影响着国家的整体人民幸福感水平,生活水平与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村物流建设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农村还缺少一个完整、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无法满足农民正常的线上购物需求,此外,对于农村物流的政策体系也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整个物流网络链条不完整,导致农村物流的运行成本增加,制约农村网络的长远稳定的发展。对此应当从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并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从而逐步构建出完整、流畅的物流体系,使农村物流能够正常的运转。

猜你喜欢
运输物流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