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莹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环节一直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式因效率低下、误差大,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纷纷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预结算审核进行方式方法与管理模式上的优化、创新。大数据技术具有处理数据量大、速度快、信息价值较高等特征,将共有效应用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则会起到规范审核过程,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计算误差,有效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精准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审核效率。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对造价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相关软件与管理方法,不断优化、完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模式,提高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效率与价值。
传统预结算审核过程中,虽然强调信息化审核,但是在实际审核时,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审核理念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清晰明确地认识到信息化审核不同阶段的重要作用,因此,导致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地认为信息化审核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审核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查询、下载和计算等,缺乏对信息特征的进一步分析。二是缺乏对审核要素、审核指标、审核信息共性的提炼,没有总结三者共同具有的数据特征。尚不能明确地提出信息化审核向数据化审核的转型。除此之外,部分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在应用部分管理软件的过程中,仅能完成对常用功能的操作,不能完成对相关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审核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应用Excel 软件时,主要应用其中的制表与绘图功能,对其中函数功能的应用较少。应用大数据技术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报表管理等功能相对齐全,对于不同技术的联合应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审核工作理念,减少工作人员的计算量,规避对相关软件应用不熟练的弊端。
目前,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可以借鉴近年来技术赋能实践中积累的技术资源,持续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以大数据技术为例,目前实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购买科技公司研发的大数据软件,通过对其中功能的使用,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二是通过配置大数据技术的方式,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并在“大平台+小系统”的基本框架下,通过模块化设计的办法,实现对审核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提取、分析、生成报表、报表管理和报表应用等。考虑数据的利用价值,还可以选择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将预结算审核工作推进到智能化审核阶段。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实质上是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健全原有的数据处理机制,保障“监督制度引领数据处理机制运作”模式的运用效果。具体而言,在全过程工程造价实践中,项目立项、投资决策、方案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诸阶段,均会生成相应的造价数据,在数据的采集、导入、提取、分析、挖掘过程中,如果标准不统一,会导致“输入”的元数据与“输出”的数据之间不一致,甚至因标准不统一而造成数据无法处理。但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后,可以同时完成对结构数据、半结构数据、非结构数据的同步采集,并通过数据库管理办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进而确保数据处理的标准化与“输入”“输出”的一致性。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借助数据清理、变换、挖掘等功能,便于工程数据的准确掌握,深入挖掘数据应用价值。工程造价贯穿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因此,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冗杂、繁多的基本特点,若依然坚持人工操作方式,很难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这就需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改善处理效果。在实际审核中加强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筛选、转化、归纳等方式,总结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并且,大数据技术支持数据的实时挖掘与传递,结合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可以为工程造价提供更多参考,提高信息处理与存储的有效性,以此取得更精确的预结算审核数据,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投入。
数据存储技术(DST)属于一种磁带介质,主要用于在外部保存计算机数据,以便存档或清除计算机中不需要的信息。在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下,建筑企业适时更新内部数据库,科学选择存储方式,在云计算模型、边缘计算模型的功能应用下,科学、完整地存储信息,进而为后续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打好基础。另外,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灵活运用数据存储软件的优势特点,实现对各类数据的自动化识别与存储,同时要不断完善技术、材料、设备等模块,切实做好分类管理。在后续各项工作中,要合理设置各模块存储编码,以便准确识别数据、合理利用数据,提高数据利用价值。
数据清洗主要指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识别错误的技术,其目的是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一致性,及时处理数据无效值和缺失值等。应用数据清洗技术,为数据整理、归纳、冗余性检查、重复性检查等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并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环节的费用核算与审核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使海量数据信息处理变得更加简便、高效,有效减轻审核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在数据清洗技术的应用下,合理处理审核软件内原有数据,对重复类数据进行筛选、剔除等,实现各类数据的全面分析、优化与处理,同时能够将最终的数据成果反馈至相关工作人员,深度挖掘数据应用价值,实现高效利用。在数据清洗技术的应用下,建立数据清洗机制,按照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求,开展全方位的数据管控工作,减少传统人工模式下的信息丢失、泄露等情况,发挥数据价值,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的顺利开展。
在实践中,审核人员以施工图纸为参考,在BIM 技术的虚拟化、可视化特点下,建立起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真实反映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应用下,建立起与实际相符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与建筑模型进行整合处理,加快信息传递,为项目规划、施工过程、竣工结算、后期维护等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可靠参考,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合理运用建筑信息,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投入。基于审核软件下的审核工作,应注重数据真实性、全面性,结合工程变化及时改动数据参数,优化工程造价方案,这是优化审核工作质量的关键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软件的应用在总体上促进了审核质量的提高,但想要更好地提升数据审核的精准度,还需审核人员时刻关注输入系统的数据变化情况,查看施工图纸尺寸、内容等是否与标准相符,及时排除误差情况,促进审核工作的规范开展。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工程量清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总体审核效率的关键手段。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在技术手段的辅助应用下,便于审核人员对造价信息的矢量化处理。以平面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为基础,在经过系统扫描后形成电子文件,及时向审核人员进行传递,并通过审核软件进行缩放查看。在矢量化处理操作完成后,审核人员要合理运用专业审核软件,在模式辨别技术的应用下,归类存放工程文件,做好参数设置,以此促进工作量的精准计算。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工程量清单属于重要参照。在传统的审核工作模式下,审核人员往往需要深入基层,将施工图纸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与检验,以此来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即使实践经验丰富的造价人员,由于整体流程繁杂,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难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而在大数据技术下,各施工环节信息得到全面反映,尤其在隐蔽工程、特种作业等环节中,技术手段能够替代人工完成人工不能完成的工作内容。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搜集、分析与汇总,既保证工程量计算准确,又能降低数据传递的问题。此外,在专业审核软件的应用中,审核人员对工程量清单的计算更加科学、便捷。可以利用CAD 合理设置参数,在进行工程量清单审核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出其中存在的计算错误。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涉及领域广泛,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如果不能确定合适的审核方法,将增加审核难度,很难确保审核精度满足实际需求。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审核工作,类比法应用比较常见,特别是模糊类比法。在进行建设项目审核时,在大数据技术辅助下,促进审核工作造价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存储,有效剔除无用、重复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剩下的预结算数据信息,准确地找出其中的差异之处,最终结合信息挖掘技术进行适当改进与修正。在使用这种审核方法的过程中,审核人员应确定好评价指标,运用数据技术,汇总各类数据,最终形成模糊组合,深入提取工程造价信息的特征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函数值计算,将所要建工程与类似工程进行对比,按照造价指标系统,适当调整人工价格系数、材料价格等,同时精准确定类别差价,以此更好地开展造价预测、审核工作。
考虑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特殊性,在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合理构建标准化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系统,积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制度,为工作执行提供制度保障。审核人员要重点查看预结算审核流程的规范性,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系统,确保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业务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信息模块正常工作,为预结算审核提供便利。积极落实基础管理任务,重点强调在进行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整理时,按照管理要求进行信息分类存储,按照数据形成的先后顺序实行排序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价值,准确找出各数据间的关联性,以此进行数据网络体系构建。要积极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审核人员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基本职责进行明确,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范,对审核人员工作行为进行规范。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建筑领域得到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工程管理的革新和发展,也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广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提升自身素养,有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清洗技术并从施工图纸识别、工程量清单审核、审核方法选择、预结算信息系统建设等角度出发,促进大数据技术在预结算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