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二则

2024-04-04 15:06李美娟
出土文献 2024年1期
关键词:张家山丹毒汉简

李美娟

摘 要: 本文改释了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的两处释文:“脉阑(烂)而肉死”中的“死”应改释为“?兦 ”,读为“朽”;“炙痛以行身”的“炙”应改释为“赤”,“赤痛以行身”乃皮肤呈红色、疼痛并游走全身之意。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脉书》 肉

张家山汉简《脉书》简51—53释文如下:

● 凡视死征,脣(唇)反人盈,则肉先死。龈齐齿长,则骨先死。面墨(黑)目圜(睘)视雕(瞗),

“瞗”字释读从陈剑的说法。陈剑: 《读简帛医书零札四则》,《中医药文化》2022年第5期,第398—409页。则血先死。汗出如絑(珠),槫而不流,则气先死。舌?楊橐〈櫜(睾)〉拳(卷),则筋先死。

● 凡征五,一征见(现),先〈无〉沽〈活〉人。夫留(流)水不腐,户貙(枢)不橐(蠹),以其勭(动) [动。动]者实四支(肢)而虚五 臧(脏) [五脏,五脏]虚则玉体利矣。夫乘车食肉者,春秋必,不则脉阑(烂)而肉死。脉盈而洫(溢)之,虚而实之,GF9A4(静)则侍(持)之。“侍”,一般读为“待”,陈剑老师在看完本文初稿后指出读“待”于义不合,读为保持之“持”更好。

上文虽然个别字词尚无定论,但大意十分清楚。第一节主要讲五种死亡征状,第二节强调防止死征显现的方法是运动。这五种征状,只要一种征状显现,人就无法存活。流动的水不会腐烂,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蚀,因为它们经常动。经常运动的人四肢充实、五脏空虚,五脏空虚就会身体便利。那些经常乘车吃肉的人,春秋两季必须要运动,“”有释“滔”“泻”“渴”“泗”等看法,但研究者都认为它所表示的词有运动、流动一类的意思。参席肖晓: 《出土秦汉经脉文献整理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大学,2019年,第297—300页。不运动就会血脉腐烂并且“肉死”。血脉充盈就要使它溢出,(血脉)空虚就要使它充实,(血脉)平静就要使它保持。其中“肉死”一语,或解释成“人死去”,或解释成“肌肉坏死”。高大伦: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成都: 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96页;刘春语: 《汉简帛医书十三种字词集释》,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6年,第116页。

按,所谓“死”字作,应改释为“?兦 ”,读为“朽”。《脉书》中的“死”字多作(50)、(51)、(51)之形,右侧“人”旁写作一撇一捺两笔,撇笔短细,捺笔粗长。而右侧有一明显的长撇笔,与“人”旁写法差异明显。仔细辨别,右侧长撇笔顶端向右横向延伸处有墨迹。该墨迹应是一横笔的残存笔画。拟补此字完整字形作,当释为“?兦 ”字,右侧偏旁是“丂”。秦文字中“?兦 ”字写作(里耶贰9563)、(睡虎地·效律22)、(岳麓壹·为吏44)、(岳麓壹·为吏71),可参看。

《说文》:“?兦 ,腐也,从歺,丂声。”它以“歺”为义符,应本为腐烂、腐朽之“朽”所造的专字,现多用通行字“朽”来表示。秦文字的“?兦 ”皆用其本义,如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简71“?兦 (朽)败豤靡”,里耶秦简9563“【贱】臣死骨不?兦 (朽)”。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的“?兦 ”亦用其本义。“肉?兦 (朽)”义为肌肉腐朽。《墨子·节用中》:“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管子·禁葬》:“游虞足以发欢欣,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坟墓足以道记。”这两例“朽肉”与《脉书》的“肉?兦 (朽)”虽然语法结构不同,一为述宾,一为主谓,但都是想表达“肌肉腐朽”的意义。文献中还有“肉腐”一语也表示“肌肉腐朽”的意思。如《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灵枢·痈疽》:“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肉腐”与“肉?兦 (朽)”不仅义近,语法结构也相同。

“脉阑(烂)而肉?兦 (?兦 )”意为血脉腐烂并且肌肉腐朽。其中爛、朽近义并举,也是先秦秦汉文献中常见的现象。《韩非子》:“故烈士内不为家,乱世绝嗣,而外矫于君,朽骨烂肉。”即朽、烂近义并举之例证。

“不则脉阑(烂)而肉?兦 (朽)”就是说(乘车食肉的人如果)不运动,经脉、肌肉就会腐烂。这句话正与前文“留(流)水不腐,户貙(枢)不橐(蠹)”形成正反对比,从而突出“动”的重要性,与主题完美契合。

总之,所谓“死”字应改释为“?兦 ”,读为“朽”。

张家山汉简《脉书》简5:

在身,炙痛以行身,为火疢。火疢,赤气殹。

整理者:“以,而。疢,《说文》:‘热病也。”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其余字词未作注释。《脉书》的行文有固定格式,即“在+发病身体部位,症状表现,为+病症名称”。高大伦: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第1页。因此,引文中的“身”应是发病的身体部位,“炙痛以行身”是症状表现,“火疢”是病症名称。而后面的“赤气殹”虽不在固定格式中,但很清楚应该是该病的病因。“炙痛以行身”一句,仅高大伦详细解释过:

炙,烧烤。《说文·炙部》:“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释名·释饮食》:“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也”,毛传:“炕火曰炙。”行,流动。《素问·举痛论》:“气不行”,注:“行,谓流行。”本句意为如被烤炙,灼热流走全身。高大伦: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第12页。

按,先秦秦汉文献中“炙”大概只有两个义位,一个作名词,义为“烤的肉”;一个作动词,义为“烤”“烧烤”。无论解释成“烤的肉”,还是“烧烤”,在文意上皆不可通。这恐怕也是高大伦将“炙”解释成“如被烤炙”“灼热”的原因。但遍查先秦秦汉文献,“炙”还没有能理解成“灼热”的形容词义位,也没有“如被烤炙”的比喻用法。另外,先秦秦汉文献中未见“炙痛”连用之辞例,明朝《普济方》中有“治炙痛”,炙指的是“炙疮”。治炙痛,即治疗炙疮之痛。“炙痛”这种时代较晚的辞例和用法不能当作本文的反面证据。也未见用“炙”来形容病症表现的文例。

从字形上看,张家山汉简中的“炙”字作/(奏谳书162)、(奏谳书165)、(奏谳书172)等形。字形上部所从的“肉”旁,都用四笔写成。最上面一撇笔的右端起笔处与其下的捺折撇笔“”的起点相接。两撇笔中间有两个平行的捺笔(或近似竖笔)。四笔笔画粗细程度大致相同。而所谓“炙”字作,字形上部的构件与“肉”形差别较大。第一,左侧上面的撇笔能看到右侧端点(),表明这一撇笔是完整的。其右顶端向右方延伸处没有墨迹,表明没有与之相接的“”笔画。第二,左侧上下两撇笔中间有一长条形墨迹,比两撇笔细浅很多,明显不是笔画。故两撇笔内没有两捺笔(或竖笔)。第三,《脉书》中虽无“炙”字,但有“肉”旁,多写作(GF8BA,7)、(脉,19)、(脊,7)、(将,40)、(然,12)之形,两撇笔间距较大,中间的两捺笔较粗,与写法亦有别。尤其是将与上举“GF8BA”“将”所从同处字形上方的“肉”旁比较,笔画差别更是明显。总之,无论是词义、文例还是字形,释“炙”都有问题。

我们认为所谓“炙”字应改释为“赤”字。《简帛医药文献校释》释为“灸”(周祖亮、方懿林: 《简帛医药文献校释》,北京: 学苑出版社,2014年,第342页)。按,“灸痛”与后面的“火疢”“赤气”皆无关,在文意上说不通。医学文献中也未见这种病症。从用字习惯上看,张家山汉简中未见“灸”字,{灸}皆假借“久”字表示。这里也不应该是“灸”字。其实,这个字右侧还有捺笔的残存墨迹,完整字形可以复原如下:

《脉书》的“赤”字作(5)、(12)、(13),一笔一画都与此字相合。

从文意上看,“赤痛”是医学文献中描述病症表现常用的词语。《素问·气交变大论》“目赤痛眦疡”,王冰注:“目赤,谓白睛色赤也。痛,谓渗痛也。”郭霭春主编: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下册,第881页。《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两目红赤疼痛,目眦疮疡。”山东中医学院等校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747页。《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灵枢经校释》:“眼睛发红疼痛,开始起于内眼角。”河北医学院校释: 《灵枢经校释》,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428—429页。张家山汉简中有“赤淫”病症,周祖亮、方懿林认为就是“伤口红肿、溃烂”。周祖亮、方懿林: 《简帛医书文献校释》,第474页。可见在医学文献中,“赤”可解释成“红赤”“发红”或“红肿”。结合“赤”的词义“红色”,对医学文献中的“赤”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发病部位呈红色”。“赤痛”即“(发病部位呈)红色且疼痛”。“在身”之“身”的词义是“身体”。“身体呈红色”其实说的是身体表层的皮肤呈红色,因此此处“身”所指应是“身体表层的皮肤”。“在身,赤痛以行身”就是身体(皮肤)呈红色并且疼痛行走全身。

从“火疢”的症状表现来看,释为“赤”十分合适。高大伦注:

火疢: 疢,病。《广雅·释诂一》:“疢,病也。”火疢,热病。疢,本为热病。《说文·疒部》:“疢,热病也。”段玉裁注:“其字从火,故知为热病。”《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八年》:“周主谓群臣曰:‘朕去岁属有疾疢,遂不得克平逋寇。”胡三省注引丁度曰:“疢,热病也。”是以知火疢必为热病。

赤气殹: 《素问·本病论》云:“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赤气彰而热病欲作也”。

本条殆为后世所称之“赤游丹毒”,初起有红色云片,往往游行无定,或浮肿成块,灼热瘙痒,伴有寒热头痛。轻者七日可消,重者红肿向四周扩大,并有胸闷呕吐,或神昏谵语。高大伦: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第12—13页。

之后的学者们对“火疢”的理解多与高说一致。韩厚明进一步补充:“疑指‘赤游丹毒,一種局部红肿、灼热的急性皮肤病。”韩厚明: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8年,下编,第79页。高、韩二说正确可从。“火疢”就是热病,与《素问》的“火疫”“热病”以及后世的“赤游丹毒”对应。从两位学者的论述中可看出“火疢”的症状表现就包括身体皮肤呈红色。

“疢”病发于颈部叫作“颔疢”,马王堆《养生方》中还有读作“吙”的“疢”字,与本文无涉,不赘述。见于张家山《脉书》简25:

其所产病: GF8DF(颜)痛,鼻肍(鼽),领〈颔〉疢,乳痛,?儙5(肩)痛。

高大伦认为:“领疢,疑指颈痈一类病症,多发于颈两侧。多由风热温毒或风湿挟痰等壅结少阳、阳明经络,其症初起发热恶寒,颈项强痛,逐渐红肿高起,肿痛加剧。”高大伦: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第53—54页。韩厚明则认为“领”指“颈”,“颔”则指下巴,与口唇部位相近,颔疢,下巴有红疹。韩厚明: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上编,第224页。两位学者虽然对“颔”的部位归属看法不同,关于“颔疢”症状的观点也有红肿和红疹之别,但都认为“颔疢”会有皮肤呈红色的症状。这也可说明“疢”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是身体皮肤呈红色。

火疢即后世的“赤游丹毒”,文献中的“赤游丹毒”的重要症状之一就是身体皮肤呈红色:

《医宗金鉴·婴儿部·赤游丹毒》: 小儿赤游丹之证,皆由胎毒所致。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或初生之后,外用热水洗浴,兼以火烘衣物触动内毒,遂成此证。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一》: 赤游丹毒,俗谓之赤流片。片如胭脂染,皆肿而壮热。若毒入腹者,则腹胀硬气,以致杀儿。此因洗浴而得也。

《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赤游丹》: 小儿赤游丹,固蕴热所致,即胎毒也。或母怀胎之时,好食辛辣毒物,沐浴热汤,冬天炭火,以致热气入胎。……半岁上下无有不发者,初起身体发热,燃火视之,其色红赤,啼哭不止,其光游走不定。发于四肢生,发于腰腹者死。

《外科正宗·卷四·杂疮毒门》“治小儿赤游丹毒,红赤焮肿,游走不定……治小儿赤游丹毒,红如硃,热如火,走如云,散及遍身不定者。”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丹毒门》: 小儿赤游丹毒虽有十种,皆由心火内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痛不可言,赤如丹砂,故名丹毒。

上述文献的论述虽略有不同,但描述“赤游丹毒”都突出其身体皮肤呈红色且游走全身的症状,与“赤痛以行身”十分契合。

另外,释为“赤”,“赤痛”就可与病因“赤气”联系上。《素问·至真要大论》“赤气后化,流水不冰”,《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赤气,指火气。”崔为译注: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1页。《吕氏春秋·应同》:“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素问·气交变大论》“赤气后化”,王冰注:“清气先胜,热气后复,复已乃胜,故火赤之气后生化也。”郭霭春: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下册,第885页。借助这些医学文献注解,可知简文中的“赤气”其实就是火气、热气。三者实乃一物之不同说法。《汉语大词典》明言:“火气在中医中是引起烦躁、发炎、红肿等症状的病因。”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七卷,第1页。文献中“赤痛”之症的产生也多与热气有关:

《诸病源候论·谷道赤痛候》:“肛门为大肠之候,其气虚为风热所乘,热气击搏,故令谷道赤痛也。”

《外台秘要·青盲及盲方六首》:“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藏虚有风邪痰饮乘之,有热则赤痛。”

“赤痛”之症因热气所致,和《脉书》对于“赤痛以行身”的病因是“赤气殹”相合。

综上,释为“赤”于字形、文例、词义、症状表现、病因等方面都合适,当可信。“在身,赤痛以行身,为火疢。火疢,赤气殹”,意为: (病)在身体,(皮肤)呈红色并且疼痛逐渐游走全身,是热病。热病,是火气引起的。

附记:本文蒙陈剑老师、广濑薰雄老师及匿名审稿专家审阅指正,谨志谢忱。

(责任编辑: 田颖、杨珂)

猜你喜欢
张家山丹毒汉简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巢湖张家山古村落资源价值及其发展的思考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泾河张家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张家山风场机组变频器技术改造实践与研究
丹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家山汉简古医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