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邝海川(1994-),男,广东英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摘 要: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精神文化载体之一,是具有简朴直接、即兴编唱、节奏自由特点的客家民间歌谣,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艺术人文是对人性、人道的应有理想状态的追求,梅州客家山歌集中展现了梅州客家人民勤俭质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客家精神,反映了梅州客家人民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品格,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对纯粹爱情的追求。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的精神强大起来、提升文化自信,同时对加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梅州客家山歌;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1-00-03
梅州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部分,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同时,它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表达了梅州客家人民对于民族、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关怀之情。从梅州客家山歌表达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梅州客家山歌体现了梅州客家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重情重义和尊老爱幼的美德。因此,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播,不仅是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还是对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梅州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美育价值,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梅州客家山歌的内在涵韵
客家山歌是以客家方言演唱的,具有简朴直接、即兴编唱、节奏自由的特点。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流传着著名的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尤以梅县松口山歌最为有名,故而梅县有“山歌之乡”的美誉,梅州客家山歌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内容丰富,主要有劳动歌、行业歌、劝世歌等,歌词结构主要为七言四句体,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其曲调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等。梅州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吴歌》中的传统风格,其表现为常用赋、比、兴以及双关、对偶、夸张等艺术修辞手法,并吸收了各地民歌的长处,千百年来广泛流传,是我国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重要瑰宝。
“梅州客家山歌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是对人性、人道的存在状态及其走向的关注,是对人性、人道的应有状态的追求,是对普遍意义上的真善美的捍卫。”[1]通俗点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正如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所提出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其蕴含于人类社会的政治、科学、艺术当中,其都可作为弘扬的文化载体之一,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各个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风貌,充分表达人的精神价值。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其所蕴含的内容更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形态的展现。
二、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体现
梅州客家山歌的内容表达的是淳朴的民风、美好的爱情和亲情,从而上升至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展现了梅州人民热爱生活、勤俭质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客家精神。
(一)反映梅州客家人民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品格
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迁徙中形成向心力强的一个群体,他们团结、勇敢、勤劳,富有开拓精神。客家山歌的音乐内容中充分表达了这一精神,并通过客家山歌的形式使这种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如梅州市兴宁罗浮浮南山歌:“你有心来涯(我)有情,唔(不)怕山高水又深,高山还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这首作品《唔怕山高水又深》把人情推向了比山高比水深的思想高度,体现出了梅州客家人民很重情义,还具有开山造桥的坚韧不拔的品格,单从歌词上看,能体验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激情,把人的精神推向了至高境界。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总能坚强面对,如梅州市平远山歌:“涯受欺压时几千年,今日翻身时见青天。今日翻身时当了家,样样事情時爱领先。”这首《今日翻身见晴天》也称为“绝气山歌”,是客家人民在劳动中形成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梅州客家山歌多以山水为意境,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梅州客家人民不畏艰险,勇于越山跨海的豪情壮志。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反映客家人民的情义比山高比水深。
(二)反映梅州客家人民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
有许多梅州客家山歌是歌颂共产党、呼吁祖国建设的作品,这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山歌作品也被称为“新山歌”,其呼吁人们感激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如粤东丰顺山歌:“山上无树变荒山,河里无水变沙滩,如果不是共产党,涯兜样(我如何)得有身翻。日头(太阳)唔(不)出变乌阴(黑暗),乌阴天时心唔灵,有了共产党光辉照,涯兜永远向前进。天上星星亮晶晶,世上无人数得清,共产党恩情千千万,好比天上万万星。”这首《山上无树变荒山》道出了劳动人民恩情无限的感激。另外一首《梅县公园景色靓》:“梅县公园景色靓,花又红来叶又青,遇到天时月色好,夜夜都有山歌听。”梅州客家山歌中有许多赞颂家乡的歌曲,体现了梅州客家人民的凝聚力。还有著名的现代山歌《梅州是个好地方》:“梅州是个好地方,一河两岸好风光,千年古塔灵光寺,雁南飞上茶飘香。美丽梅州涯家乡,好山好水好风光,有心转来梅州料呀,山歌陪你到天光。”其歌曲曲调动听,歌词淳朴,是现代山歌的经典之作,表达梅州客家人民对家乡朴实无华的感情。
梅州客家山歌歌颂了党,歌颂了家乡,歌颂了人民,表达梅州客家人民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怀。梅州是著名的“侨乡”,许多海外华侨通过客家山歌联系了起来,所谓“一听山歌情更长,山歌唱倒隔心墙。”山歌激起了海外同胞们对家乡的思念,使他们纷纷回乡探亲,并为梅州投资办厂、捐赠助学等,如著名华侨企业家熊德龙、刘宜应等,为家乡梅州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反映梅州客家人民对淳朴真挚爱情的追求
情,是客家山歌最强烈的象征;爱,是表现客家民系人格化,追求艺术的特征。[2]客家山歌中有许多表达爱情的歌曲,其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民俗民情,山歌唱出了浪漫的情调。如梅州兴宁罗浮山歌:“一朵紅花路边生,阿哥唔知乜名;阿哥唔知妹名姓,手攀花树问花名。”这首《手攀花树问花名》唱出了阿哥对阿妹追求的羞涩,具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又如:“一堆鸳鸯圹边企(站),双双落圹双双飞,有请爱学鸳鸯样,朝晨同出暮同归。”表达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情感需求,对淳朴真挚爱情和幸福的向往。还有很多情歌令人感动,如《送郎送到五里亭》,此首歌唱道:“送郎送到五里亭,眼泪双双难舍情。再送五里情难舍,十分难舍有情人。”表达了相爱之人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形。
梅州客家山歌中的情歌内容丰富,在这些情歌当中能感受到《诗经》的影子,这充分能感受到梅州客家山歌充分继承了《诗经》的精华。梅州客家山歌充分反映了客家人民对淳朴真挚爱情的追求,对爱情诚挚和忠贞不渝,为爱情勇于付出和献身,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三、美育价值: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价值
梅州客家山歌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其积淀的深厚,反映了梅州客家人民的人文情怀,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美育主题是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的,中国历经“启蒙”“救亡”“革命”主题及新时期以来的“现代化”主题之后,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主题,而伟大复兴既是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也是美育复兴,不仅体现在集体无意识上,还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复兴上。[3]
(一)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多种社会功能。”[4]近年来,梅州地区积极传承客家山歌,山歌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更推进了审美教育的发展。客家山歌给予了人们十分美好的审美体验,使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成为梅州客家人民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在公园里、巷子里、校园里,都有客家山歌的“身影”,可以看出客家山歌还具有民俗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人们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唱上几首客家山歌结束一天美好的生活,使人不忘初心,陶冶了情操,也放松了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真所谓:“唱歌唔论好歌喉,条条唱出解忧愁。”因此,客家山歌在当地也成了美育的重要体裁之一,使社会文化活动和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推进当地美育的顺利进行。
(二)梅州客家山歌促进了人民的团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梅州客家山歌有对歌、斗歌、和歌等形式,人们在青山绿水之间对唱,抒情达意,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与团结。改革开放后,客家山歌架起了“山歌外交”的桥梁,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世界客家人民齐聚一堂,唱道:“千年榕树共条茎,世界客人一家亲,有缘千里来相会,隔山隔水难隔心。”客家山歌唤起了客家华侨对故乡的思念,弘扬热爱乡邦的客家精神。客家人从中原大地来到南方各地,历经豫、鄂、皖、赣等地,带来了大量的异域文化,并通过吸收、交融,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完整且富有特色的客家音乐文化体系。[5]
客家山歌促进了人民的团结,加强民族团结和增进世界客家人民的友谊,他们唱出:“隔山隔水不隔音,各姓都系龙传人,柑子共皮各分孔,甘蔗各节共条心。”因此,客家山歌是民族的,也是属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更属于全世界,具有全世界共同价值的意义。
(三)梅州客家山歌的价值属性
著名俄国音乐家格林卡曾说过:“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他们编成曲子而已。”客家山歌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一种,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有感而发创作的一种民歌,它由人民创造,进而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也正如毛主席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无论高级的和低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6]
在梅州山歌的艺术创作中,充分体现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要走进人民群众:“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许多山歌传承人在创作山歌的过程中都会深入人民中去,与群众一起唱山歌、对山歌,他们唱道:“器乐音准靠调音,山歌出名靠众人,我的老师千千万,一招一式传真经”。在传歌育人的过程中,他们亲力亲为,更亲自带领众多山歌学子深入到民间采风,了解民情,培养了无数的山歌学子,为客家山歌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一代山歌传承人对山歌艺术纯粹的热爱,对传授山歌的热心和无私奉献,对年轻一代客家山歌传承人的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他们传承了山歌,更传承了精神,告诉我们“音乐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是音乐的主人。”[7]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护好江山,就是守护好人民的心。”[7]梅州客家山歌由人民创造,其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人民的选择。同时,对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8]。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其所蕴含的美育价值。
四、结束语
梅州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继承了《诗经》《吴歌》中的传统音乐风格,吸收了各地民歌的长处,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瑰宝。梅州客家山歌深刻地反映了梅州客家人民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和对淳朴真挚情感的追求。梅州客家山歌歌颂了家乡,歌颂了人民,充分表达了客家人民的美好愿望,使人乐观向上,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加强对梅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传承和发扬梅州客家山歌中所蕴含的,具有深刻意义的美育价值,可以促进人民的团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人民性体现了梅州客家山歌的价值属性,它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因此,梅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还是彰显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魄力,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的精神壮大,同时对加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温萍.客家音乐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李美群,胡远慧,佟羽佳.广东客家山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陈菊芬.天籁回响:广东客家山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
[4]钱贵成.客家山歌新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5]陈梦媛.客家山歌即兴演唱的教学实践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7.
[6]苏琪.乐舞赋“人文精神”传承研究[D].南昌大学,2022.
[7]宋学军.吕骥“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03):13-21.
[8]王建成.《诗经》音乐美育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06):53-61.